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毕业论文提纲
统计学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组成,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和统计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统计学的思维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毕业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
中文摘要 4-8
Abstract 8-12
目录 13-17
1. 绪论 17-27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7-21
1.1.1 研究背景 17-20
1.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20-21
1.2 研究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21-25
1.2.1 研究方法 21-22
1.2.2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22-24
1.2.3 具体内容安排 24-25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5-27
1.3.1 论文的创新点 25-26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6-27
2. 二氧化碳排放研究的文献综述 27-42
2.1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综述 27-34
2.1.1 清单法 28-32
2.1.2 其他方法 32-34
2.2 二氧化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综述 34-42
2.2.1 指数分解法(IDA) 34-37
2.2.2 结构分解法(SDA) 37-41
2.2.3 二氧化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选择 41-42
3.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与分析 42-59
3.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 42-46
3.1.1 确定化石燃料消费量 42-43
3.1.2 非燃料与燃烧固碳量 43-44
3.1.3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确定 44-46
3.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趋势 46-55
3.2.1 二氧化碳排放分布的区域特征 48-51
3.2.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行业特征 51-54
3.2.3 二氧化碳强度变化趋势 54-55
3.3 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对比分析 55-58
3.3.1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国际对比 55-56
3.3.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对比 56-57
3.3.3 二氧化碳强度的国际对比 57-58
3.4 本章小结 58-59
4. 二氧化碳强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59-81
4.1 低碳经济理论 59-64
4.1.1 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的起源 59-60
4.1.2 限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内涵 60-61
4.1.3 限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61
4.1.4 发展低碳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63
4.1.5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63-64
4.2 投入产出分析法 64-74
4.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简介 64-65
4.2.2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 65-68
4.2.3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68-71
4.2.4 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71-74
4.3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SDA) 74-80
4.3.1 二氧化碳强度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74-78
4.3.2 二氧化碳强度的IO-SDA模型 78-80
4.4 本章小结 80-81
5. 数据预处理与中国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81-106
5.1 能源消费数据的处理 81-83
5.2 中国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序列表的编制 83-105
5.2.1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基本表式与部门分类 83-86
5.2.2 价格指数的确定 86-89
5.2.3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形成 89-105
5.3 本章小结 105-106
6. 我国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实证研究 106-130
6.1 经济总体的二氧化碳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06-114
6.1.1 经济总体的二氧化碳强度变动趋势 106-107
6.1.2 最终需求各项二氧化碳强度变动情况 107-109
6.1.3 最终需求各项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109
6.1.4 分阶段经济总体二氧化碳强度影响效应分析 109-114
6.2 行业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14-122
6.2.1 各行业部门的二氧化碳强度 114-116
6.2.2 各行业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分析 116-122
6.3 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强度影响的分析 122-125
6.3.1 二氧化碳强度综合指数公式的因素分解法 122-123
6.3.2 1997-2010年28部门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综合指数分解 123-125
6.4 实证分析总结 125-130
6.4.1 生产模式的变化是我国二氧化碳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25-128
6.4.2 最终需求模式的变化是降低二氧化碳强度的阻碍因素 128-130
7. 降低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130-138
7.1 调整生产模式 130-134
7.1.1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131-132
7.1.2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132-133
7.1.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33
7.1.4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碳强度 133-134
7.2 培养低碳需求模式 134-136
7.2.1 引导最终需求产品结构的低碳转变 134-135
7.2.2 调整最终产品使用结构 135-136
7.3 总结与展望 136-138
7.3.1 全文总结 136-137
7.3.2 研究展望 137-138
参考文献 138-152
附录 152-192
致谢 192-19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93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