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教学故事

文章 2019-07-12 00:25:48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小学语文我的教学故事,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篇一 : 小学语文我的教学故事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回想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尤其是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话题。

小学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小学生的知识开始积累、智慧开始成长,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的成长和环境有莫大关系,除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第一阶段的成长、成型。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新课标确定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明确目标。但是在目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效果很差。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的教学手段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历,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故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考、进行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达到预定目标。

这学期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大胆得很,喜欢在课堂讲话,有时老师的一些拓展,正如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下子讨论开了,但交流时却讲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有深度,有广度了。虽说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大胆,是孩子们的主动,是孩子们有话就说,是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眼前——这种乱说、乱动,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这种现象症结何在?是老师所提的问题不明确?是我与孩子们交往不深,孩子们无法与我在教学发生共鸣?还是现在学生的思维特质所导致?虽然我一下子不能弄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但我敢肯定,这种课堂,教与学肯定不能相融相通,效果也当然不尽人意,这也绝对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好吗?”

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对于他们来说,作文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语文是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诗,字字句句跳跃的是浪漫的情愫;语文是画,流离色彩调和的是人间缤纷的故事。只要你付出激情,付出鼓励,付出真诚,付出执着,你的语文教学将会撑起灿烂的一片天!

篇二 :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巧用语文课堂,用“情”感化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对社会、对人、对身边事都有了自己独特看法,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心理因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向歧途。因此,这段时期是他们的思想非常需要老师、父母正确引导的阶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它们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了人间真挚的情感,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很好范例。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子,以教材中的感人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崇尚美好的品德。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巧用语文课堂这一土壤,使语文教学和德育水乳交融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文章,抒情性很强,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可以让学生受到浓厚的情感熏陶。例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我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就积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所抒发的父爱子、子爱父的父子深情。我在介绍完写作背景的后,让学生反复自由地诵读课文,让他们自己在诵读中品味里面的父子深情。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我细心的观察他们的表情,发现很多学生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我会心一笑:文章的情感,不是凭靠我们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感悟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读来打动学生,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

二、让学生在教师讲解课文时受到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选材丰富、多样等特点,决定了教育视角的广泛性。课文中一些人物的事迹,是德育的很好范例。比如,在学习《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我们通过理解课文可知道,“两弹一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在他身上没有神秘的色彩,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只是他“置身沙漠,碎首黄尘”的一腔热血,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所以,我在讲述这篇课文时,通过对邓稼先这位人物感人事迹的分析,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道,两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就,全体中华儿女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这样氛围中,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从中让学生受到一次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通过发掘文章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因素,可以有效地教育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增进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作家海伦由于身体上的缺馅,心里特别苦闷,在她老师充满爱心的教导下,她有了知识,有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成为著名作家。所以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就直接启发学生思考:既哑又聋的海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成功,我们四肢健全的青年学生们,为什么不能做生活的强者?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这样学生就直接接受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语文课堂中,使它们两者水乳交融。

三、让学生在教师介绍课文作者和时代背景时受到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名家名作。很多作品的作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范本。所以,我们教师在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时要加以点拨,让学生在了解课文

作者时受到情感熏陶。比如,讲述《春》这篇文章时,我为学生详细地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当讲到朱自清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时,我就伺机教育学生: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在任何时候,都要和作者朱自清一样捍卫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气节。又如在我给学生介绍《风筝》的作者鲁迅时,就着重介绍了作家鲁迅求学经历,特别是他人生中的几次转折,更是作了重点介绍。介绍后伺机教育学生: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为国为民、积极正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四、让学生在课堂写作中受到情感熏陶。

写作,是学生抒发情感、升华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生的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意志品质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这样,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的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伺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学完《背影》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以“爸爸(妈妈),请原谅我”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写作训练,是学生更深刻理解、感受天下父母情。又如,学完《鲁迅自传》,可以让学生写《我心目中的鲁迅》,通过写作,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鲁迅有了更深的理解,为鲁迅一生的奋斗而感动,使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而我们教师在作文讲评时,不能光找优秀作文,还须找一些后进生的作文,发掘其优点,通过表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可以说,德育伴随着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所以,我认为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留意学生在日记、作文中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我们的一句告诫,一声叮嘱,一个举动,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另外,在语文教育中融入德育还需要我们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