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向动物学习》及答案

文章 2019-07-11 19:35:36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桑园,一条小虫子在水泥路上爬。我忽然想起一首歌:“茫茫大草原,路途多遥远,有个马车夫……”,后一句忘了。虫子不履,肚子在地上辗转,估计也不舒服。我用树叶做铲车,把虫子铲到西边十多米远的地方,邻近草。这样一来,节省它大约半小时的时间。但虫子落地后,却掉头往回爬——也许“铲车”刚才的速度太快,它没坐过,懵了。我又把它铲回西边,它原本就在向西爬。然而虫子还是爬了回来。

虫子一定要自己爬到西边,运输伤害了它的自尊。而且爬回来再爬回去,单程变成了双程,我提高了虫子的时间成本。可见天下事谁也不能替谁做。汽车可以替人跑,但不能替人考MBA。溥仪原本没想当皇帝,但必须替顺治、康熙这些爷接着当皇帝,结果一辈子都不安生。但替的事还是很多,人们把它看做是责任,凡事担当。父母替儿女穿衣喂饭,替孩子择校,替他们忧之喜之,到孩子婚嫁的时候,父母开始茫然,因为不能替代。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上学或出国,老夫妻为之空空落落,有人甚至会生病。他们说是想念,而想念的苦恼中包括许多工作被迫停下来,使他们的思想与身体都不好过。

动物在小仔分窝的时候,父母显得粗暴,逼迫幼兽接受残酷的生存考验。我在电视上看大鸟教小鸟飞翔。巢建在山崖上,小鸟不敢飞,它没有任何飞翔方面的经验。大鸟在它们面前一遍遍地飞,诱发小鸟的本能。小鸟害怕。如果我是小鸟,有可能悄悄顺山崖慢慢滑到地面,与松鼠青蛙为伍偷生。后来大鸟用翅膀把小鸟搡下去,小鸟开始飞,惊慌地,然后是快乐地飞翔,学会了转弯和停落。对动物来说,强迫性的生存训练有一个标志,即从母亲认为小仔可以开始独立生存时开始。对人而言,这一界限是模糊的,人好像总也长不大,孩子可以在运动会上跑第一名,但没人认为他因此可以独立生存、搬出去住、自己赚钱。跑这么快还不能独立生存吗?不能,父母这样认为。这是说体能。在智能方面,孩子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按说比狐狸都聪明了,但父母也没把这事和独立生存放在一起考虑。在中国,独立生存隐约的标准是上大学与当兵。这种“独立生存”是别离,而非生存;是泪水涟涟与千叮万嘱,没有动物那么宁静踏实。

这不光是父母过于担待子女的一切,有些子女的确不会独立生存。我见过—位三十多岁还不会独立生活的人。三十多岁再幼稚就显得愚蠢了,但愚蠢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叫“单纯”。跟熊过不去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即如此。我还听说,有些“知识分子”六十多岁了还不能够独立生存。如果人的体能、智能和技能的增长都无助于人的生存,增长又有什么用呢?固然人的事情比动物复杂,除了能力之外,还要学习礼尚往来、忍辱负重之类的“情商”,但需要向动物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动物分窝之后,第一件事是保证自己不饿死,这一点跟人比起来就十分了不起。

1.阅读文章第2、3自然段,说说文章列举了动物的哪些事例?

2.怎样理解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听说的“在中国,独立生存隐约的标准是上大学与当兵。这种“独立生存,是别离,而非生存;是泪水涟涟与千叮万嘱,没有动物那么宁静踏实”。

3.作者要我们向动物学习,我们要向动物学些什么呢?

答案:

1.虫子不愿别人替爬,大鸟逼教小鸟飞翔。

2.父母包揽子女的一切,导致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机会,使他们缺乏生存的能力。

3.学习动物培养独立生存的意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