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六则

文章 2019-07-11 20:29:43 1个回答   ()人看过

唱歌

老胡不喜欢运动,一有闲空就打睡,这可能是胖子们的一个通病。

今年“五一”单位组织去海南旅游,起先老胡不肯去,但经不住大伙儿劝,才让他上了“贼机”。

下飞机就坐长途车去三亚。长途车刚开,老胡就进入梦乡,不一会儿就鼾声如雷了。大概过了三个多小时,大巴中途到一个县城停了车。导游见大家都睡得正香,就大声吆喝:“起床了,起床了!”

一般的游客都知道导游在说什么。有人捅捅身旁的老胡,说:“老胡,起床了。”

老胡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没头没脑地问:“怎么了,怎么了?”

这时,导游拿着喇叭一个劲地大声叫喊起来:“大家请注意了,现在下车。下面有歌厅,请各位到歌厅里唱歌。男同志拿麦克风唱,女同志就清唱。”

大家“哄”的一声,被导游逗得前仰后翻,疲劳也少了许多。有人见老胡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就催道:“下车吧,老胡。到歌厅唱歌呢!”

外出旅游上厕所导游都称为唱歌,这一点老胡不知道啊,他傻乎乎地说:“唱什么歌?我不会。我嗓子不好,唱出来叫大家笑话。再说我也没带麦克风。”

男男女女都憋不住了,笑得东倒西歪。

最后工会主席悄悄告诉老胡,并好心劝道:“你呀,整天呆在家里,这次如果不出来,还不晓得上厕所叫唱歌呢,还说没带麦克风。真丢人!”

亲爱的

那天,我在丈母娘家吃饭,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气氛很融洽。这时候我放在客厅充电的手机突然响了,收到一条短信息。

“是谁啊?”妻子问。刚上一年级的女儿立即放下碗筷,跑过去说:“我去看看。”

于是大家都鼓励我女儿:“小贝念一下,看认不认得!”

小贝拿着我的手机,看了一会,磕磕巴巴地念道:“亲……爱……的……”

这三个字就像定身法一样一下子把大家都定住了,岳父岳母的笑容消失了,他们的筷子停在半空,表情严肃地望着小贝,等着她念下文:妻子也狠狠地瞪着我。

我心里一阵发虚,一刹那我脑子里闪出了所有很有可能发这条短信的人。

有可能是单位的小茹,我早就看出来她对我有意思;还有可能是前女友,前段时间上街的时候碰到她,她还用那种幽怨的眼神瞅我;当然,也有可能是我那些死党的恶作剧……

但不管是谁,这个短信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多么不合时宜。刚才其乐融融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小贝,把手机给我……”我站起来说。

“不行!”妻子把筷子重重往碗上一放,“小贝,继续念!”我的心怦怦跳得厉害。

“亲爱的……”小贝不急不慢的语调都快把人急死了。

“快念啊!”

“嗯……亲爱的……”小贝清清嗓子,又喘了一口气,咽了一口唾沫,继续念道:“移动用户,您的余额不足……”

顿时,紧张的气氛又一下子变得融洽起来。岳父呵呵地笑着:“吃饭吃饭!大家吃饭!”

找关系

阿P最近很犯愁,因为儿子小P中考不理想,离重点高中线差两分。两分之差,可就只能随机分配到普通高中了。阿P有些不甘心。

老婆小兰的反应更激烈,说她都打听了,小P要去的那所普通高中升学率不高,管理也乱,学生打架早恋的数不胜数,优秀的小P怎么能去那种地方?这不是糟蹋人才吗?

小P说:“我们班里的大胖,考得还没我好呢,就因为他爸爸是个什么局的局长,就走后门,让他进了重点高中。”

小P天天闹,一定要爸爸想办法把自己“弄”进重点高中。

老婆和儿子站在一条战线上,阿P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可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小P显然输在了起跑线上。阿P几年前就下岗了,现在开了个包子铺,一没钱二没本事,哪有能耐把儿子弄进重点高中呢?

晚上睡觉时,小兰也不理阿P,留给他一个冰冷的脊梁。阿P很无奈,正要准备关灯睡觉,小兰忽然跳起来,对阿P说:“你还记得大黑说过,他有个同学在教育局吗?”

阿P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大黑是自己的老同学,也是铁哥们,两人一起下了岗,大黑去了一家酒店干活。他俩没事就凑一起喝酒,大黑提过几次,他有个同学在教育局里。

都是自己人,找大黑帮忙准没错!阿P高兴了起来。

第二天,阿P约大黑吃饭,去吃麻辣小龙虾。大黑就好这口,兴冲冲地来赴约。几杯酒下肚后,阿P问大黑:“你说你有个同学在教育局工作?”

大黑吃得满嘴油光,说:“那可不,还是哥们呐!”

阿P装作不相信的样子:“就你这个大老粗,会有这么有文化的哥们?”

大黑有点急了:“我凭什么不能有?这叫人脉,懂不懂?”说罢,他豪气地拍着胸脯,“别的不说,大侄子以后有啥教育问题,尽管找我!”

一听这话,阿P来了精神:“还真有个事求你。”然后,阿P把儿子想上重点高中的事讲了一遍。

听完阿P的话,大黑剥虾的动作顿时停止了,脸上露出了阴晴不定的表情。

阿P不高兴了:“怎么?”

大黑干咳了一声,讪讪一笑:“我这同学是大领导嘛,肯定忙,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见阿P有些不悦,大黑又赶紧承诺,“P哥的事就是我大黑的事,我一定尽全力。你就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

听了这番话,阿P才放下心来。两个人推杯换盏,很快把小龙虾一扫而空。

回到家,阿P把情况汇报给了小兰。小兰一听儿子上学的事有了希望,脸上立刻多云转晴,对阿P的态度也像春风般温暖。连小P也从电脑边跑了过来,给爸爸拿拖鞋,倒茶水。

阿P的心情别提多舒畅了,一高兴,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你爸爸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咱有同学啊,这叫人脉!”

一转眼,几天过去了,大黑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阿P有点着急,就想去催催。小兰分析说,这年代,哪有空口白牙地求人家办事的?这让人家大黑也不好做呀!

阿P怔了怔,小兰从枕头下面取出一个大红包。

阿P接过来掂了掂,真沉!看老婆一脸悲壮的样子,知道这是下血本了。

阿P揣好红包,直接去了大黑家。大黑正一个人窝在沙发上抿着小酒,看着电视。见阿P来了,大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来意,有点尴尬地说:“P哥,那事……正在办着呢,你再等等。”

阿P把红包往桌上一拍,豪爽地说:“这是给你的打点费!”

大黑一听,更尴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其实……”

“其实什么?”阿P满腹狐疑,“你该不是根本就没教育局的同学吧?”

“有!有!”大黑急忙辩白,“不过不是我的同学,是我表弟的。”

话说到这份上了,大黑只好老实交代。自己有个表弟小白,从小爱跟他一起玩。表弟老说,自己有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在教育局当领导,一提起来就很有面子。

大黑说:“表弟是自己人,他的同学不就是我的同学吗?”

阿P一听,虎着脸瞪着大黑。

大黑赶紧说,这就把表弟约出来,让他帮忙联系这事。说罢,立刻就打电话,叫表弟过来吃饭。为了表示诚意,大黑做东还是吃麻辣小龙虾。

两人到了饭店,表弟很快也来了。这小白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像个知识分子,看着比较靠谱。阿P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大黑问:“小白,你跟你那教育局的同学关系怎么样?”

“铁呗!”小白吃着虾,毫不含糊地说。

大黑松了口气:“这就好,P哥自己人,有件事求你,你一定得上心。”说着,把小P上学的事讲了一遍。说罢,两人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小白。

小白正喝着茶水呢,一没留神,一口水喷了出来。

大黑殷勤地给表弟递上纸巾。小白擦完嘴,阿P又把红包塞到他手里,一个劲儿说:“老弟,这事就拜托你了!”

小白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过了半天才说:“教育局的这领导,其实不是我同学。”

阿P和大黑愣了:“啊?”

小白赶紧说:“是我哥们的同学,但都一样!虽然不算直系同学,我托哥们去说说,都一样,我一定尽力!”

听到这,阿P的脑子已经有点乱了,但好歹算是还有点门路,于是叮嘱小白,一定要把这事办好。小白连连应承。

回到家后,阿P思来想去,总觉得放心不下。

没想到过了一天,大黑就打电话过来,热情澎湃地说,表弟已经找好人了,那人也收了红包,表示这两天就会去拜访教育局的同学,让他在家等好消息。

小兰也在旁边听着呢,电话一挂,小兰高兴地亲了阿P一口:“老公,你真行!”

阿P飘飘然了:“我是谁啊?”

心里有了数,阿P就踏踏实实地在家等着消息。

第二天傍晚,忽然门铃响了。阿P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个中年男人,看上去有点面熟。阿P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就热情地抓住阿P的手:“你不认识我啦?我是毛豆啊!”

阿P这下想起来了,他是自己的初中同桌呢,阿P赶紧把人让进屋里。

毛豆还提着几袋礼品,阿P有些不好意思了:“你看你,来看老同学,还带什么东西!”

两人寒暄了一番后,毛豆有些欲言又止。阿P问他有什么事,能帮的自己一定帮。

毛豆说:“是这样的,P哥,我有个朋友的同学想上重点高中,分不大够,想请你帮个忙……”

阿P有些晕:“我能帮什么忙?”

见阿P“装糊涂”,毛豆干脆把一个红包拍到了桌上。

看到这红包,阿P的眼都直了。这红包,看着好面熟啊!

话一打开,毛豆越说越顺溜:“P哥,说实在的,我也是受别人之托,当父母的都不容易,是不?想来想去,也就你能帮上忙。你在教育局上班,门路肯定比我们多……”

阿P越听越糊涂:“你听谁说我在教育局上班?”

毛豆一怔:“听以前的同学说的……那你是干吗的?”

阿P有些不好意思:“卖包子。”

毛豆傻眼了:“在哪卖?”

阿P答道:“教育局楼下。”

说到这里,阿P似乎明白了什么。毛豆也明白了过来,尴尬地说:“这叫什么事啊!”

又扯了几句,毛豆就要告辞了。阿P说:“红包留下吧,这是我包的。”简单解释后,毛豆更不好意思了,放下红包,逃也似的离开了。

捏着“失而复得”的红包,阿P哭笑不得,但转念一想,自己还当了一回“教育局领导”呢,想到这,阿P又乐了。

马虎的小媳妇

伊丽结婚不久,婆婆放心不下儿子,就来儿子家里住了几天。婆婆发现儿子结婚后从王子变成了奴隶,洗衣、做饭、拖地、买菜,什么事都要干。婆婆不乐意了,说了伊丽一通,伊丽不好意思地说:“妈,因为我平时比较马虎,所以你儿子就不让我做事了。”

婆婆一听,自告奋勇道:“别怕,我来教你,保准你能做好……”

这天,婆婆带伊丽去买菜,她让伊丽去蔬菜摊拿点葱,伊丽领命去了,可回来时,她的手里拎了一把蒜苗。原来,伊丽把蒜苗看成了葱,二话没说就买了。

第二次,婆婆又带伊丽去买菜,还是让伊丽去拿葱,结果她一马虎听成了洋葱,拿了个大大的洋葱回来。

还没等婆婆数落,伊丽就看到买西瓜的摊位,急急走了过去,婆婆不放心,怕小贩坑她,给她不熟的瓜,就跟在她身边。伊丽挑了一个西瓜,问小贩:“这瓜怎么卖?”

小贩说:“五块钱三斤。”

伊丽算了算,大声说:“这么贵啊,两块钱一斤行不行?”

婆婆傻眼了,忙说:“哪有你这样砍价的,人家开价五块钱三斤呢,你说两块钱一斤,不就等于六块钱三斤吗?我们不是亏死了?”

伊丽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婆婆简直断了教伊丽做家务的心,伊丽讪讪的不好意思。

几天后,婆婆因为家里有事,要回家。她一走,伊丽立马打电话给妈妈。电话一接通,不等妈妈开口,伊丽便滔滔不绝地诉苦,诉说婆婆的不是,说自己这些天来遭受的苦难。

数落了半天,电话那边传来了叹息声,对方无奈地说:“伊丽,你这孩子多马虎啊,我是你婆婆,下次打电话看准了号码再拨……”

初恋情人的名字

老黄的儿子大学毕业找工作,抱回家一大堆报纸,让老黄把上面的招聘启事剪下来做个分类。

老黄翻着报纸,忽然一个大大的企业形象广告吸引了他,因为那广告上有这家企业女总的头像--这人老黄认识。她是老黄三十年前读高中时的初恋情人,面庞五官很像,眉角的那颗小黑痣简直就是防伪标志。只是她的名字,老黄一时想不起来了。

老黄注意到广告的最后一行字:肖总经理携全体员工共创未来。

是的,初恋情人确实姓肖,可是她的名字,老黄还是想不起来。

儿子所学的专业和老黄这位初恋情人的企业很对口,考虑到他们过去是情人的这层关系,老黄思忖,找她给儿子安排一个过得去的职位,应该问题不大。问题是,求人之前,必须要想起她的名字啊!

左思右想,不得要领,老黄决定给老同学刚子打个电话问问。

电话接通后,刚子竟然也支吾起来:“是姓肖……肖雅丽……肖丽娜……好像都不对……她不是你的初恋吗?怎么来问我了?”

老黄叹气说:“是我的初恋,可是我忘记她叫什么名字了!”

老黄只好又问了另一位同学,可那位同学也记不起肖同学的名字。

就在老黄愁眉莫展的时候,妻子下班回来了。

妻子看见那份报纸,问老黄:“这不是你的老相好-肖丽洁吗?”

老黄恍然大悟地说:“对,对,肖丽洁,就是这个名字!”

老黄不禁吃惊,结婚的时候,他跟妻子交代过这段经历,没想到她一直记着人家的名字呢!

农民伯伯走进微博时代

这几年,农民们富裕起来了,不少人家都买了电脑,学着城里人的模样,贴吧了,QQ空间了,博客了,微博了,一切的一切都整上了。

农民于德水家有头配种的公牛,前几天,被人偷走了。于德水火急火燎地找了几天都没找着,他想到了网络。为了寻找那头被偷走的公牛,他专门申请了一个博客,四处发消息,还用上了微博,他在微博中声称:我家的配种公牛,白脖领白尾梢,是从科尔沁草原引进的纯种蒙古牦牛,于12月12日,在东大山吃草时,被梁上君子顺走。提供线索者有奖,帮助找回来者重谢,详情请见本人的寻牛博客。

有人登录于德水的寻牛博客一看,嗨,你别说,于德水还整得挺专业。博客分几大板块:牛的写真照,牛的简历,牛的特征,牛的市场价格评估等等。看完后,有人忍不住发帖子感叹:“真是一头好公牛,可惜啊,我家的母牛痛失了一位如意郎君!”

于德水折腾了一阵子后,见没人来还牛,只好在微博中,再次声明:各位,我家那头牛是闲得无聊,自己溜达走的。如果有人把我家的公牛送回来,不算偷,我再奖励三千!

这下子,偷牛的成了爷,被偷的却成了孙子,这一反常举动,引来更多人的围观。于德水寻牛博客的访问量一天比一天多,牛微博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不想这事就闯出祸来,消息捅到乡长那里,乡长“腾”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连声说:“胡闹,胡闹!”为啥?原来今年乡里有望评上文明乡,文明乡很重要一条,就是“路不拾遗”,于德水这样大张旗鼓地找牛,不是明摆着“晒黑暗”吗?

乡长急匆匆地来到于德水家,阴沉着脸说:“老于啊,为了一头牛,也不至于这么折腾吧。这样整,不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晓得咱们乡偷牛的丑事了吗?你赶快把它给我删了!”

还没等于德水说话,于德水媳妇蹦了出来,踮着脚说:“影响好不好的,我管不着。我就是想把丢的那头牛,给找回来!现在公安局不也流行网上追逃吗,我这是跟公家人学的。”乡长气得直翻白眼,刚要来硬的。于德水媳妇可不是好惹的,抄起铁镐,用身子护住电脑,然后,扯开嗓门儿,杀猪似的嚎叫起来:“没法活了,这是什么世道啊,无法无天了!”

叫喊声很快就引来了很多村民围观,议论纷纷。于德水媳妇一见这阵势,更来了劲:“我家的孩子正在上大学,急等着钱用,我们就指望这头公牛配种,供我儿子上大学呢。没了这头牛,我儿子的大学也上不成了。我的天啊,我可咋办啊!”

面对着这样的泼妇,乡长只好耐着性子劝道:“大嫂,你别着急,我这就通知派出所,让他们尽快把你家那头公牛找回来。”于德水媳妇止住嚎叫,“哼”了一声,说:“指望派出所,那黄花菜都凉了。”

乡长一时也没有了法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没过几天,县长的小轿车,嘎吱一下子,停在于德水的家门前。于德水两口子赶紧跳下炕护住电脑。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县长既不指责于德水影响不好,也不让于德水删除寻牛博客和微博,而是摆出一副笑脸,拍着于德水的肩膀,详细地询问了丢牛的过程。

于德水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悄声问县长秘书,那些寻牛的玩意儿还删不删。秘书正色道:“删不得!”要说这县长就是有水平,原来这事传到县长那里后,县长沉吟了片刻后,批了四个字:挖掘亮点。很快一篇《新农民新意识,寻牛点子就是奇》的稿子就发到市报。市报也觉得这是个新闻卖点,在头版登了出来,还发了编者按。

这一来,于德水的寻牛博客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访问量更是大增。人们在谴责偷牛人的同时,还不断地有人为于德水支招和提供线索……

经过这么一折腾,那个偷牛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他在于德水的寻牛微博后面跟帖道:“老东西,你就别瞎折腾了。你再怎么折腾,我也不会把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的!”于德水也不含糊,在网上说:“这位老兄你想错了,我那头牛是花了六千多元买来的,你偷去之后,肯定要急于出手,至少也得打八折吧?”

偷牛的人又跟帖:“八折也有五千来块,比你给的赏金多!”于德水狡黠地一笑,写道:“如果在我没有建立牛博客之前,就出手了,这算你捡着了。不过,从你说话的语气来看,你肯定还没有出手。我这个牛博客一公布,你还得再打两折,卖偷来的牛是要冒风险的,那两折算是风险补偿费。”偷牛的人有些生气了,说:“狂啥狂,六折也是三千六呢,也比你那三千多。你就死了这份心吧,这头牛我是不会还给你的!”

于德水不屑一顾地说:“如今,我的那头牛已经上市报了,成了知名牛,你想出手,又有谁还敢买呢?杀了卖肉吧,时下牛肉行情并不好,最多你也只能卖两千多块,还不如我那个悬赏钱,何苦呢?老兄,把牛还给我吧,你还算是赚了。”

偷牛人无言了。

于德水看到有门,继续给他施压:“老兄,你可要想好了啊,说不定过几天,那篇稿子被省报转载了,这事可就真的闹大发了。现在人家记者都在关注此事的后续进展呢。我这头牛虽然不值几个钱,可人家为了报道,说不定还会请上级的公安部门来破案呢。那些警察可不是吃干饭的,到时候,弄不好,你会鸡飞蛋打,说不定,还有可能蹲局子。”

偷牛人跟帖道:“老东西,你真是2010年的大蒜。”于德水问:“怎么讲?”偷牛人回了三个字:“算你狠!”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于德水媳妇一开门,惊讶地大叫起来:“牛真的回来了。”于德水出来,见那头公牛果然丝毫未损地站在门外。

这次丢牛事件,让于德水家的大公牛名扬百里,来于德水家配牛的人络绎不绝,着实让他赚了不少钱。

到了暑假,儿子从城里回来,悄悄问:“爸,咱家配牛的生意好起来了吗?”于德水“嘿嘿”一笑,说:“好起来了,好起来了。儿子,你是怎么想到这么绝妙的鬼点子的?”

儿子不以为然地说:“这算啥?跟那些影视明星比起来,咱这点炒作那真是小儿科了。”

于德水满足地感叹道:“懂了,懂了,牛跟人一样,得炒作,不炒没有人知道,不炒身价不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