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大鱼向东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条大河,一年四季都在哗哗流淌。河上有船却没有桥。现在人们要在河上架一座桥,可是不知因为什么,在大河中央打下去第一根桥桩后,架桥的人却都又撤走了。并且从此就不架桥了。这根桥桩便独自一根孤零零地站立在大河中央。它原以为会有一根又一根的桥桩出现在大河上,并且与它一起托起一座大桥呢,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有见到再有人来打桥桩。它只好再一天一天地等下去。
大河还是那条大河,大河上还是只有它一根桥桩。这年春天,从它的身上居然长出两三根细细的树枝,树枝上还长出几片瘦弱的叶片。它不仅感到孤单,还觉得自己无用:一根桥桩,一根木头,能有什么用处!(1)想到这一点,叶子羞愧地耷拉了下来。飞来了一只鹭鸶,落在了它上面。桥桩很高兴,并感到了一丝安慰。(2)几片树叶摇摆着。鹭鸶在它的身上磨着爪子、磨着嘴,它感到有点儿疼,但它满心喜欢。后来,鹭鸶翘起屁股,喷出一股白色的粪便,把桥桩弄得脏兮兮的。桥桩想对鹭鸶说:“没关系,下场大雨,我就干干净净了。”鹭鸶飞去了。桥桩觉得在水面上飞翔的鹭鸶飞得很漂亮。傍晚,一个捕鱼老人驾着一只小船来到了桥桩身边,将缆绳拴在了它身上。知道老人今天要在这里过夜,桥桩满心喜欢,(3)树叶不住地在风中摇摆着。夜晚,捕鱼老人坐在船头,望着天空的星星,唱起歌来。他的歌很悲凉。
桥桩默默地听着,树叶儿一动也不动。老人一直唱到月亮沉落到远处的芦苇丛中。灯熄了,老人歇了。大河一片安静。桥桩在想: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河坡上,来了一个放羊的孩子。羊群在河坡上吃草,孩子就坐在河坡上。他默默地托着下巴,一动也不动。他依然坐在那里,但过了一会儿开始用泥块或瓦片、石子砸桥桩。
他一下子一下子地砸着,可是没有一次能够砸中桥桩。桥桩很想将身子偏过去让他一下子砸中它,可是它只能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从此,这个放羊的孩子天天来到这里。来了,就默默地坐着,不说话,也不唱歌。他坐下来后,就用泥块或瓦片、石子砸桥桩。一下子,一下子……哈,终于砸中啦!桥桩虽然感到有点儿疼痛,但它心里却十分高兴。(4)树叶哗哗地响着,像是掌声。不久,放羊的孩子可以做到百发百中了。桥桩被砸得伤痕累累,但桥桩喜欢,喜欢能天天见到这个放羊的孩子,喜欢它不住地用泥土或瓦片、石子砸它,猛劲地砸它。秋后,天天暴雨,大地和河流笼罩在茫茫的雨烟里。放羊的孩子没有再出现在河坡上。
这天,洪水滚滚而来,一些村庄被冲毁了,浪花里翻滚着牛、羊、损坏了的屋顶、翻了的船……一个孩子在洪水中挣扎着,随着洪水的翻滚,迅速地向这边漂流过来。他惊恐的眼睛里出现了那根桥桩。过来了,过来了……是那个放羊的孩子!桥桩在心中不住地呐喊:“抓住我!抓住我!……”放羊的孩子在靠近桥桩的一刹那间,张开双臂,一下子抱住了它,然后往上爬去……洪水越来越大,越来越猛,桥桩渐渐倾斜下来。一个巨浪打来,桥桩被连根拔起,倒在了大水里,激起一大团水花。孩子紧紧地抱着它,在浪花里穿梭着。桥桩竟然不住地驶向岸边。一个浪头过来,它将孩子送到了浅滩上。随即,一排大浪忽地将它又卷进洪流里。它在水面上了旋转了一圈,很快融入许多从上游冲来的木头们中间,与它们一起,挤挤擦擦,相拥相伴,随波而去。孩子站在浅滩上,默默地注视着它渐渐远去。但看着看着,却再也分辨不出哪一根木头是它了。它与它们一起在波浪中沉没,跳跃,忽隐忽显。孩子忽然觉得它们像一条条大鱼在一起游向远方……
(选自《曹文轩美文朗读丛书·一河大鱼向东游》,有删改。)
◎桥桩物语◎
桥桩独自立在河中央,它曾经感到孤独,也曾经忏悔愧疚。它有着美好的心灵,当能为鹭鸶、捕鱼的老人、放羊的小孩付出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它又是那样的高兴。我们为树桩的默默奉献投去敬佩的目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边读边悟◎
1.根据文章情节将下面空白处填写完整。
桥桩苦苦等待大桥建成→桥桩愿望落空→为鹭鸶的来临感到高兴→
→ →桥桩洪水中救起孩子后又想远方。
2.文中划线的句子均对树叶进行了描写,请分别揣摩树叶此时的心理。
3.试从拟人化的角度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树桩游向远方的情景。
【参考答案】
1.与捕鱼老人一起度过美丽的夜晚;喜欢被放羊的孩子砸
2.(1)体现树桩的无限孤单和不能实现自己价值的愧疚;(2)为鹭鸶的到来感到些许安慰;(3)能让捕鱼老人过夜而感到满心欢喜;(4)为放羊的孩子砸中而感到十分高兴。
3.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赋予树桩以人的神态、心理、感情,使得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4.开放性试题。有合理的想象即可。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