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3篇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是机械工程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一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1章 绪论 10-18
1.1 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10-11
1.2 电磁脉冲模拟器 11-13
1.3 瞬态电磁场理论 13-14
1.4 子空间辨识方法 14-17
1.4.1 子空间辨识方法的算法基础 14-16
1.4.2 子空间辨识方法发展现状 16-17
1.5 主要研究内容 17-18
第2章 电磁脉冲模拟器研究 18-28
2.1 电磁脉冲模拟器结构组成 18-23
2.1.1 电磁脉冲模拟器几何结构 18-20
2.1.2 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原理 20
2.1.3 电磁脉冲模拟器脉冲源原理 20-23
2.2 实验所用电磁脉冲模拟器 23-27
2.2.1 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 23-24
2.2.2 电容放电式脉冲源 24-26
2.2.3 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器设计 26-27
2.3 本章小结 27-28
第3章 子空间参数辨识理论 28-47
3.1 几何投影 28-31
3.1.1 正交投影 28-30
3.1.2 斜向投影 30-31
3.2 状态空间模型描述 31-34
3.2.1 过程形式描述 31-33
3.2.2 新息形式描述 33-34
3.3 子空间辨识数据矩阵构造 34-40
3.3.1 系统相关矩阵 34-38
3.3.2 数据分块 Hankel 矩阵 38-40
3.4 子空间辨识实现过程 40-43
3.4.1 能惯性矩阵/状态序列 41-42
3.4.2 广义可观测矩阵 42-43
3.5 仿真及实例分析 43-46
3.6 本章小结 46-47
第4章 基于子空间法的电磁脉冲波特征参数辨识 47-60
4.1 瞬态脉冲波形采集 47-49
4.2 利用子空间辨识法对瞬态脉冲波参数提取 49-59
4.3 本章小结 59-60
结论 60-61
参考文献 61-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5-66
致谢 66
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二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绪论 11-17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1.2 辐射测温技术发展概况 12-15
1.3 红外辐射测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5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17
第2章 辐射测温方法及基于颜色测温原理 17-28
2.1 红外辐射测温技术概述 17-19
2.2 比色测温法及颜色测温公式推导 19-25
2.2.1 常规窄带宽比色测温法 19-20
2.2.2 非线性校正比色测温法 20-22
2.2.3 双波段比色测温 22-23
2.2.4 基于标校的双波段比色测温法 23-24
2.2.5 彩色 CCD 颜色测温原理推导 24-25
2.3 基于辨识建模的辐射测温方法 25-27
2.4 本章小结 27-28
第3章 统计学习与支持向量机 28-42
3.1 统计学习理论 28-30
3.2 支持向量机原理介绍 30-35
3.3 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 35-38
3.4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优势与测温流程 38-40
3.5 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方法 40-41
3.6 本章小结 41-42
第4章 支持向量机的改进与参数优化 42-54
4.1 标准支持向量机(NOR-SVM)建模原理 43-45
4.2 标准支持向量机在高温测量中的应用与分析 45-47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方法 47-52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48-49
4.3.2 遗传算法的实现 49-51
4.3.3 遗传算法选择支持向量机的结构参数 51-52
4.4 改进的支持向量回归机(SOR-SVM)算法 52-53
4.5 本章小结 53-54
第5章 支持向量机在颜色测温中实验仿真与分析 54-62
5.1 标准 SVM 与改进后的 SVM 性能测试与对比 54-56
5.2 遗传算法对结构参数的优化 56-60
5.3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60-61
5.4 本章小结 61-62
本文总结与展望 62-64
总结 62
展望 62-64
参考文献 64-67
致谢 67-6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68
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三
摘要 5-6
Abstract 6
第1章 绪论 10-15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13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5
第2章 定位算法与方案设计 15-25
2.1 定位方法的性能评价标准 15-16
2.2 定位基本原理 16-21
2.2.1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16-19
2.2.2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 19-20
2.2.3 新型定位算法 20-21
2.3 现有定位系统和算法比较 21-23
2.4 本系统的设计方案 23-24
2.5 本章小结 24-25
第3章 可视化移动节点的硬件设计 25-36
3.1 电源模块的设计 25-26
3.2 节点运动单元的设计 26-30
3.2.1 节点运动载体 26-27
3.2.2 处理器的选择 STM32F407VGT6 27
3.2.3 节点姿态传感器模块 27-28
3.2.4 2.4G 与 PPM 脉冲调制 28-29
3.2.5 超声波测距模块设计 29-30
3.2.6 GPS 模块设计 30
3.3 节点可视化单元的设计 30-35
3.3.1 从处理器的选择 STM32F405RGT6 31-32
3.3.2 基于 OV2640 的视觉模块设计 32-33
3.3.3 基于 MR09-REF2-457 的 WiFi 模块设计 33-35
3.4 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 35
3.5 本章小结 35-36
第4章 系统软件及算法设计 36-56
4.1 系统总体软件架构 36-39
4.1.1 可视化移动节点软件架构 36-38
4.1.2 上位机软件架构 38-39
4.2 节点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39-43
4.2.1 四轴姿态的表示和运算 39-40
4.2.2 姿态传感器数据融合 40-42
4.2.3 四轴的控制算法 42-43
4.3 LwIP 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43-48
4.3.1 UDP 和 TCP 处理的实现 43-46
4.3.2 LwIP 协议栈的设计与移植 46-48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48-55
4.4.1 网络套接字设计 49-51
4.4.2 基于 OpenCV 的图像识别算法 51-53
4.4.3 待测节点坐标计算方法 53-55
4.5 本章小结 55-56
第5章 系统检测及结果分析 56-64
5.1 系统平台的搭建 56-58
5.1.1 可视化运动节点平台搭建 56-57
5.1.2 上位机软件平台介绍 57-58
5.2 实验与分析 58-63
5.2.1 四轴飞行器运动控制实验 58
5.2.2 视觉与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实验 58-59
5.2.3 摄像头标定实验 59-61
5.2.4 图像识别测试 61-62
5.2.5 实时定位实验 62-63
5.3 本章小结 63-64
结论 64-66
参考文献 66-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0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