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存在的影响
一、对德育施加影响的“矛”:学校德育环境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的教育目的既不能单纯服从社会本位论也不能照搬个人本位论的理论内容,它要反映两方面的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显而易见,基于我国的具体状况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的话,答案分别是为“社会主义”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对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遵循德育的一般规律,又应注意识别受教育者个体已有的道德水平以及要达到的水平,从而进行有目标的施教,将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进行传授,身体力行,引导受教育者个体进行相应的道德实践,以期提高受教育者个体现有的道德水平,渐趋完善。如果从直接道德教育与间接道德教育的划分角度来审视德育的话,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以直接道德教育为主,间接道德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说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相结合的方式。学校环境中德育方式的选择还需结合德育的具体内容,犹如鲁洁教授所言:“道德教育还应包括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一种适应。”进一步来说“,学校德育的主体性还应延伸到学校德育之外,使学校德育不仅定位于校园之内,而且定位于社会环境之中,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
二、对德育施加影响的“盾”:社会宏观“德育”环境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科技等都在发展,可以说社会的这些宏观环境对个体道德素养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的社会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当然对于大多数的媒介宣传来说,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正面的影响,是相对于学校德育影响来说的一种辅助性的强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有了很大提高,硬件设施的提升对于实施道德教育的手段来说是锦上添花,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些改变在带给我们便益的同时也正喂我们喝着“慢性毒药”。这种“慢性毒药”具有双重的药效。一方面,它发挥着正面的作用:在帮我们“疗伤”,治疗我们长期以来因“闭关锁国”导致的各种“后遗症”,治疗我们祖祖辈辈本身固有的守旧思想,治疗我们关于新事物创新性的匮乏。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药效所起的负面作用所占比例的增加,或者说,随着这些环境改变对于德育影响的冲击力的增强,又会使我们陷入相对不利的境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上面临着来自社会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而学校道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学校内相关任课教师、相关学校领导、相关辅导员等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全体国民,整个社会挑在身上的重担。诚如乌申斯基在他的《谈俄国教育中的道德因素》一书中说到的“,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信念: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4]社会宏观环境不仅对于德育的产生、德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对于各个阶段的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个体置身于社会之中的机会加大,时间增长,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在学校受到的道德教育或起促进作用,或直接引起个体内心观念的冲突,产生怀疑的态度甚至引发道德认知矛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有意识的对在提高德育实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进行宣传,力求发展;相反,在起负向功能的影响德育实效性因素方面进行扭转,力求改善。
三、关于不同环境视角下德育的“矛”与“盾”的相关思考
纵观德育影响的方方面面,不难发现,现今以学校为主的德育影响效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渐趋弱化,而来自其它德育大环境所能发挥着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德育环境中,社会德育环境的变化遵循着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一般意志为转移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需要我们理清思路进行转变的。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具有能动性,为此,德育的“矛”要根据德育的“盾”的相关特点做出灵活的改变,以期将社会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降到最低。
(一)强化德育的“矛”,增强相对抗击性
将学校德育的“矛”进行相关的深化整合,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以长远的眼光透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得”与“失”,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具体开展的同时,规范德育主体的言行,因为举手投足间都是德育素养的外显形式,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给予他人行为倾向的“暗示”,这种“暗示”可以理解为隐性德育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在个体的道德品质,整体素养的形成方面相对而言是起着主导作用的,而学校本身所处的境地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有自身的一些相关特点,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德育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德育工作,如根据学校德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等特点对学生开展着实有效的德育课程以及影响深刻的德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判断是非的能力和独立活动的能力;如根据学校德育科学性的特点以及受教育者个体认知的特点,先从发掘学生个体的道德意识出发,着手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感,逐渐建立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适时锻炼学生个体的道德意志,从而帮助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学校道德教育,受教育个体在学校形成的良好道德习惯会在他们步入社会的同时影响着社会德育环境的变化,他们是未来的主要生产力,他们的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养成的社会风气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他人起到榜样的作用,他们会将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播种”,学校实施的良好道德教育既是提高个体道德素养的途径,也是抗击社会宏观环境不利影响的一种方式,学校德育在强化自身的同时也在变相的逐步弱化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这既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原因动力也是改善全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源泉。
(二)透视德育的“盾”,迎接未来反击力
与学校德育环境:德育的“矛”相比较而言,社会宏观德育环境:德育的“盾”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也就会更加引起我们对社会德育环境净化方面的关注,对学校德育环境强化自身方面的关注。从时间的维度来分析,学校德育的实施是在一定阶段进行的,学校德育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对来说也是有限的,而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却贯穿个体生命的全过程,社会宏观环境对道德的影响相对来说是长远的。从空间的维度来分析,学校德育环境的空间范围相对于社会大环境来说是狭小的,用数学中集合的概念来划分的话,社会德育环境是全集,而学校德育环境仅是相对于全集的一个子集而已,尽管这个子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但是社会宏观德育环境是一个可以对个体德育实施全方位影响的大熔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将个体的道德社会化。也就是说尽管学校德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等本身固有的优点,但它不可能具有社会环境的这种普遍性和开放性,不管是从时间维度还是从空间的维度来比较,它对个体道德影响与社会环境相比都具有狭隘性和有限性。基于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仅就德育而谈德育,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的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学校德育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等结合起来,放到一个整体的位置去把握,在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渗透社会的因素,如将社会环境在学校德育目标、学校德育内容、学校德育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梳理,教会学生鉴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让学生个体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就可以预先对社会环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抗体,增强抵制消极影响的免疫力。也就是说“,既然教育本身不能克服社会的邪恶,它就应该力求增进人民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作者:冯文全孙良英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