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我针对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依据教学内容认真制作课件。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课件出示;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诱发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其次,在学习新知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结论。如:教学例1时(1)、课件出示图例。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图意,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2)在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后,又让学生说说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3)、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口头编两道除法应用题,再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随机板书。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道算式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第一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一个因数。接着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把这两个关系式概括成一个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最后,让学生齐读一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指出利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验算乘法。(4)、让学生自学验算乘法的方法。做做一做的题目,指明两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乘法,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堂课我用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法的意义。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乘法各部分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乘法之间的关系。在写乘法关系的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因为根据每道乘法算式都能写出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所以接下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如:30=0只能写成03=0,不能写成00=3。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0。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有的小组用图形○、□、△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那么△○=□或△□=○,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ab=c,那么ca=b 或 cb=a,除数也不能为0。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使他们摆脱数学学习的枯燥无味,在生活数学、活动数学中探索数学中。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