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文章 2019-07-11 22:35:02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首见于《尚书·尧典》,虽说它不一定真是产生于尧舜时代,但它在先秦时代早已深入人心,且绝非仅为儒家一派所独自信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之言曰“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皆为明证。后人或以为“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不同的诗学观念,其实在最初,“志”与“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正如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所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到了屈原,便径以“抒情”为作诗旨趣。《九章·惜诵》云:“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他用“情”字来概括自己的全部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正与前文所说的“志”可以互训。由此可见,中华先民对诗歌的性质有着非常一致、非常明确的认识:诗歌是抒写人类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文本,与人生无关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从表面上看,古人极其重视诗的实用价值,闻一多指出:“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神话与诗》)正因诗歌具有如此巨大的实用价值,孔子才会恺切地以学《诗经》来教育弟子。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诗经》才得以跻身于儒学经典之列。然而只要我们把关注的重点回归到作品本身,只要我们仔细考察那些作品的发生背景,那么只能得出如下结论:一部《诗经》,除了少数祈福禳灾的祭歌与歌功颂德的颂词之外,其余的都是“诗言志”的产品,而《诗经》的这种性质也就奠定了整个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方向,正如清人袁枚所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由《诗经》开创的这种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诗歌史,虽然后代的诗歌九流百派,千汇万状,但抒情总是其主流。抒情的性质必然包含超越实用功能的意义,南朝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得好:“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此语虽然本于《诗大序》,但显然更增强了超越的意味。正因如此,诗歌不但是先民们如实反映人生的工具,而且是实现人生超越的利器。

在中华先民看来,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中华先民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路,擅长于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周易》的卦象、汉字的象形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具有偏重于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征。先民们在追求真理时,往往不重视局部的细致分析,而重视综合的整体把握;往往不是站在所究事物之外作理智的研究,而是投身于事物之中进行感性体验。如果说古希腊的智者追求的是逻辑分析的严密性,中华的圣贤却是以主客体当下冥合的直觉感悟为智慧的极致。

9.下列关于“诗言志”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在先秦时代早已深入人心,且为儒家、道家等诸多流派所信奉。

B.屈原在《九章·惜诵》里以“抒情”为作诗旨趣,他用“情”字来概括自己的全部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这里的“情”其实就是“志”。

C.闻一多在《神话与诗》里说“诗”在中国曾经是“宗教”“政治”“教育”“社交”,是“全面的生活”,由此可见“诗言志”的影响。

D.清人袁枚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正说明了“诗言志”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诗歌史。

答案 C

解析 “由此可见‘诗言志’的影响”错误,原文引用闻一多的话是为了证明“古人极其重视诗的实用价值”。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人十分重视诗的实用价值,《诗经》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祈福禳灾的祭歌与歌功颂德的颂词之中。

B.《诗经》之所以能够跻身于儒学经典之列,孔子之所以用学《诗经》来教育弟子,是因为诗歌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C.中国诗歌种类繁多,但抒情一直是其主流,其不但能如实反映人生,而且是实现人生超越的利器。

D.中华文化具有偏重于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征,这与追求逻辑分析的严密性的古希腊不同。

答案 A

解析 “《诗经》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祈福禳灾的祭歌与歌功颂德的颂词之中”错误,文中并没有说“言志”的诗不具有实用价值。

11.在中华先民看来,诗歌具有什么价值?

答案 ①“诗言志”,诗歌可以抒写人类的内心世界,与人生有关。②诗歌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③诗歌不但是先民们如实反映人生的工具,而且是实现人生超越的利器。④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解析 作答本题,要着眼于全文,抓住每段的重要语句(开头句或结尾句)。从文章第一段的结尾处可得出第①点,从文章第二段的开头处和结尾处可分别得出第②③点,从第三段开头处可得出第④点。注意语言要概括、简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