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之星与我作文2500
职教改变了我,职教让我重获人生。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职教之星与我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职教之星与我作文2500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得到提高,大部分语文教师也都对作文教学有足够的重视,但是繁重的作文批改却给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许多语文教师表现得力不从心。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作文批改任务成为所有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如果采用“精批”的模式,势必会影响批改进度和教学进度;但是,如果简单批改,又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作文批改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与同行商酌。
一、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批改作文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批改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我教学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如果仅靠教师一人批改作文,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经过认真考虑,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备课、教学研讨等工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批改作文可以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写作中得以纠正,更可以吸收别人作文的长处,取长补短。因此,在作文课上,当学生初步写完后,我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全班学生开展评议和修改。考虑到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保护被评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我采用了“纸条”式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写好意见后交到教师手里,然后教师再汇总归纳,对文章进行点评。这样的批改方式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自己写得不是太好,但是评起别人的作文来却头头是道。这样,通过学生参与批改,在发现别人不足的同时,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注重改变。
2.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使学生在写作、批改中进步,在批改与被批改中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每一名学生认真写作,在同学中得到好评。学生批改作文在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同时,也纠正了学生作文课上偷懒的坏习惯,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百分百地投入到写作中。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意识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3.保护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使学生敢于批改,勇于说真话。学生在批改的时候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文章,增加其批改的信心,同时也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有效的批改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写作的动力。
4.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实现了智慧共享。学生读别人文章、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变成了交流思想、展示阅读积累、学习别人优点、打开自己思路、培养自己良好习惯的过程,他们在欣赏中得到美丽,在期盼中得到收获,在教师的鼓励中得到勇气。
当然,学生批改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采取小组批改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互评,教师在互评的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群体智慧,实现了智慧的共享,也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适应这种修改形式,参与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作文也越改越好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注重恰当评价,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
学生若想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想写、敢写,这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基本学科知识都比较差,因此更需要教师培养其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课中细心观察、体会,这样学生写作文时才能有感而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教师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选用恰当的评语,指出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能力,给予鼓励。学生总把写作文视为最难完成的一项作业。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严格要求,就会发现他们的习作优点很少,缺点很多。如果实事求是地写批语,就会让他们有一种失败感,每当提笔写作文时,就会更加惧怕。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只要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学生就会大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如果……就……”的评改句式。我在学生写作文的初级阶段,无论学生写的作文怎样,字数是多是少,有无错字病句,是否能把话说明白,有无重复啰唆,构段是否合理,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等统统不做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切任其自然。我除了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外,尾批用“如果……就……”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建议。当学生看到自己作文中有那么多的可圈可点处,又知道了今后作文怎样写会更好,心里就会美滋滋的,会认为自己写的作文是成功的,是受教师欣赏的,因此会少了好多顾虑,放心、大胆地写作,变“想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为现实。这正像小孩儿初学走路一样,需要的是亲人的鼓励,是自己的大胆练习,只要有了开始,就有学会的可能,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才学会走路。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教他按照“一二一”的口令去走路,他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好的。写作文不也如此吗?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就是因为教师经常带着挑剔的目光来批改学生的作文。尽管教师每次作文都精批细改,把所有的毛病,如用错的字词、标点符号、各种类型的病句都找出来,甚至改出来,写上提示语,以指导学生应添加哪些内容,删除哪些内容……可是当学生看到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大作”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批得体无完肤,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失去自信,“作文难写”的认识就会植根于他的头脑当中,很难去掉。这也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学生越怕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作文失去兴趣,对作文的态度也只是应付,不肯再下工夫,更别提写好了。
总之,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教师善用作文评语去鼓励学生,学生才能不惧怕写,才愿意去写,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悟出写的规律,才能学会写。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只有“乐写”才能“会写”。改变了作文的批改方法,可以消除学生习作的畏惧感,学生就会逐渐由“乐写”过渡到“会写”。
篇二:职教之星与我作文2500
没有一个孩子会放弃自我
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同时还存在一些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对此,王培坚有他的一套理论和做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烦恼,激发他们的自信!因为他坚信“没有一个孩子会放弃自我”!
“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教学中,王培坚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上他以老师的身份传授学生们知识和技能,言传身教;课堂下他以朋友的姿态关心他们成长,这种亦师亦友的角色让他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呵护。每当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让学生重燃信心,他的内心就有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在洋溢,他为自己能够真正帮助到这些孩子而感到满足。
提到王培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夏家辉的感受尤为深刻,他说:“王老师把我从被学校开除的边缘救了回来,没有王老师就没有我的荣誉和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2013年,夏家辉被随机抽选出作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 “影视后期制作”项目的参赛选手。夏家辉之前可是系部出了名的“捣蛋鬼”,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为此系领导和老师们都担心他比赛中会拖后腿。开始集训的第一天,王培坚没有安排集训任务,而是找集训的学生谈心,谈话时间很长,从自身经历、个人爱好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渐渐让这些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人生的价值,认识到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重要性。集训的过程中,王老师对夏家辉倍加关心,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及时纠正他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上的缺点,表扬他画面美感方面的创意才能,用放大镜去看到他细微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夏家辉与以前判若二人,他忘了游戏、忘了调皮捣蛋,全身心投入到了国赛集训中。
教学改革的“急先锋”
王培坚是学校师生员工和业内一致公认的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大师”。他在教学中勇挑重担,承担了大量专业性强的专业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先进教学方法和行业标准。例如他把音视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在系和教研组的支持下,新开设了数码摄影、数码音频处理技术、影视合成等行业受欢迎的专业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计算机数字媒体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
王培坚领衔数字媒体专业的6项建设任务,从项目开发到实施直至完成,他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时间和项目团队一起日夜拼搏,攻克了一个又个技术难关,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建成全国职教领先的音视频虚拟和实物体验中心,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中,更加直观感受影视效果,更加有效的掌握各项专业技能。数字媒体建设项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职业教育体验活动中,也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激发了他们投身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王培坚实施分类指导方法,以娴熟高超的专业能力积极投入对学生的培养。他在指导上海市“星光计划”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影视后期制作”技能比赛中游刃有余。曾迪、唐豪州、龚晓、朱沪涛、左明成、夏家辉等学生分别在上海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7、2011、2013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全国职业院校金牌指导教师”。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是重中之重
为了能够紧跟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王培坚凭借多年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积极开展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开发专业标准,领衔实训中心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科的带头人,在近几年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从实训室建设到专业标准的制定,从师资培训到校企合作,从行业培训到技能鉴定,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王培坚认识到,校企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企业文化。他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校企间的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让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扎根学校。他先后把业内专家请进学校,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提前感受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需求,在择业中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年轻教师眼中的“严师”
虽然是业内的“大师”,但是王培坚不忘提携帮助年轻教师,做好“青蓝工程”。大家都说,虽然平时王培坚总是平易近人,但他在对年轻教师的带教上却从严管理,不讲情面。在技术上,王培坚从不保守,尽力向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才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左骋浩迅速成长。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