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我思

文章 2019-07-12 01:47:06 1个回答   ()人看过

文学之我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当代文学、当代作品的一些思考,用自己的一些体会予以剖析,直捣心房那最柔弱的地方。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想成为一个作家的话,自己没有写出来几个十万字文字的经历是不能顺理成章成为作家的,只要能多写出几本十万字以上的作品,有写长篇作品的经验,见识过写文的山高水长的经历,写文时宠辱不惊,写文时水波不兴,举手投足间从容得体,雍容典雅之致,以后总会有一天,一定会写出一部让人、也让自己信服的属于自己的代表作的。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这种感觉,成天写作,成天都是在“为稻粱谋”,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要死要活、时常有写不下去的感觉,没有与作品同生死共患难的准备,像路遥写《平凡的世界》那样,写出来的作品只会是那种“闺阁体”的文字,像纳兰容若那样的风格作品。有的人作品不多,自己也写了不少失败了的作品计划,他虽然在写作上没有得到过写作的实惠,很落寞的写作也没有为他生活上带来根本的改善,反而时常会因为写作拖累了他的生存状态,生活很落魄,他要么不出作品,要么一生只出一部作品,这么一部作品一旦写出来就值得整个民族为之珍藏,在中国就是曹雪芹、蒲松龄这样“一曝十寒”的人,在外国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勃朗特姐妹一样的人。

许多人没有游历祖国大江大河、山川胜景的经历,没有经历过大时代,他们对社会、人文历史的认识都是靠自己接受的教育,和自己勤奋、不懈的后天阅读成就的,许多人对阅读名著都不以为然,我说“如果在你的阅读生涯中,没有读过十本以上的、多卷本的大部头,你的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你的知识结构都是不圆满的。如果你读的只是一些诗歌散文,一些很短的小说,你的性格也会文文弱弱的,挺不起脊梁。从小到大,你一定要读过《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还有那本最重要的《古文观止》,你没有读完《鲁迅全集》,也一定要读几篇学校教材中的几篇鲁迅先生的作品;欧美的文学作品你要读过《天方夜谭》、《堂·吉诃德》、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若干、《飘》、马克·吐温先生的作品若干、以及近代的一些知名的作品,以及苏俄时期的作品你也看上几本,你的人格中的文学天分就已经打好了基础。

我看过狄更斯的作品,看过果戈里的作品,也看过契科夫的作品,而我大部分的读书时间是在看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比如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余华先生的作品、池莉先生的作品,王蒙先生、张贤亮先生的作品我一读再读,《小说月报》是我钟爱的刊物,只要能收集得到,《收获》、《当代》、《十月》也是我案头的读物,看这些长篇小说就是在学习,看完一篇小说,你自己就会感觉到从精神上、从心理上成长了不少,自己的意见也有了成色,有了厚重,不是街头巷陌的谈论国家大事的演义的那些人,你自己慢慢地就感觉到你和周围的人不太容易再谈得拢,你只能在众人纵声谈论时选择沉默,要么继续选择看点理论方面的书,要么就是在纸上、在网上博客中写点什么东西,把自己的思考写进去,如果有人看了,说的对自己心思,自己就像喝了二斤佳酿一样开心;如果在文字的后面看到不同的声音,你也会很生气,叹息“知音难求”、“知己难得”。

小时候我家里书不多,父亲收集的书都被我大哥造坏干净了,能留存下来也是杯水车薪,我小时候的读物都是哥哥姐姐的教材。四哥年轻的时候爱买书,他买的书很珍惜,锁在箱子里面,我和妹妹就偷偷的看,他的书箱是我少年时期的快乐天堂。四哥也爱借书回来看,我也跟着看,早早的就开始囫囵吞枣的看那些琼瑶、金庸、古龙的大部头小说,至于看文学方面的作品那都是我开始在中学读书和下学在家之后才看的,我在学校的历史教材中知道的文学名著我都想法找来看,父亲给我的零花钱我都用来买书看,那时候自己看书比较杂,大舅家的《周恩来文选》我都拿来当小说看。父亲单位里的报纸、大嫂教学时买的一些书、三哥进了单位工作以后,也会把一些书带回来当做礼物送给我,我没有收入的时候我的书都是这么来的,家里没被大哥造坏的、没头没尾的《三国演义》、《西游记》、《苦菜花》都被收拾进了我的书箱。我也爱偷看哥哥姐姐写的日记,我的第一篇作文是三哥给我写的,之后我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我自己写的,或者模仿,或者自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个三四百字不算什么。临场发挥的时候,我的笔头会更加灵光。在那个时期我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部看完了《三国演义》,我少年的情怀被一股“英雄气”激荡着。

我下学以后,有了打工的收入之后,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往家里买书,因为买书和父亲母亲发生争执,在面上我不买书,背地里我偷偷地买书,父亲母亲对此也没办法,几年下来我书箱里的书就变了一茬,原先属于教材一类的书从我的书箱中剔除出去,我的书箱里装满了几乎全是小说的书,那时候我买书的范围都是名著,我的阅读量也使我的视野超越了同期的朋友,有时候我说的话会使他们发愣,不能和我产生共鸣,有时候听他们说话我会感到他们的语言的乏味和肤浅,我认为很容易看得清楚明白的事情,他们还在津津有味的说三道四,有的时候和他们说话还不如坐在有线电视前面听新闻里讲了什么,或者在电视节目中的谈话节目得到些什么。

我如果不是看了那么多书,我也不会走出乡村,离开父母;如果不是我看了那么多书,我也许就在年纪相当的时候在密山就安家了,也许现在早就“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而我偏偏在年纪老大了的时候,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了济南,打拼自己的一块天地,那些年少吃少喝,口袋里能榨干水,身边除了简单的行李,就是书、本、钢笔、墨水,一堆又一堆。现在我妹妹的孩子都不摸钢笔、笔记本了,我还对这些东西很亲,我都已经在电脑上操作“无纸化办公”多年了,这些早已不用的东西我时常会拿出来使用一次两次,留个念想。看过去我写的日记和笔记,真的很怀念那些时光。

我手里的《春明外史》都有好几套了,这部张恨水先生写的书从我上学的时候第一次买回家收藏,2008年回家取回济南,而前些时候,我在中山公园书市上我又买了两套不同版本的《春明外史》回家收藏。说是收藏,其实也是在看,而且是珍惜的看,一次都不会多看几眼,慢慢的看,每一次看都会感觉到时光易逝的苍凉,我好像和书中的人物、写书的大家手笔在感情上越贴越紧,岁月的沧桑没有使我变老,而越读越明白越贴近作家、书中人物的情怀让我感到自己也被生活磨砺的老了。

第一次买《春明外史》回来的时候,我还小,我还没有读文学小说的能力,总是感觉到书中的故事不好看,民国味总是让我不敢近身,也厌恶那些没有新鲜色彩的老北京生活故事,那时候我就喜欢演义效果很强的故事书,像《血涤寒光剑》一类的评书、演义一类的书,像《春明外史》、《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样的文学小说,我还真看不惯,也看不进去。直到我下学在家多年之后实在无聊,才把这部只看了头尾序跋的名家大作看完一遍。那时候我已经能够看完《儒林外史》了,也通读了《水浒传》、《红楼梦》,看了几年的史书、哲学、政治经济学著作,起码这本小说还是有点故事情节的。看完这套书,就感觉到《隋唐演义》、《月唐演义》那些书有些太直白,太水了,再看《故事会》、《故事大王》这些杂志就看不下去了,就好像中毒太深,小解药不起作用一样,我再看什么书都爱看成人的书了,《白话聊斋》一类的书、各个民族的神话、传奇故事、《一千零一夜》我都不看了。我磕磕绊绊通读完《静静的顿河》之后,我再看张贤亮先生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就能理解书中的那些哲学讲述了,我再看《毛选》、看《资本论》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了,看鲁迅杂文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了。原来那些文字中掩藏着那么深沉的感情啊!

书看得多了,我回头来再看《春明外史》就有趣的多了,原来书中的许多典故和前人的著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家平平淡淡的一段话里面就藏着那么多的意思,人说“有文化的人骂人不用带脏字”,张恨水先生用的曲笔的力度和鲁迅先生差不多少,用心去读过之后,其中的乐趣只有读懂了的人才明白其中的味道,鱼游水中,冷暖自知啊。

再看《简·爱》、《红与黑》,就明白世界文学名著的意义所在,其实不是什么“文字有力”,而是人家用人家的先进思想在改变你的思维,那些都是普普通通的字造就的一部小说,却打动了无数颗温暖的心,原因就在于人家不凭“练字”的功夫影响人,而靠的是自己宣传的力度号召人,告诉你怎么做人,你想急功近利想知道怎样的结果,抱歉,这些书上都没有给你这样的启示,这些书只是告诉你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我也体会到中苏文学的相似,文字语气都很平淡,但文字后面是有温度的,他想告诉你:他想要你成就什么样的结果,至于过程,实在抱歉,谁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你自己寻思去吧,用一句以前时髦的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你能达到那样的效果,人家的作品宣传的任务就完成了。

那时候我看书还没看出这些名堂,没看到这些书的对立,也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西方古典作品还有一些当代作品都是要你学会做人的,而做事的手法很优雅;而中国的文学是要你“学以致用”的,又深受苏俄文学的影响,都是要你接受那样一个结果,做事雷厉风行,做人马马虎虎,二者一结合,做人做事什么都懂了,然后就是与时俱进,用当代人的思想做有中国特色的事情,用文学改变人的任务就达到了目的。而我没有读懂这些东西,我还是很糊涂我的人生该怎样走,直到读到池莉的小说,直到看了许多的《小说月报》。

我向我的网友们一再的推荐池莉的作品,一再推荐他们阅读《小说月报》,我感到池莉和小说月报的编辑们都在用心的帮助你有一颗当代人的思维,做好身边的事,不要把过去的事搬到现在来做,也不要把将来的事拿到现在来做,现在就干现在的事,不要越界,也不要有非分之想,老老实实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安分守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相信自己是神仙,又辩证又唯物,踏踏实实做人,恪守本分,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朝愁来明日愁。这些态度就是中国和外国文学共同理想。而生存在当下的中国,许多人住在地上却想上天的事缕缕不绝于耳,左派右派打个不亦乐乎,自己都说自己为理想而争,不为个人私利而斗,其实这些事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左右两派人打的不亦乐乎,都埋怨没人理解自己,都抱怨老百姓没头脑,傻吃傻喝,其实呢?用一句《菜根谭》上的话说最相宜: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许多人都埋怨当今年代没有优秀作品问世,《白鹿原》一再改编上演,真是这样吗?其实这个时代优秀的作品不少了,但要经过改编拍出来就怕没人看,所以导致了抗战神剧、闹剧一再上演,胡编滥造的宫斗剧一再吸引观众的眼神,许多影片投资方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神,竟然拿演员的绯闻做效应,埋怨当代没有好的作品。

有许多人在说“中国人不爱看书”,那书店里的书都卖给谁了呢?我屋里积累下的五万本图书都是哪里来的呢?放平心境好好想一想,其实国人还是喜欢看书的,只是看到的书多是消遣一类的书,新闻速递一类的书,人们在网上看的书都是经典书籍吗?我想那些经典书籍都被国人买回家里收藏着,待“异日观矣”!经典著作封皮上都蒙满了灰尘,人们都在手机上乐此不疲的看什么新闻、网络小说,还好意思批评中国没有好的作品问世!

我自己也经常反思我自己这么多年看书的经历,以前书没那么多的时候,一本书我是一看再看,许多书中的故事情节都印记在我的灵魂深处。到了密山到了济南之后,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善,自己收集到的图书越来越多,一本书很少有再看一遍的时候,虽然也有这座城市的节奏在变快的影响,常规的阅读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都会感觉到当年毛主席的工作节奏都比不上自己的维持生活的努力,我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帮着毛主席工作,也许毛主席也不会忙中偷闲,看那么多书。即使毛主席精力再怎么旺盛,到了现在的时代,为了生活和工作也得疲于奔命。

也别多贪,也别埋怨,时间顺便就多看几眼经典著作,时间不充裕就溜几眼手机上的新闻,要想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化的时代可以一天看一本书,吃透一本书,那得不吃饭、不穿衣服、不喝水、不负担其他费用!用心看一本书的时代,抱着学习的态度看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父母说的“人到了年纪就看不进去书了”的年纪已经到了,现在就是吃当年的老本了,当年打造的江山是什么样的基础,现在就收获什么样的果子,也别埋怨也别抱怨,顺其自然,因为谁也不是神,可以通吃一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