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探究本真
《亦真亦幻,探究本真》观点鲜明,言简意赅,不迷信权威,解析透彻,理解深刻,融情于文,值得我们认真揣摩。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滕王阁序》作为千古名篇,选入了当今的中学语文教材,描写精妙,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作为名篇中的名句,我要求学生们熟透背诵它。
据说,当年王勃写这首诗时就赢得了满堂彩。相关资料记载:重修滕王阁,都督阎公大会宾客,目的是为了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自己女婿(文中的孟学士)的才学,宴会之前,他事先就让女婿撰写了一篇序文,准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宴会之上,阎公命人拿来纸笔虚情假意地请众人为盛会作序,与会各位都心照不宣,故作推辞,只有王勃“天生才质难自弃”,他接过纸笔,当众挥毫泼墨,都督阎公很不高兴,拂衣而去,只令人一旁照看。听说王勃开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便鄙夷地说“老生常谈而已”,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句,便说“不过如此”。当听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色紫”时,便沉默不语,等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就再也坐不住了,不禁拍案叫绝:“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能让都督阎公由“盛怒”而转“惊喜”,不惜前倨后恭、倍加赞赏,到底妙在何处呢?由于教材注释主要是侧重于字词的理解,全句也只有“鹜”字的注音和解释,即“wu,野鸭”,极为简单。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所谓的“千古绝唱”还真的不容易看出来的。我上网查询百科和古诗文翻译,解释也基本上一致,大都是说: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再看分析,有人说该句融情于景、意境深远,写出了诗人的胸襟和气度;也有人说“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共同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波澜壮阔的立体画面;也有人说动静结合,上句“齐飞”是动景,下句“一色”为静景,写出了滕王阁四围山水湖色特有的景观;还有人说句式匀称、对仗工整,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可深入分析,我觉得“落霞”与“孤鹜”相对,“落”与“孤”分别用来修饰“霞”和“鹜”,应该都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鹜”是野鸭,固然能飞,可“落霞”也就是太阳的余晖,又怎么个“飞”法?更何况解释中说,落霞是自上而下,孤鹜是自下而上,更让人诧异。试想,“落霞”是太阳的余晖,它应该在天上,作为名词,它表现的应该是静景,怎么自上而下呢?而湖上的“孤鹜”,它的“飞”应该是上下翻飞,又怎么只是自下而上呢?如果说只上而不下,上到一定的程度又该如何?
再说,秋天,天为蓝色,水呈青白色,二者本不相同,而天水相接,只能是远景,又怎能说上下浑然一色呢?即便是勉强地理解为“天色”和“水色”都是同一种颜色,“落霞”是飞落的霞光,可以自上而下,“孤鹜”这种鸟比较特别,也只是自下而上,那它们的“齐飞”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难道这世间还有什么感觉不到的外力操纵不成?
要想真正理解和体会这经典名句的奥妙,我想还必须回到文中反复揣摩。细读文章,不难发现,第二段是作者立足于滕王阁的外境所写,是写王勃来滕王阁时所见,第三段则是写作者登上滕王阁俯视或鸟瞰的情景。“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应该是总写,是作者登上滕王阁的概览。“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侧重于渡口、岸上的刻画。从“云销雨霁”到该段的结束,即“声断衡阳之浦”,则是描写广阔的水域——湖上的景观。
追寻作者的这一思路来理解,“云销雨霁”应该是说湖面上云消散了、雨也停了,“彩彻区明”则是说彩霞即“落霞”映彻的湖水一片光明,但这样的理解似乎和通常的解释不一致,也和教材中对此句的注释有矛盾。人教版第五册课文的注解说:“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很明显它是继承了传统的说法,它是把该句理解成了天上景物的描写,最明显的标志是其中的“区”字,就直接注释成了“天空”。但从行文来看,“彩”就应该是下句中的“落霞”,而“区”则是紧接着的“秋水”。
我以为,“齐飞”和“一色”句同上文的“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滕王阁所在的“彭蠡”(今天的鄱阳湖)湖面景物的描写。为了证明“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是描写湖面情景的,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段描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来看,该段明显是写洞庭湖水的,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上下天光”一词在文中该怎样理解?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