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与微历史学的创建意义论文

文章 2019-07-12 02:07:05 1个回答   ()人看过

历史和历史学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有二分法、三分法、多元法等多种,许多学科如经济学、文学等都建立和形成了独命的微观学科,微观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商品经济学、微小说、微雕艺术、微电影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积淀深厚的历史学在史料记载的实践I对微历史着丰厚的表现.随处可见.而建立独立的微历史学科的自觉意识还不够浓厚,微历史应当成为历史学发育的重要领域或者将其视作史学天地的一个体例,给予相应的地位,并着力加以建树.。

1“微历史”概念的提出与特征

历史是人类随时间演进过程的存在方式及各种关系的总和〕历史的主体是人,进一步可以到组织、法人、机构、宗族、集团、群体,各样的人和组织群体形成各样的历史,各样人和群体的关系史形成整体的人类史或人类关系史,由于人类在历史中的地位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领域的历史层面和台面,这个台面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物和组织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发挥不同的历史地位,对于公共的史学阶层和文化阶层的人们,最为关心的台面就是以帝王或朝廷为核心的朝代更迭史,而这些基本上可称为宏观公共历史,简称‘宏观史”或、‘公共史”。

与“宏观史”相对应的是“微观史”,以及介乎二者之间的‘中观史”,在三者之间沿着一定的时间轴线和逻辑空间,可以构成某种范畴的历史空间结构,而所谓中观历史和宏观历史不过是由微观历史构成的历史整体,当缺乏大量按照逻辑关系排列的微观历史时,中观和宏观历史就会出现空洞、漏洞、残缺或密度过于稀疏的“海绵体现象”以往史学界高度重视的是“宏观史”、“中观史”或‘枢纽史”,而对于“微观史”、“边缘史”、 “隐晦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或者说,自觉建立“微观史”(“微历史”)的主观意识不足,遗留下来的集中反映微历史为著作就相对缺乏得多,只有少数类似《说苑》(西汉刘欲著)、《博物志》(西晋张华著从《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卜《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著)等这些带有“微历史”性质的名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微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小人物、小事件、细微情结暴露在公共视野的台面上,人们的视野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微观世界、局部世界和个体的运作以此为背景,创建以反映微观历史为要旨的“微历史学”,思考漫长历史的细微构成与有机合成,以达到见微知著的读史、用史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二当然,“微历史”是对过去的事观照和发掘,与当前流行的“微时代”系列相比只是一种语境上的启发或祸合,二者并无内在的实质性联系,故那种把微历史等同于微博上的历史,显然是不合适的,微博、网站是任何信息(包括任何历史信息)的公共传媒、私家传媒,大量存在“不负责任的信息”、“信手写出的历史”或“带有个人偏见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不可靠的,这样的“微历史”很有可能就是“伪历史”二可见,“微博上的历史”和以反映信史为职责的“微历史”不是一个概念二但从传媒的角度看,微历史对于在网上传播流行更加便利、更有人缘,微历史与微时代有较为合拍的一面。目前关于“微历史”一词尚未公认的定义,这里所提到的“微历史”概念强调的是由历史元素构成的基本单元.其规模和结构随历史研究的具体客体而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和体量,其中“微小(小而简约)”为微历史的基本形式.“单元性”(白成一体)和‘单纯性”(以一事一议为主二为微历史的基本内涵所在:这也是许多现今出版的微历史著作所默认的既然真正意义上的‘微观历史学”并未形成,那么采用“微历史”代替“微观历史”则更具有时代性和简约性: 与中观历史、宏观历史相比较.‘微历史”有着若干显著的特征:

其一微历史具有微观性、局部性.但有完整的内涵和相应的历史元素或史料微历史应当是一个基本的历史单元,能够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表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些微历史要素是潜在的,表面上看可能不够完整,但同样能够表达明晰的历史概念.具有某种历史意义: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存在于历史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或语言、行为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历史学所关注的历史则是具有一定历史地位、历史价值的历史,而不是意义不大的随机活动可见,微历史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微历史与新闻、旧闻有相似之处.但从形式、到内容,再到价值,二者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存在物。

其二,微历史具有相对性和适度延展性。历史单元要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就要受制于这个历史概念的复杂程度、表现方式历史是表象性与隐蔽性的统一,有些历史单元所表达的概念十分简单和浅表,有的历史单元则需要复杂的人物、场景、事件、过程、结果,才能合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概念因而微历史并不以绝对的细小为标准,而是根据表达某一完整的历史概念所需要的历史元素构成来区分的。

其三,微历史的合成元素或素材随着研究的学科、门类、深度、广度而不同,不同的研究范畴,所需要的历史元素也不尽相同有公共历史、专门历史、深度历史、跨度历史等不同的研究对象,因此史料来源要广泛、细致、真实,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用途,同一个史料也可能为不同的领域所利用:笔者多年从事旅游专业的历史学教学,在普及较多公共性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一些与旅游景区、景观、文化遗产、文学遗产相关的历史元素或史料,则需要收罗进来二一部三国史,从事军事、管理、地理、人事、社会、文学、文化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其研究的重点是各有侧重的,其历史的单位、单元、脉络也是多线条的二

其四,微历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可存在于帝王史、群体史、地方史、事件史、民浴史等任何历史方位上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历史也是相互关联的二不论各个学科门类的历史,还是宏观、中观、微观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是密切相关的,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二微历史也读是处在历史的不同方位、不同阶段中。微历史可能发生在任何集团、任何人物、任何事件、任何背景中,其关联的范围、线索也可能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一切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五,微历史存在于任何史学文献和历史生活中,可以单独成篇,并根据需要加以组合,成为连接历史整体的纽带或结合部历史本身是整体的不间断的,但历史的表现方式既可以是连续不断、波澜壮阔的,也可以是局部片段的,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微历史从形式到内容往往是生动形象传神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适应性。过去.一些人往往把正史看成是整体史.将野史、经学、文学、文字、文献所反映的历史,视为边缘史、非正式史加以歧视或排除,若将历史划分为无数的基本单元或微历史,则历史的表现方式是多元化的,且彼此是不可替代的,而不仅仅是谁排斥谁、谁补充谁的问题,有许多微历史是以野史、非正式史的方式而存在的,即所谓第一历史、第二历史、第三历史…等分解方法二可见,微历史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不拘一格的。

其六,微历史的历史功能并不“微”,任何重大历史都是由微历史构成的二微历史对于重大历史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情形复杂多样,有起突发、引爆作用,即所谓“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史记》很早就记载大量由小事件而引发大事件的史实,如《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吴楚边境两国“村妇争桑”,引起吴楚两国长期边境战争;息夫人回娘家(陈国)探亲,经蔡国停歇,遇蔡侯非礼,而引起楚、蔡、息军事冲突,息国被灭,蔡侯被虏,楚国政权震荡等一系列事件二再比如伍子青个人的相对微历史,就关联到楚、吴、越、郑等多国历史二更多微历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能量积累作用,当历史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历史的质变、突变,正如《易经》和《左传》有言,“臣拭其君,子拭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二”。

2中国“微历史”的成果与缺陷并存

一般认为,中国历史文献或史料在世界国别史、乃至地区史中是最丰厚、最完善的,常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无边无际、史外无学等词汇来形容,其中就包含了海量的微历史成分二微历史存在于通史、断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体、演义史、史通、“野史”等任何形式的历史文献中,或其他任何类型的文本方式中二微历史与其他历史的边界是很难加以界定和区分的,大量地存在着交又、补充、遗漏或矛盾现象,因为历史本体是严密的、本真的,而任何表现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有限的、有疏漏的,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史料也不例外二但中国历代史学家多数是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专业素养的,出现大量的所谓“良史”、 “史才”,甚至为史学的纯粹而献身二在微历史的记录上的确是用心良苦,成果也是丰厚的二先秦史学类的典籍《尚书》、《春秋》、《战国策》、《国语》等,都有大量微历史性质的记载,后来的正史、地方史、断代史的细目越来越详实,甚至出现了专门以微历史为主导的史学著作,如《西京杂记》、《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等历史文献和大量笔记体小说、历史演义,就是微历史记叙的典范,带有明显的自觉意识,只是当时还没有“微历史”这一称谓而已,如果将中国史学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带有“微历史”性质的古籍整合在一起,构成史学的一个体例,给散落的微历史文献史料一个名分,也是完全说得过去的。我们在敬畏历史、敬畏史家、敬畏史学的同时,受历史本身的局限性,也不应回避中国传统史学在微历史方面的某些弊端。

首先,对微历史这一块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能够流传下来的大部头微历史著作并不多见,尤其是某些关键点上的微历史的揭示还存在较大的漏洞,这是造成中国历史之谜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二事实上,宏观历史、中观历史一定是由微观历史整合而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历史整体,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而许多微历史片段(包括上述部分著述)被排斥在史学的殿堂之外,减弱了历史的生动性和严密性,造成史学的缝隙现象二中国大量的微历史故事或文化遗产是以语言、文学或宗教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带有很强的文学、宗教色彩,如何从中分离出带有史料价值的微历史成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其史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二 其次,部分史家的史学观过于狭隘,或偏好显著,包容性、立体感略显欠缺二比如一向为人称道的“微言大义”,就显得过于简洁纯粹而有所隐晦,不够直接,带有欲言又止的感觉,对一般读者而言就有些吃力;为尊者讳,贯穿始终,造成大量历史的盲区或误读;盲目的忠君思想会使历史的天平发生人为的倾斜,坐标不稳;尊卑贵贱和封建迷信的思维方式造成对历史事件性质的判断失实,人物选择和评价上的冤案,以及科学史观的局部误导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微历史记录和评价上的缺失或失实,对后世学习历史、引用史料、生活向导造成走调、偏颇或文学再加工上的败笔现象。

再次,微历史基本上是中国历史的自发状态,关于微观历史、片段历史的理论、思想、方法的专门著述较为缺乏二在中国的史学、文学文献中,微历史的实践可以说丰富多彩,充斥在大量的文史著作中,但由于专门性的微观历史著作较为缺乏,使得微历史始终处在陪衬、附属、边缘状态、“贴士”状态,专门性的以通史性质连贯而成的微历史集成尚未出炉,而相关的类书、文学作品集成、儒家经典、道家《道藏》、佛家《三藏》,则基本完备二事实上,人们对历史的细节或片段的记忆和热情,并不亚于宏观历史,而且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和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局部的细节和片段,因为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细致人微的片段构成,微历史是影响社会生活的直接素材。

3“微历史学”的方位与创建的若干思考

微历史作为历史的基本单元,是充斥整个历史空间的,微历史和微历史学是可以成为历史学科体系中一个单独成立的学科的二在经济学中有微观经济学,重点研究个体经济、局部经济的内在联系;在社会学中有个体、群体的社会学,对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研究细密人微;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应用艺术领域,都高度重视任何片段、场景和细节的创作和表现,微艺术几乎成为艺术成败的关键,任何细微的瑕疵可能使文学艺术的价值丧失殆尽二而自然科学的整个大厦无一不是建立在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基础上的,不仅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是如此,就连以广裹宇宙为研究对象的天文学,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成为研究天文学的大门或窗口,研究最大的从研究最小的开始,因为最微观的事物往往弥漫在最宏观的体系之中二 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研究人的,而人是由个体构成的群体和整体,由局部关系连接而成的历史整体,历史从来未曾中断,但历史从来都是由无数相关联的事物连接起来的,或者说历史是有线索和脉络的,是有相关的人群角色去演绎创造出来的二缺少细节的历史就是枯萎的历史,是难以看清本来面目的历史,而由细节连缀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看得见、可以加以描摹回放的历史二微历史存在于哪里,微历史学的地位就会展现在哪里,微历史学是可以渗透在任何历史空间中的常设历史、跟踪历史、基因历史,因而微历史学既可以单独成立为一门独立历史门类,也可以如影随形地渗透在任何历史的空间,与各种历史门类并行存在,它应当是不拘一格,非常灵活的二微历史学的深厚密集出笼,不仅改变整个历史学科的面貌(特别是形象和库容),而且将改变整个人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资源二微历史学的学科建设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是历史的一个个缩影,几乎包含了历史学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微历史”与“微历史学”文本体例的界定问题二微历史学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它的边缘在哪里,它由哪些基本的要素构成,如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微历史单元,微历史学与宏观历史学的关系是什么等等的问题,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应当有大量的案例为参考二笔者以为,“微历史(学)”在体例形式或文本表达上,既与“历史词条”、“历史笔记”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不同,“历史词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历史,但表现形式生硬,千篇一律,严格来讲它属于词汇学的范畴;“历史笔记”或笔记体历史在内容选择上随机而发,表现形式上自由灵活,不够规范,严格来讲,笔记体属于散文、小说文学的范畴二如何寻找一种合适的史学文体或文本,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就难以识别和鉴别二 其次,是微历史与微历史学的概念系统的建立二任何学科的建设都是从基本概念展开的,微历史学科作为历史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几乎包含了历史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在微历史这里都必不可少,如人物、群体、事件、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等,一应俱全才能表达某一完整的历史概念二从“小而全”到“大而全”是微历史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二。

微历史的基本原理问题二历史学是有思想、有学说、有原理的,如前所述,历史与文学艺术、宗教故事、文化遗产、民间记忆等诸多领域有密切联系,但彼此不能等同历史学主要解释历史存在的基本现象、基本矛盾、问题和规律二微历史学应当揭示和遵循相应的一些史学原理,如关于微历史的标准界定和存在方式问题,微历史发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微历史的发展性与循环性问题,微历史要素的构成与内在、外在联系问题,微历史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变化机制问题,微历史的构成因素与创作问题,微历史的价值体系问题等等 第四,微历史基本内容的构建问题二微历史是一个庞大的史学宝库,由于专门的微历史著作数量有限,需要从中国整体的经、史、子、集中分离出属于微历史的成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使其更具有微历史的属性,并按照一定的历史逻辑进行合理定位(如断代微历史、场景微历史、人物群体微历史、学科微历史、职业微历史、色调微历史等)和数字化处理,这是一项极其浩繁的史学工程,意义十分重大二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延伸拓展现有历史,比如向源头溯源上古史,向边缘延伸细节史.填充历史空洞漏洞.夯实历史根基,扩大历史比较研究的范畴,复活沉睡的历史遗产等等。

微历史方法论的建立问题微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部分,遵循史学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但微历史有它特定的一面比如微历史因为单个体量较小,因而要具有较强的文学表达特色,并随着具体的史实而更具场景性、背景性,与当时的社会节拍相一致,与读者的阅读心理相适应,喜怒、哀乐、雅浴、尊卑内蕴其中,方能显示出微历史的真实性和贴切性二为此,处理好微历史与宏观历史、中观历史,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吸收它们的有益成分,至关重要。

总之,微历史作为历史的基础部分,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应借鉴其他相关学科建设的范式,构建微历史学的学科体系,使之既可以自成一体,积沙成塔,也可以连缀于具体的历史台面上二在这样一个“微时代”开启的信息社会中,大力弘扬开发“微历史”,确立史学运作的新模式,提高历史学在文化普及中的亲和力、传播力、影响力,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事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