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在场效应的内心化写

文章 2019-07-11 22:37:17 1个回答   ()人看过

《强化在场效应的内心化写作》会让人思考,回味,对比,联想,掩卷之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散文无成熟理论。但是,“在场主义”却形成了相对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我认为,高度强调“我在”,是在场写作的重大要素之一,或者说是先决要素。因为只有“我在”,才能有效实施去蔽、敞亮、本真;“我”不在场,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何做到“我在”呢?我个人感觉,“内心化”或叫“内心流”写作方式,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散文理论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我印象深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其曰:“现代散文更加注重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内在的意识观照外部世界,从而使文章获得深度。”我体会,注重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内在的意识观照外部世界,就是高度强调主观精神对客观事物的参与,走一条“内心化”或曰“内心流”的写作路子。这样的写作,不仅里外兼顾,主客同流,使叙述对象更质感,立体,具有生活的活相与温度,而且可以通过主观对对象的深入解读,进入对象内部,发现真相,获得认知,形成经验,并由此获得深度。因此,走“内心化”写作的路子,既保证了“我”从头到尾“在场”,坚守了“在场”的态度,又可以有效去蔽,实现敞亮、本真。这正如周闻道老师所说的:“这里的内心化,是强调多注重以自己的内心贴近对象世界,更深刻发现存在的意义,并将发现表现在文本中。”(对本作初稿的点评。)

具体说,“内心化”叙事,最少可以产生以下的三方面的好处:

一、主观精神的同步参与的“内心化”写作,可将事件性叙述单向、单一的线状结构,改变为块状结构,确保文本的“散文性”。

现代散文主张大量吸收小说诗歌的创作手法,“跨文体”写作蔚然成风,极大地丰富了散文的表达手段。散文因此摈弃了清高孤傲的姿态,更富于生活的烟火本色,更生动、活泼、好看。然而,带有情节和细节化特征的纯粹叙事,大多是单线条的,最多可以加入情感的暗线,不仅单调、单薄、平面化,而且因细节的大量使用和情节的相对完整,很容易被质疑为小说。而走“内心化”写作的路子,可以通过内心世界的高度介入,浓墨重彩描述心理形态与情感走向,使得心理、情感、潜意识等内部精神活动,在事件的重要节点停留,放大,靠营造起的心理氛围,扩大表达的宽度、厚度和深度。同时也将事件线条斩断,使之变成块状结构。在体裁把握上,由于突出了内心情感的主导地位,有效弱化了事件的情节性、故事性,加之对人物不是塑造,而是解读与认知。所有这些,都打破了小说的创作原则,使文本的“散文性”得以保证。

以格致的《女子篮球赛》为例。作为一个女球员,在球赛中突然感觉裤子要掉,这在大庭广众的众目睽睽下,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危机,必然要想法子挽救。可一般性叙述的话,就这么一档事,无非是“女子球赛”、“裤子要掉”、“倒地自救”这么几个叙事要素。女球员面临的窘境与尴尬,读者也能通会。可一般性的叙述,反映不出女球员突然感到裤子要下滑的瞬间,心理爆发的波涛汹涌的激烈变化。读者的粗心,以及持理解与宽容态度的读者,会淡化、消解了女球员的窘境与尴尬,使情景趋于平淡,当然不会引起太大的心灵回应与反响。可格致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法,由事件外部转向了对内心情感的描述。她写道:因为担忧裤子没有系紧,一次次与赢球擦肩而过。然而可怕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裤子因裤带挣开而向下滑落。“相对于进球得分,阻止裤子下滑更为重要。

但是这时,把手从空中收回来再去援救腰部已经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我就死定了。如果裤子掉下去那我就死定了。巨大的恐惧笼罩了我。我的办法不是想出来的,不是来自我的头部,而像是来自我的身体。身体不用思考,身体更迅速。身体的迅速它救了我的命。我的身体它突然向地上跌倒。比眨眼还快地跌倒。裤子的下滑在我的身体突然触地的瞬间停止了下来。”在格致笔下,时间与事态的流动已不再是匀速的常态。她让时间停了下来,或者说她把时间拉长了。她连用两个“我就死定了”、多个“我的身体(身体)”、两个主动“跌倒”的语言叠加,营建起令人窒息的紧张心理氛围,极大地丰富了表达、表现的空间。如果说观众(读者)只能看见她表面的花容失色、惊慌失措,此段文字恰好让我们看见了她内心的羞怯、惊悚、惶懅与魂飞魄散。受潜意识支配的“跌倒”,就不光是外在动作,而且是一种心理动作,心理姿态。

然而,格致并未就此结束,她对自己放弃赢球、倒地自救的行为进行了理性层面的解读:“我选择留住裤子,放下赢。我选择尊严,放下利益。在那个赛场上,你必须选择。生存是残酷的,只给你一样。要什么,自己决定吧。”于是,外部的事态变化,内心产生的深重危机,潜意识支配的行动,以及这一行动的意义所在,都呈现出来了。这样的表达,将事件与内心活动的两条河流融汇一处,双流并下,做到了“进入”、“不隔”,由此实现去屏、敞亮、本真。(关于“对对象解读”,下文将细谈,这里不过多地说。)

有批评者说,格致的散文再往前迈一小步,就是小说。但是,格致没有向前迈这一小步。她侧重于书写的是“我”的内心活动,专注的是象意、情景,情感动态在这里占据了主导地位,她因此守住了“散文性”。这一点,是所有散文作者都应该做到的。

二、“内心化”写作,可以让叙事变得生动、精彩、深刻、抓人,形成强大的文字气场与表达效果。

从格致以上的挽救“掉裤子危机”文字中,我们已经领略到“内心化”写作在文字方面表现出的精妙与魅力。她以刀锋一样锐利的语言和凌厉的气势,向我们展示了“内心化”特质的语言样板。

从女散文作家塞壬的《悲迓》里,也可以看出“内心化”叙事在文字上表现出的精彩与表达效果:“那些久远的时光被岁月的尘埃覆盖,往事已矣,还有谁愿意去回忆西塞,还有谁会唱起悲迓?我的西塞,钢铁取代了水稻,工业和城市,开启了它的时代。偶尔午夜梦回,我依稀记得有人站在梦境的甬道深处唱。如诉如泣,激越,哀婉,百转千回,有咯血般的痛楚。梦的可怕就在于,醒来之后,它还在持续。我认出了那个女子,楚剧的青衣,当她跟我一对视,梦就倏然醒了,她的脸碎裂般地消失,迅不可捉,临去甩袖一瞥,桃花带泪,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多少年了,我身上潜伏了一种奇怪的性情,每当欣喜或大悲,我必发声,我发出楚剧的悲迓,自编唱词,拈着手指,媚眼如丝,婉转身段,一个人用湖北楚地的悲腔抒发我如痴的癫狂。很本能的,我还会发出锣鼓的引子,咣起咣起咣起咣起,咣咣切——小旦急促的碎步,比手一亮相,充沛的中气,开大口,高亢地,裂帛般地哭诉这属于我人生中极为难得的狂欢。这样的淋漓难以言表,但它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与人分享。然而,今天我要说,不光我,在我的出生地西塞,那个地方的人们,多少年来一直传承着这古怪的性情特质。它像一个胎记,烙在我们身上。有时,我仔细地端详它,像凝视祖辈们那古老的魂灵,是因了什么,一定要用哭一般的悲迓来表达这人生的喜悦与哀愁?”

这是该文的第一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面对城乡二元对立框架下的现代乡土社会的结构性变迁,面对家乡西塞沦丧,农民集体转变为市民,面对这片土上不复存在了的传统道德为核心的乡土文化,作者心中产生出巨大的焦灼感、痛感与悲愤,心中“有咯血般的痛楚”。但是,塞壬显然不是直白表露的人,她需要倾吐,需要宣泄,需要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和出口。女性的敏感与丰富联想,使她找到了充满“悲迓”情感色彩的“楚剧”,以及悲剧主角的“青衣”,于是有了形象的寄托(寓体),有了最佳的宣泄方式与出口。她念着楚剧的锣鼓点,做着楚剧青衣的动作,唱着楚剧青衣经典的“悲迓”唱段,成功运用白描手法和嫁接法、移情法等手段,倾吐失去故乡的悲与痛。更让她心痛的是,受世俗驱动、金钱驱动而急于成为市民的人们,“还有谁愿意去回忆西塞,还有谁会唱起悲迓?”“悲迓”即楚剧,也是乡土文化的指代,随着乡土沦丧,随着进城欲望、金钱欲望的膨胀,被彻底抛弃了,这才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作家的深痛。她由此在第一段便高高树起了楚剧这个悲怆色彩的符号,奠定了全文的“悲迓”基调。

单从文字的表述看,塞壬这段文字,梦里梦外,入戏出戏,贯穿时空与历史,连接主客两世界,象意互参,虚实多变,既有细处的喋唼,又有管涌般的一泻千里,既情感丰沛,又理性昭然,极富文字的张力与穿透力,形成强大的文字气场与表达效果。这样的文字,读起来当然更有味,更精彩,更深刻,更抓人,使得读者因在心里激起强烈共鸣而流连忘返,反复品味。试想,如果塞壬仅仅叙述客观的表面,如果缺失了对心理状态的描写与心理氛围的营造,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厚味与文字的精彩,怎么会产生这么强的代入感?当然,格致也好,塞壬也罢,才气的支撑对于语言的组织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内心化”强调内部世界(主观)对对象(客观)的深度介入,通过解读获得认知,进行的是深度叙事和有难度的写作。

散文不是再现,而是表现。表现是什么,就是写好“象”,并通过解读和认知传导出“义”,释放出“情”,实现呈现与抵达,最终实现与读者的共鸣。我顽固地认为,散文作者有没有对对象进行解读,解读的质量如何,是衡量好散文和一般化散文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对象进行解读,属于精神层面,当然也在“内心化”写作的范畴。

我们面对的生活现象,呈露的都是表象,都将真相与本质深深地包裹起来。而且,表象甚至具有欺骗性,比如我们看见月亮在云层里飞速奔跑,比如“东山望见西山高”。故有人说,眼睛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这就要求我们散文作者,要有对对象解读的意识,而且要具有解读的能力,包括辨析能力,领悟能力,识见能力,想象能力,发挥能力,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能力加艺术表达能力。只有具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有效对对象进行深度解读,发现真相,揭示出本质,获得认知,丰富文本。

比如一个作者写到这样一件事:在阶级斗争年代,一个地主的女儿在下地干活时,总是装憨卖傻,扮演丑角,给大伙充当笑料。过了很久他才明白,这个地主的女儿,是靠充当笑料,变相地向众人献媚,以此化解村民在阶级斗争观念驱使下产生的敌意,给自己换来一份安全感。当这个真相(本质)一旦被解读、呈现,使我们不由大吃一惊,心里产生巨大的震撼和莫名的悲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