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县学记原文及翻译
【译文】
古时候。从家庭到天子的国家,都有学习的场所,从幼小到长大,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地方。学习的内容,有《诗经》、《尚书》和礼、乐、射、御、书、数,有音乐和敬客的礼节,俯仰的仪容,进退的规矩,用以训练心体耳目手足的举止动作;又有祭祀、乡射、养老的礼仪,用来训练恭敬谦让;通过举荐人才、讨论狱讼、发兵出征,胜利奏凯,以练习办事能力;师友回答疑问,有奖励有处罚,以勉励进步,禁止不遵循教诲。学校之所以有这些措施,原因就是这样的。而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务必使每个人通过学习来恢复他们的善良本性,而不单单是为了防止他们的不正当,不守规矩。人的性格虽然有刚烈、柔顺、慢性、急性的不同,但都可以使他们走上正道,而不会有过分或不够之处;使他们善于识别,使浩然之气充满他们的心,那么,用之于进与退,说话与沉默,都莫不恰当,遇上祸福死生的事,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作为国家的人才、应当进行这样全面的培养;同时还要使他们懂得天地事物的变化,古今治与乱的原因,至于什么应削减,什么应增添,什么应停止,什么应举办、什么是根本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应先办,什么应后办,一一都清楚。他们虽在学校的堂户之内.而海内外的功业、长治久安的策略都掌握了。待到他们出仕肩负治国大任,身居朝廷百官之中,那么他们做任何事都能做好。为什么呢?全是他们平日学习的结果。总之,小至于人的起居饮食动作,大至于道德修养治国平天下,都与学习有关,丽没有一刻能离开教育。耳目四肢的活动,必须使它们与内心一致;开始慎重的,一定要使它贯彻到底。使其习惯成自然,而期望所学能日积月累,唉,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由于培养成好的风俗,那么刑罚就用不着了;人材培养出来了,三公百官便有了合格的人选;有了长治久安之法.那么中等人材就可以照着办而搞好国事;教育深入人心,那么虽然经历衰世也不会乱的,进行教育搞得好,达到这个样子,天下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鼓舞,大家都学好的,难道是强迫的结果么!
到了三代衰落的时候,圣人的制作尽都被破坏了。一千馀年间,学校虽然还有留下来的,但进行教育已不是三代兴盛时候的办法。人的性格举动,任其放纵;而办理行政事务和管理老百姓的方法、平常从来不讲习。学予有聪明朴实美好的本质,而没有循序渐进的教育培养,那么其不成材也就是当然的了。用不学习不成材的人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在世道衰落弊端多的时候,去管理没受过教育的老百姓。唉唉,仁政之所以不能推行,盗贼和受刑者之所以增多,难道不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吗j宋朝的兴盛快一百年了;庆历三年(1043).仁宗皇帝筹画当今的事务.把办学放在第一位,于是各地(按规定)才设立学校。而在这个时候,抚州的宜黄县,(因学员不满二百人)还不能建立学校。士人求学的,都一道客居于抚州,聚集在一起学习。第二年(诏令“有学州县毋得辄容非本土人入居听习”)天下的学又废了,学员也都散去。但春秋两季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已有明文规定.所以常以庙祭孔子,然而庙又无人管理。皇祜元年(1049),遇到县令李详上任,才开始商议设立县学,而县中的学者某某与他的弟子,都认为能在这里发愤读书,莫不互相勉励而争着办这件事。因而建筑材料没有征派就有富余,工匠没有征调就很多。县学落成时,房屋连片的地方若干,而修得很正规的讲艺课堂,学员休息的屋子都很齐备,成套的器皿器具若干,而供祭祀、饮食、寝室用的东西一一具备。县学中的画像、从孔子到十哲、七十二贤、二十一先儒个个都有。县学中的图书,经史百家、诗赋作家的文章,一应俱全,无须到校外去借。县学选择地址,召集工匠,从开工到完工,总共历时若干而已。何其周到而快啊!
在各地办学刚衰落的时候,有关官员的议论,本以为设立学校是人们所不情愿的。看看宜黄县学的兴建,是在天下废学几年之后,仅由县令一提倡全县响应,唯恐落后。那么那些说民情不愿意建学的,难道是真的么?
宜黄县的读书人,本来有很多优秀的;而李君任县令,办事有威信又仁爱,讼清事举.为政又很好。遇上贤明的县令,能顺应慕学发愤读书的民风,建造校舍教学,图书、用具等等需要之物,应有尽有,用以培养当地优秀的人材。虽然古代离今天很遥远,但圣人的典籍尚存,他们的言论可以查考,他们的办法也可以寻求,让学子共同学习而了解它们。礼乐礼节仪文的种种规定,其中确有不能实行的,但端正思想,提高品德修养,去管理国家大事,关键却在自己的努力前进。使一个人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整个乡里,那么一个县的好风气形成了,人材也出来了。教化的实现。道德的同归,不是和人们相距遥远的啊,应当努力啊!
宜黄县人士请求说:“希望写一篇学记!”因而我就写了。十二月某日。
【注释】
①宜黄县:今江西省宜黄县,北宋时属江南西路抚州临川郡。县学位于当时县城北面。
②有学:设有学校。
③六艺:六种本领,指礼、乐、射、御、书、数。习:训练。举措:举止动作。
④祭祀:指祭天神、地祗(qi奇)、人鬼。乡射:乡射礼。
⑤进材:推荐有才之士。论狱:讨论诉讼之事。
⑥劝惩:一本作“劝戒”。不率:不率教,即不遵从教义。
⑦大要:概要,要旨。邪僻:邪恶不正。
⑧中:正中,不偏不倚,指合乎中庸之道的正道。
⑨故:事。一本无下面“而”字。
10损益:减少、增加。
11堂户:正屋窗下,指屋内。四海九州:泛指天下。
12履:践。“履天下之任”,指担负治理国事的职责。
13起居:作息。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大体:大礼,原则。斯须:一会儿。
14四支:即四肢。洽:和谐。内:内心。
15要:求。此句中“使”字,一本作“始”,误。
16驯:古“训”字,教诲。
17措:放置,废弃。
18三公: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官员。
19永:久远。巾材:具备中等才能的人。守:坚持。
20鼓舞:激发,振作。
21制作:制度。坏:毁坏,破坏。
22体性:性格。自肆:自我放纵。
23朴:淳朴。茂:美好。质:材质,本质。渐(jian尖):浸润,这里有影响的意思。
24几:近。
25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
26明年:第二年,实为庆历五年。
27释奠: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陈设酒食祭奠先圣先师。
28皇祜元年:公元1049年。令:县令。趋(cu促):赶快。
29赋:敛,这里有征集的意思。羡:余。发:征召。
30积:聚积。“积屋之区”,指修建众多房屋的地区。序:中堂两旁的厢房。栖:居住。
31从祭之士:指随着孔子一道享受祭祀的先哲之土。
32百氏:指诸子百家。
33相基:指视察校舍基地。会作:会合匠作(小工)们做工。本末:指从开工到竣工。
34周:周密。
35唱:同“倡”,提倡。
36教肄(yi艺):教学和学习。须:需要。
37节文:指礼仪。
38正心:意谓端正思想。大务:大事。
39远:作动词用,距离遥远。
40故:一本作“其”。
宜黄县县学记(曾巩)译文及注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宜黄县县学记(曾巩)译文及注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②。自幼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弦歌洗爵,俯仰之容,升降之节,以习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③;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以习其恭让④;进材、论狱、出兵、授捷之法,以习其从事⑤;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⑥。其所以为具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⑦。虽有刚柔缓急之异,皆可以进之于巾,而无过不及⑧;使其识之明,气之充于其心,则用之于进退语默之际,而无不得其宜,临之以祸福死生之故,而无足动其意者⑨。为天下之士,而所以养其身之备如此,则又使知天地事物之变,占今治乱之理,至于损益废置、先后终始之要,无所不知10。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万世之策皆得11。及出而履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12。何则,其素所学问然也。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13。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14;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15。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16。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17;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18;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19;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20!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21。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22。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夫然23。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盗贼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24。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25。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26。而春秋释奠之事,以著于令,则常以庙祀孔氏,庙不复理27。皇祜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为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28。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29。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栖士之舍皆足30;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31。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32。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33。何其周且速也34!
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35。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欤?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36。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礼乐节文之详,固有所不得为者37。若夫正心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务,则在其进之而已38。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欤39!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故记之40。十二月某日也。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