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重要意义的论文

文章 2019-07-11 20:45:10 1个回答   ()人看过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从 201x年起,广西在全区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切入点,目标是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随着工作的深入,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难题。开展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愈来愈显得重要,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在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

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谚语、民间传说、朴素信仰、神话故事、习俗禁忌、村规民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或以文字记载,或以祖传父教口口相传的方式散播于民间,表现出自觉性和朴实性,形成了一定的感召力和约束力,铸就了生命平等、相互依存、平衡协调等生态伦理观念,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习俗。

正是在这种生态伦理的熏陶之下,少数民族群众把本民族固有的生态观念、行为规范和朴素信仰等内化为自我认识,从而获得了对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互惠共荣等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外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调节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维系着生态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适度开发的发展观

为保护和使用好山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和谐,实现永续发展,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带有生态伦理价值取向的村规民约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伦理规则。苗族“榔规”就规定了大家应守的规章法度,凡有损害生态行为,均会招致“地方不依,寨子不满”,村寨要按“榔规”严格问责。要求每个村屯成员要自觉爱护山林、土地等集体财产,保护自然资源。在村规民约中,许多都有禁止伐林毁林、滥捕野生动物明文规定,要求尊重自然,适度利用资源,决不能搞掠夺式、破坏性开发,折射出强烈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广西瑶族等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种树还山”植树造林制度,盛行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大苗山。以广西金秀地区为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从事游耕农业的过山瑶,积累了丰富的培育林木实践经验,而山林的所有权并不归他们拥有,只能租种。

除了每年缴纳部分实物地租外,还被要求为山主在山上种满树木。山主虽然利用和发挥了过山瑶擅长培育林木的优势,却维系了“种树还山”的传统。

(二)普遍约束的习俗观

少数民族大都有对天、地、水、山、树、石或动植物的禁忌和独特习俗,充盈着浓郁的生态伦理气息。即使为了生存不得已开采自然,他们也会怀着深深的愧疚感,从而使民众形成了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譬如,侗族称首次剥棕片为“开棕门”,要求不能站着“开棕门”,必须双膝下跪,虔诚地请求树神的原谅。并且,剥棕片一般要由有经验、熟练的人来做,唯恐棕片割深了、剥多了,会伤害到棕树。

不少山地少数民族在开山种地之前,总要举行祭祀土地神、树神的仪式,目的是为了获得神的原谅。苗族群众在砍树之前,长辈总要先往自己掌心吐口痰,代表着伤害树木是一种过错。同时要对山神土地公发誓砍一种百,以求宽恕。仫佬族人劝告世人不要打鸟、不要放火烧山等习俗。这种万物平等的观念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

广西属于欠发达后发展的边疆少数民族大省,曾经有人将广西的地貌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普遍遵循取物不尽、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自然法则,因而形成了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的独特生产方式。壮族的《贺新居歌》唱道“:门前有条古宝树,儿孙常穿公子杉;门前有条古宝树,两只鹦鹉对面啼。”[1]

广西融安地区的谚语道:“家有千株棕,一世不愁穷”“荒山变林山,不忧吃和穿”[2].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曰“:双手种下摇钱树,金山银岭靠人造。”[3]890广西贺州的谚语:“种竹种木,世代享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4]73……侗族民间素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朴素观念,许多侗寨营造儿孙林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让孩子们与树木一同成长。

各少数民族对于捕猎活动有严格的规定,禁忌捕杀动物幼仔,也禁忌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明确地限定了捕猎的时节和猎捕动物的种类、数量,从不乱捕滥猎。在挖山折耳根、山薯时,也不乱采滥挖,自觉地将连接藤蔓的一小段山薯复埋入土中以期再生。体现了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

(四)万物有灵的认知观

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大都敬畏自然、敬重神灵,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而庄严的,人必须尊崇它。

不能肆无忌惮过量索取资源,否则就会招灾。例如侗族人有“树大有神,石大有鬼”的宗教观念,认为村寨附近的古树、巨石是守护家园的神灵。特别是水井边的古树,成为人们烧香祈福的去处。一些当地群众带着自己心爱的儿女祭拜大树,目的是期盼树神护佑他们平安茁壮地成长。据那坡彝族的传说记载,远古有位彝族头领率众御敌,因敌强我弱而被敌追赶,不得已躲进茂密的金竹林里,遂以金竹为弩对敌人进行还击,反败为胜。彝族人民感激金竹的救命之恩,每年祭祀,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跳公节”.广西壮族,有出于感恩的心理而形成的祭树拜林习俗。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每年农历正月所过的青蛙节,传说青蛙是雷神之子,曾为久旱的人类向雷神求情降雨。仫佬族人的依饭节是对曾受恩于其先祖神灵的还愿。[5]

牛诞节是为了表达对帮助仫佬族人劳作的耕牛的谢意。这种知恩图报意识渗透到人与自然之间,体现了少数民族先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五)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广西金秀瑶族的《满月酒筵彩话》唱道:“愿你家金童,长得像深山楠竹,活得像崖上青松。”[6]广西融水地区的侗族《发彩竖新屋歌》唱:“生男壮像杉木树,生女好比竹笋齐。”[7]侗族古歌唱道“:鲤鱼要找池塘中间来做窝,人们也会找好的地方来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子孙万代像鱼群,红红绿绿出出进进多又多。”[8]广西贺州瑶族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4]973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道“: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3]889-890巴马布努瑶的“敬碗酒串肉”词唱:“千谢万谢哎,鹰谢千重山,鸟谢万重岭,山高才有鹰站的地方,岭大才有鸟飞的竹林。千谢万谢哎,鱼谢千江水,星谢万重天,水长才有鱼来游,天高才有星子亮。”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对自然的亲情与依存、互惠共荣意识,以及维持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

二、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分析

广西各少数民族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生态伦理观念,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性和非系统性,甚至少部分含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它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帮助却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帮助是广西保持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达 61.4%,居全国第三位,“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间接帮助主要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启发,通过向民众传播生态意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行为准则、价值认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 为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提供伦理借鉴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绿化村屯,自觉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新风尚、新习惯,自觉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共同建设生态家园。要提高群众增绿爱绿护绿意识,真正把“生态乡村”活动当成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就必须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李萍教授提出现代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9],对笔者启发很大。可接受性原则是要在研究接受主体需要、动机等的基础上,引导、调动接受主体的接受兴趣,使道德教育与主体的道德需要相吻合。有鉴于此,帮助村民制定完善村民公约,引导村民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成为破解“生态乡村”活动中难题的关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虽不像法律法规那样系统和规范,但它却有着普遍的约束力,对该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久而久之,已然内化为少数民族约定俗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这种长久延续的代复一代的规训被认为是常识道德,尊重规则或守规则被看作是一个人的本分,一个人应当做的事,而不去追问这些规则成为规则的原因。所以,当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够努力而没有履行行为规范时,常识道德就会给予最严厉的指责。基于常识道德基本点的交往伦理学是关于人们的基本交往实践事务的基本责任的伦理学。[10]

人们只有在家庭、朋友、村落、社团等共同体的交往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在与自然打交道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不会被指责和惩罚。

(二)为民族地区农村科学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广西少数民族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文化调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关系构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的生态文化。其所信奉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道德理念,滋补和丰富了中华伦理文化的内涵。具有整合凝聚民族心理功能,协调和规范人际行为功能,保存和传递生活习俗功能,调控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功能,为民族地区农村科学发展注入文化动力。广西坚持把“美丽新田园”、“美丽新菜园”、“美丽新果园”、“美丽新蔗园”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乡土文化与民族特色的传承和彰显。[11]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当地群众为养家糊口,大量伐薪烧炭,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恶化。为了改善生态、脱贫致富,恭城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一个沼气池带动一个小果园、小菜园、小猪圈、小鱼塘的“一池带四小”式庭院经济,造就了“养猪-沼气-种植水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恭城模式”,人均水果产量及水果收入居广西第一。桂林市桃花江畔的鲁家村,因数百年生产豆腐的悠久历史有着“豆腐村”的美誉。几年前,随着豆腐制品源源不断涌入市场,桃花江受到污水直排的影响,村里的豆腐因水质影响不复从前“鲜美”,前来品尝豆腐美味的食客骤减,豆腐村面临挑战。随着桂林市“两江四湖”整治工程顺利实施,桃花江又恢复了青山环绕,绿水流淌。鲁家村建起近百栋颇具桂北民居特色的农家小楼,通过将传统的豆腐美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如今的“豆腐村”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农家乐”景点,201x年 5 月荣获“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称号。[12]

(三)为民族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本土资源

“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沟通人际、代际关系的。”[13]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讲文明、讲清洁、讲卫生的良好风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它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培育,需要教化。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就在于延续至今令人回味的谆谆教化。它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14]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蕴含着一种教人慎行、有度、扬善、惩恶的主流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延伸出“和谐、感恩、敬畏、积善”的生态道德和人格操守,渗透于普通百姓的观念、行为、交往等各个方面,于是便担负起了对民族群众进行道德教化的职能,并以此构成了民众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和法则,也为民间社会的和谐生活与平民百姓的修身养性提供了实践智慧和人文关怀。康德曾以无比虔诚的语气讲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15]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大家都信守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就会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16]

三、结束语

生态伦理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范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念不够系统,但蕴含其中的少数民族世代传承的环保习俗和生态智慧,已然彰显了民族地区群众从自发到自觉的生态意识,并真实地体现出原生型伦理意识的朴素本质,凸显出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认同和对其生存状态的道德体验,并努力使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的积极因素内化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的责任感,外化为自觉自愿维护生态平衡的实际行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挖掘、吸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弘扬和传承其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以通俗、有趣、有效和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包装德育内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生态良好与人的幸福的双重建构为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探索农村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道路,在八桂大地上描绘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美好画卷。

参考文献:

[1]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调查: 第二集[M]. 1982: 392.

[2]融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融安县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564.

[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都安瑶族自治县志[M].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4]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贺州市志: 上[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

[5]阳崇波。 仫佬族习俗中的生态意识[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1): 18-21.

[6]蒲朝军, 过竹。 中国瑶族风土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500.

[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166.

[8]杨权, 郑国乔, 龙耀宏。 侗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3: 69.

[9]李萍。 现代道德教育论[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64-166.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