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文章 2019-07-12 02:35:51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分析了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阐述了当前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缺乏创业服务平台、专业课程建设落后、师资力量缺乏、创新创业理念落后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文科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设系统的创业指导课程、设立文科生创业资金、增强创业心态体验教育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逐渐普及。这种理念源于美国,但当前已经在世界各国相继展开。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都逐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但与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相比,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越来越多的文科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高校对文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掘他们的创业潜能,鼓励他们进行多方面突破与尝试,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可见,对文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社会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此外,还能够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激发文科专业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进而增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积极创业,创办民营小企业已经成为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1]。

(二)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个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相关调查显示,农村有超过一亿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也有一亿以上的潜在失业或已经失业人员。同时,企事业单位、政府单位不断裁减人员,农村与城镇每年都有许多新增劳动力,而市场的劳动力容纳量有限,因此,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鼓励文科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正确的创新创业方向,并通过各种渠道加以实践。高校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提升文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三)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科人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民的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类型也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领域逐渐扩大,消费者的主动性也明显加强。小批量、多品种的新型生产模式适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它会催生更多的新行业、新产品。当前,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型小企业,这些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需要许多优秀的文科人才,而高校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则为这些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这些文科大学生进入新型小企业之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的时代性,进而以企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二、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业服务平台

理工科院校或综合性院校一般都有专门的实验室、科技园,以便为该院系或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而增强理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2]。但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为文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渠道和平台。此外,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也不够明确,在风险评估、创业咨询、创业融资、企业孵化、创业培训等方面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和服务。

(二)专业课程建设落后

当前,大部分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都很少涉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文科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大多还仍旧局限于创新创业比赛的层面。且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创业实践环节也缺乏系统性,未能根据文科大学生的实际条件和创业需求合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这显然不利于文科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三)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很少涉及创业研究,大部分教师没有创业经验,导致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就教师质量来看,缺乏符合时代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知识储备的高素质教师;就数量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较少,部分院校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导致教师很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联系实际,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率较低[3]。

(四)创新创业理念落后

一些文科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未能准确实现自我定位,盲目秉持“求稳、求高”的落后理念。大部分文科大学生选择考取事业单位或报考公务员,而主动进行创新创业的则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创新创业需要较强的综合素养与一定的经济基础,许多大学生认为自身社会阅历较浅,创业经验不足,在创业过程中容易遭受挫折,因此,没有勇气进行自主创业。一些文科生甚至认为创新创业会导致精力与经济方面的浪费。

三、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存在创业意识误区

文科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导致他们遭遇创新创业瓶颈的主要原因。创新创业需要文科大学生掌握多个行业的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创业领域知识,以及市场开发、企业管理和市场调研等多项创业技能。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创业技能、知识等方面各具优势,但在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践中,理工科学生擅长的技术性创业项目相对来说更容易取得成功,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创业收益。但文科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难以发挥直接作用,这就使得一部分文科大学生失去了创业的勇气,缺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4]。

(二)创业扶持政策存在学科倾向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单位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首先是一些普遍性政策,即扶持和帮助一切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这种政策主要是指减免创业行政费用,简化创业行政程序,以及优惠税收、政府补贴等措施。此外,还提供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帮助。其次是专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政策往往倾斜于理工科大学生。目前,教育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践平台。此外,还要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并根据其实践成果进行适当扶持和奖励。但这些政策支持更多的是针对技术密集型创业项目,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较为有利,对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帮助则较小。

(三)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都逐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很少有高校开展针对文科的创业教育。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很少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这导致各个专业的学生很难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特长。虽然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应当拘泥于专业背景,但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和专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以专业基础为依据,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相比较而言,理工科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更易于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创业知识和技术优势相互融合,进而形成创业优势。而要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院校的文科创业教育和文科专业知识联系并不紧密,相关的教育配置也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这显然不利于文科生实施创新创业[5]。(四)专业技术限制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的实践性较差,创新成果也缺乏及时性和实效性。文科专业缺乏核心研发能力与技术。因此,文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大多需要购买专业技术,或与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合作进行孵化创业。大部分文科大学生的创业都局限于技术含量低、资金含量少的项目,在创业模式上也多为加盟代理与演进积累,存在较大的创业短板。这导致文科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和内容容易被他人超越或模仿。目前,从整体来看,第一、第二产业仍然在我国经济结构中起主导作用。而文科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限制,在创业过程中很难深入涉及第一、第二产业。许多文科大学生在创业时选择服务行业,较少涉足科技领域。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文科大学生的创业也存在误解。由于专业技能的限制,许多文科大学生很难为企事业单位、工厂、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因此,许多人将文科大学生的创业视为“软增长”,认为其无法为创业项目带来及时性效益。这就导致社会各界对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力度较小,严重影响了文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四、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文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若要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高校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培养文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鼓励他们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应用到创业活动中,进而提升创业成功率,激发自身的创业潜能。其次,文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注意扬长避短,理性选择创业项目,并全面分析当前的创业环境,避免盲目冒险,选择自己擅长或熟悉的行业进行创业。只有正确选择创业项目,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再次,文科大学生还应当关注经济类项目和咨询业。比如,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可以依据我国当前的教育类扶持政策,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创业成功几率。此外,文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应当取长补短。要全面分析自身和团队的创新创业素质,并准确把握和正视自身的不足,及时引进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并与其相互配合与协调,优化创新创业资源。比如,文科大学生可以联合理工科大学生一起创业,以便补足创业过程中的技术短板[6]。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能力、背景等方面各有不同,有助于进行优势互补,进而在统一的创业目标的引导下共同努力。同时,文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关注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拓展创新创业的选择空间,选取更加适合自身发展和需求的创业项目。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新创业逐渐成为文科大学生的新选择。但由于文科生在经验和技术上缺少优势,因此,文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服务和帮扶机构,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和需求,成立多种类型的创业服务中心。政府部门还应当制定针对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方案,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创业服务。有些地区已经设立了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这就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创业条件及文科大学生的特点,适当放宽对文科大学生创业的限制条件,鼓励文科大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主创业。其次,相关部门要对文科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及时给予鼓励。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引导文科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创业项目,并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鼓励文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并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此外,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对文科大学生创业进行帮助的同时,适时给予物质或精神激励。再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创业帮扶政策,并协调多个政府部门对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帮扶,帮助大学生度过创业瓶颈期。针对文科大学生当前缺乏经验和技术优势的创业现状,政府在制定帮扶政策时应适当倾斜,为他们营造有利的创业氛围[7]。

(三)开设系统的创业指导课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缺少一支高素质、硬实力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这就使得高校无法为文科大学生提供跟踪化、系统化的创业指导。因此,高校应当首先组建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此外,还应当从校内外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为文科大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使创业指导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高校的创业指导课程课时较少,缺乏过程化创业教育。所以,高校应当根据文科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规划与创业指导。比如,在大一阶段,可以组织文科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进而促使他们在专业课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创业信息和知识,并自觉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在大二阶段,可以组织文科大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安排他们进行模拟经营创业与模拟创立企业的实战演练。在大三阶段,可以开设SYB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个性化指导、互动式教学、项目推荐、后续支持服务等模式,为文科大学生提供初步创业的机会和帮助。在大四阶段,则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制度支持和资金支持,提高他们创业成功的机率。

(四)设立文科生创业资金

高校若要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还应加大资金支持和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资金依然倾斜于理工科大学生。比如,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在短时间内就投入近亿元,资助了大约五百名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也实现了客观的创业收益。这表明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专项创业基金的文科大学生非常少。文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和人文领域,很少接触能够直接从事生产的创业项目。这也使得许多创业基金对文科大学生创业项目不够重视。但各个类型的创业项目均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我国各个高校应当重视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文科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完善扶持方式,加大对文科大学生的创业资助力度,为他们提供资金保障。

(五)增强创业心态体验教育

高校应适当调整文科专业创业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比例,并将创业心态作为一项“活课程”贯穿始终,促使文科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鼓励大学生加强与企业家的互动,并自主撰写创业计划书,进而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业识别能力、评估能力、应对能力。促使文科大学生与环境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培养他们的创业心态。在心态体验的初始阶段,可以尝试涉及公共活动创业、组织沙龙、模拟展示法律案件、策划管理刊物申报科研项目等,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可以开展教育学专业学生支教服务、心理学义务心理咨询互动等。在后期体验阶段则可以与创业实训基地相结合,增强文科大学生的实践性和独立性[8]。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各个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由于缺乏技术和实践优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所以,为了解决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拓展文科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并结合文科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挖掘他们的创新创业潜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作者:肖怿 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娜.推进高校文科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6):63-66.

[2]卢威,邱法宗,袁斯经.文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与改进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8-92.

[3]朱晓红,柴大鹏,陈吉.文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H大学文科学生创业需求的调查[J].青年探索,2011(5):18-21.

[4]阮俊华,郑博文,王承超.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新途径:以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2):26-31.

[5]朱科蓉,杨积堂.文科大学生创新特点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5):95-98.

[6]赵东霞,王成.基于SWOT分析的文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J].辽宁经济,2014(3):48-49.

[7]邱法宗,成甜.关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创业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2(4):193-195.

[8]程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