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论文

文章 2019-07-12 03:08:01 1个回答   ()人看过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众创业越来越成为实现中国梦、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逐渐成为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发出贺信,勉励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始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14年9月,李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开幕致辞中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与‘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进一步鼓励高校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开创型思维。创业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提升,不仅是为了适应就业形势变化之趋势,更是为了确保大学生跟上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发展的时代步伐,同时也是综合型大学适应教育国际化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当前,全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而高水平大学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如何合理定位创业教育,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内外需求的“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战略规划,以期在未来创业教育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还需进一步研究、实践和探索。

一、从碎片化、松散性到机制化、组织性的转变

在商业模式不断裂变、细分、革新的年代,大学创业者的形成往往是零星的、松散的和自发的。因此,大学的创业教育在某些情况下被碎片化处理、松散化管理。碎片化、松散性的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对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的疏离,不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误,组织化程度不高。“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提高就业率,创业教育是精英化、功利性或实务性教育。”[1]这是对创业教育的狭义理解,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创业者和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创业教育呈现出一种松散化的状态。

二是规范化培训不够。尽管创业教育在高校有着蓬勃的发展,但创业学尚未完全纳入国家学科建设体系,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仍被划入第二课堂范畴,由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开设培训并开展相关工作,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师资力量匮乏,创业教育模式缺乏独立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目前,创业教育的课程比较单一:一种模式是在工商类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创业学课程;另一种模式是面向全校选课学生开设创业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距离中国创业学“课程体系”仍然很远。

[2]三是创业氛围营造不够。受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程度不高,缺乏主动学习创业知识的意愿;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也没有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很多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这直接阻碍了创业氛围的形成和创业文化的发展。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讲,创业教育更是关系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创新文化的实现,这对于创业教育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制化、组织化、有序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创业教育对于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随着创业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创业教育将从课堂教学走向“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因此,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将在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力度,构建多元创业资金体系,完善多样、灵活的课程体系和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转变,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机制化、组织化发展。高水平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把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培养“时代高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向社会输送更多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创业素能为核心、以创造价值为动力、以创业实践为抓手、“学研产用”相结合、分层分类的创业教育模式,逐步引导创业教育从碎片化、松散性到机制化、组织性的转变。浙江大学紧密依托浙江省地域优势,注重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平台支撑。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创业教育工作,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求是创新”校训融入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出台《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处理创业与就业、学业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机制化、组织性和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浙江大学形成了以创业发展中心、浙大创业苗圃、创业育成中心、资本相亲会等为代表的创业实践载体,以浙大微创联盟、浙大创业实践指导中心、浙大创业训练营、《创业浙大》编辑部等为代表的创业社团组织,以浙大天使对接项目大赛、浙大蒲公英创业大赛、浙大PBE创业大赛、“新尚杯”创业邀请赛等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竞赛,以及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的创业关联平台。这类组织和机制的建立保证了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从学科技术单一化到多学科集成融合的转变

“单一化”是众多创业者身上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包括创业者的学科背景单一化、专业技术单一化以及投资项目单一化。单一化的创业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创业团队组成同质化;创业项目创新度不够,技术含量不高,可替代性强;管理水平不高,互补性差;等等。同时,单一化的创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创业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局面,主要包括:(1)教育目标单一化。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或者创业教育的目标过于单一,仅仅将创业教育作为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途径,而没有将其上升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业教育的发展。(2)教育内容单一化。虽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由从事企业管理学教学和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教师担任,由于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教学中更多倾向于理论教学,简单地照本宣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3]。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创业教育内容的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意识的培养。(3)教育模式单一化。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层面,多由就业指导中心牵头,主要通过学校以及省级层面的创业竞赛的形式开展,学校的创业教育形式多停留在讲座和分享层面,缺乏实践的内容。单一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创业人才的培养。(4)教育成效单一化。教育成效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有的高校为了追求创业教育的效果,过于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荣誉,而对学生的参与面和实际教育效果关注不够。“有的高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为了追求获奖而安排高水平教师直接参与作品设计,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比赛变成了教师比赛。”[4]过于功利地追求创业教育效果的做法明显违背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管理、人文、心理等多门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与企业家精神,善于创新、创造并具备管理技能的人。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需要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把创业教育的理念扩大化,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中,打造跨学科的创业教育平台。高水平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将更加强调多学科的继承与融合。“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具有创业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人。”[5]因此,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创业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就决定了创业教育必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将从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走向“理论+案例”、“仿真+平台”、“指导+实践”、“专业+创业”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需要集合多学科的力量,在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融入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还意味着创业团队的成员也应具有多学科背景,其核心技术的组成也是多学科集成融合。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浙江大学紧密依托学科优势,构建了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其一,构建基于“通识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举办创业竞赛,到学校开办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再到开设创业教育等30余门创业教育类通识课程,浙江大学已经把创业教育理念扩大到各个专业,力争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具有创业精神并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此外,浙江大学成立了亚洲首个创业管理博士点,建立了创业研究的学科群,由资深文科教授王重鸣担任创业教育学科负责人。

其二,开展“全链条式”的教育活动。通过论坛、沙龙等平台激发创业意识;依托勤工助学与创业指导中心以及“蒲公英”青年创业学院等100多个学生社团,开展各级各类创业比赛,强化科研训练,增强创新能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导师计划”,聘请学校首位文科资深教授担任创业教育导师,邀请200余位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担任校外创业实践导师,强化师资配备;与斯坦福大学、硅谷孵化器联合成立“浙江大学硅谷创业实验室”,与百森商学院、里昂商学院联合开展“全球创业管理”硕士(GEP)项目,推动创业教育国际化。

其三,开办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强化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优秀创新素质及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足以担负起民族兴衰重任的未来企业家。在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创办15年之际,学校顺应新形势,改革了强化班的培养模式,推进强化班进入“2.0”时代。一方面,推出了新的培养方案,所有课程均邀请校外专家或导师参与,学生进入强化班之后便开始组建团队、设计创业计划,将创业实践全面融入强化班课程中;另一方面,吸收部分优秀研究生和校友共享课堂,实现内外互动。此外,还为学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使学生能够汲取国际营养。基于此,浙江大学创业团队涉及的行业门类包括传媒广告类、文化创业类、服务咨询类、生化环境类、机械电子类、农林食品类、教育培训类、软件互联网类等八大门类。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日益多元化,分工日益精细化。

三、从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研到学而优则创的转变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含义是:若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行仁政。在本文中,“学而优则仕”主要是针对“公务员热”而言的。“学而优则研”主要是针对当前的“考研热”而言的。在2014年以前,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人数持续上升。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对于公务员和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更多来自就业压力和政策等外界因素,认为创业教育就等同于自主创业,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缺乏良好的创业支持氛围。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高校和地方政府也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对学生创业意识方面的支持少之又少,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支持氛围”[6]。

其二,面临多重角色的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冲突就是作为学习者与创业者之间的角色冲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部分在校大学生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面对课程学习往往会延缓甚至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此外,还有作为创业团队领导者与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作为创业者与市场竞争者之间的角色冲突,等等。

其三,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生存的压力。作为创业者,从项目的萌芽到落地,个人要生存,团队要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是每个创业者所面临的压力。其次是来自社会关系的压力。在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主流的当下社会,创业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家庭的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为创业者带来了压力。再次是知识能力的压力。部分创业者由于缺乏管理学的常识,对于公司管理和团队运营缺乏一定的能力,这对创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其四,创业的风险和艰辛使得部分同学望而却步。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专业知识与精神能力培育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敢于迎接挑战、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7]。因此,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简而言之,就是培育企业家精神。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创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氛围的形成,将促使青年学子反思传统的择业观。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革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将会是今后大学的新潮流。

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和研究生报考人数都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创业教育潮流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研不再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主要选择,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涌入创业的行列中,去冒险、去拼搏,靠市场力量决定自身贡献,在创业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之所以这样讲,原因有三。

一是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潮流,是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

二是创业态势良好,创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4-2015)的数据显示,中国风险投资可获得性排名位列全球第13名,居于“金砖五国”之首。在新形势下,创业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三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形势需要。大学生创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2014年4月30日,李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推出六项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6月1日,教育部等9个部门发出通知,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高水平大学的区位优势和自身优势。以浙江大学为例,一方面可以依托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尤其是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浓厚,在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包括求是创新的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浙江大学紧密依托青年学生特点,积极营造“学而优则创”的文化氛围。一是鼓励优秀学生对接全球创新创业平台,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交流访问,开展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交流研讨。二是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创新创业信息,推送优秀校友成功创业案例。三是重视导师带徒传统,搭建以浙江企业家“导师带徒”为核心模式的高端实践育人平台。四是打造创业生态圈,联合浙江经视制作《资本相亲会》电视栏目,广泛报道学生创业项目,吸引天使投资的关注。创业团队中到处可见优秀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更有创业团队负责人以其在校期间的优秀创业表现得到了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承认,获得破格录取。截至目前,浙江大学涌现出大批青年创业人才,创造了“快的打车”、“蘑菇街”、“个推”等国内知名品牌。浙江大学微创业联盟旗下现有130支创业团队,遍布八大创业领域门类。其中,35支创业团队落地注册公司,15支团队拿到市场投资,投资金额总计达3840万人民币。据《人民网》2014年5月22日报道,“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是75所部属高校中最高的,达到4.16%,绝对人数也是最高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浙江大学在营造“学而优则创”的文化氛围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