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学习生活的法则
《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下面是学习生活的法则。
记得在儿时时期就已经听说过《金刚经》,直到长大成人《金刚经》仍然不断的映入眼帘,终于在知天命的年龄下决心一读,虽然已经是久经沙场,励精图治的年龄已经过去,自认为已经是人生导师,然而,读完金刚经才知道,我们的思想何其狭隘。
金刚一词理解为现代术语就是金刚石,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钻石”。钻石的品性可以用坚毅、光明、锐利来加以概括,因此我们要获得人生真谛,就要具有金刚之心来学习生活的法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中的这句话为后人广为流传,在我看来它是《金刚经》的主题思想,他反映了该经的辩证思想以及唯物观念。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一切执著于个人主观意识的认识,而造作出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概念乃至科学真理等理论与方法都算是“有为法”,这样的有为法就像梦幻及水中泡影一样转瞬即逝,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当阳光出现的时候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更像雷雨中的闪电那样瞬间消失。因此我们要具有这样看待世界的观点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
是的,宇宙是无常的,世界是无常的,人生亦是无常。任何事物不管明相如何,都是在变化之中,今天是科学的,明天也许就是荒谬的,今天荒谬的也许明天就是科学。人不能执著,执著就是迷信,迷信则万事皆邪。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佛教,但谈论佛教的人未必了解佛教的本意,他们更多的想到佛教的是求神保佑之意,但实际上佛教是反对为神论的,世界上存在多种宗教,只有佛教没有自己的教主,更没有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神。当读完金刚经之后你就会知道佛教的伟大,恩科斯曾经这样评价佛教:佛教是辩证法的鼻祖。而《金刚经》是佛教之经典,弄清楚《金刚经》,佛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就基本清楚了。
《金刚经》要记清楚三句话,第一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佛学对事物的认识。第二句:“佛曰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这是事物存在规律。最后一句是结论:“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这些话看起来虚无缥缈,且似乎是主观唯心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第一句话里的“相”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形象。所谓“无”,就是一切客观事物都在飞速地变化发展中。因为一切东西都在飞快的发展中,现在的东西马上就变化了,所以“无我相”,以至无一切“寿者相”(凡一切有生有灭的事物,从金刚石到鼻涕)。这是非常之彻底的辩证观,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因为人在变化,水也在变化。于是有了第二句话,“所谓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
“叫如来的,是现在的如来,还是过去的如来?是前一刻的如来,还是后一刻的如来呢?所以,如来也非一成不变的。但为了与别人区别,我们只好姑且把他叫做如来”。所以佛家认为一切如电光火石。“过去之心不可得”,得就是保有,过去的事情如果一直背在身上,压在心头,就容易执着。现在之心为什么不可得呢?现在的事情马上就会过去,如果老是想着现在,就会产生贪嗔之念。未来之心为什么不能保有,因为这样会产生虚妄。
在反复琢磨反复思索之后,我渐渐感到我们不要在这纷繁复杂的花花现代社会迷失自己,不要执迷不悟,不要狂暴痴迷,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要获得的东西,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控制却不抑制自己,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只有别人生活的美好了,你才能获得自己应有的需要。人生何谓幸福?幸福就是能够用自己的心境脱离人生八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要说这个世界有一个宗教能够与科学与时俱进,那他一定是佛教。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思维实验”伟大的发明者,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采用“思维实验”而得出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伟大著作。由此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佛学的思维方式也是极其奇妙的一种形式。人类的思维具有四种特性,堆积性、逻辑性、矛盾性及其辩证性。
这些思维模式存在我们人类不同的人群之中,构成人类思维的总体模式,但是,人类的思维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来自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我们把我们感触到的眼见到的(有些通过科学仪器)作为我们评定世界真理的标准,很遗憾,我们人类还有太多的看不到,看不到的就不一定不存在,存在的也未必对我们思维起作用。由此,佛学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让我们认识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我也说佛学是我们思维训练的一种方法论。
关于佛学我也是一知半解,需要更深刻的学习研究,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告诉大家,佛学不是迷信,不是为神论,佛学是知道我们生活的一种启示,不管我们情感、事业、生活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佛学思想加以指导,我们也许就能走出我们的执着,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一些。这就是佛学的伟大之处吧。
拓展阅读:持诵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是最不可思议的。佛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古往今来汉地有许多的成就者,皆是在持诵金刚经时开悟的。以下摘录一些感应事迹。
趺坐而逝
瑞雪崖,明朝黄严人,幼时受秋江湛公剃度,在新城山留庆院修行,持律严谨。他每天以持诵金刚经为常课,并且善于瑜珈,如遇道俗请他礼忏法事,他必定恭敬虔诚,对于他人的供养从不计较厚薄,就算毫无供养,也不在意,下次来邀请他,他仍然高兴地前去,丝毫不会现出不悦的样子。
洪武辛亥五月,正值夏天,他偶得微疾,沐浴更衣后,书偈趺坐而逝。荼毗时火星中迸发出微光,毫无烟气火焰,并获得很多舍利子,时年八十三。
活了171岁的楚石和尚
明朝正德年间,南岳有位高僧,名叫楚石,博通三藏,平日专持金刚经,如果有人向他求法,不论对方贤愚贵贱,他都大声地说:「努力受持金刚经吧!」楚石到了一百七十一岁始坐化。
跟他同时的有白藤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诵金刚经。白藤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活到一百二十四岁。
佛现大身
王仰泉,清朝杭州人,平日以屠羊为业。有一天生病,看到群羊向他索命,于是就改行,并从此长斋持诵金刚经,满千遍后,又开始拜法华经。八十一岁的那一年,忽然看到冥吏来追,他抗声说:「我等待佛来才去。」到了第五天他果然看到佛现大身,垂手接引,欣然而逝。
肉身不坏
唐吴氏,清朝济宁人,客居松江,性情本来很暴躁,不能容忍别人。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持长斋,每天在小楼持诵金刚经。
六年以后,四十九岁时,忽然告诉别人说:「我某日要去了,经上说金刚不坏身,我去后可留身三年,才能证明经言不虚。」说罢而逝。
三年后起龛,身体果然没有腐坏,顶上头发长了半寸,提督梁公为之建庵供奉。
(以上见于《金刚经持验录》,见《金刚经专集》)
南怀瑾先生亲说念诵金刚经感应实例:
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非常大,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秘密,我在读中学阶段,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练拳运动以后,首先念金刚经。为什么念呢?我一点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诉我念金刚经很好,我就念金刚经。因为在学校里,也不敢敲木鱼,怕被人家说神经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刚经,到会客室去念。前怕狼,后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忽然觉得我没有了,我到那里去了?不知道啊!以后我就不念了,后来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经对我的经验,有这样奇妙。在历史记载中,更有非常多的感应。抗战八年,出门在外,跟家里父母分离,生死不可知,那时我只有一个愿力,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一定要给我父母念金刚经、心经。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愿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经验上知道,感应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诸位报告到这里。至于说,你们要做科学的研究,感应是个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你讲科学的理由一大堆,但是今天是讲佛学的课,不是讲科学的课,暂时就不讨论了。
静处诵经、增长寿命
——见于:藏传《金刚经感应录》(索达吉堪布译,真如妙心修订)
昔时,在雅瓦地方一寺庙内,有位僧人对佛法非常精通。他受沙弥戒后,与朋友们结伴去向一精通相术之相士卜问吉凶。相士为他们看相后,一一告之结果,特别对精通佛法的沙弥说:“虽然你非常聪明,但你的寿命却很短暂,只能活到十八岁。”过了两三年,相士之预言在沙弥的朋友身上一一应验了,他不禁忆起相士对自己的预言,非常害怕,于是就对上师说:“听说寂静处有许多佛经,请师允许我去彼处。”经师许之。他到寂静处后,从诸多佛经中取出一本《金刚经》,他便发愿: “愿我以念诵此经的功德,能闻到寿命增长之声。”他依照自己的誓言,昼夜精进念诵。一天下午,他诵经的地方充满光芒。这时有两位罗汉比丘手持经函来到他的面前说:“这就是你所念诵的《金刚经》,你的寿命、福德和诵经之功德,除佛以外他人无法衡量。愿你断除三恶道之门,具足获得悉地之缘份。”二圣者说毕,顶礼沙弥后,忽然不见了。
二十年过后,沙弥离开寂静处,又来到相士面前。相士见到他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相术不准,万分恐惧地问:“你究竟造什么善业,令寿命延长的?”沙弥回答: “我唯有念诵《金刚经》,除此以外什么也未做。”于是众人对《金刚经》的功德生起很大的信心,并广作宣扬,众多人都发愿念诵《金刚经》。沙弥活到九十五岁,死后转生兜率天。
以下全部摘自《金刚经持验录》,见《金刚经专集》
不可亵污佛经
王泮,明朝山阴人,万历甲戍年进士。说起王泮登第的经过,值得一些不知敬信佛经的人,引为鉴戒。
一日,王泮的伯父抱著幼儿在门边玩,不慎遗失了戴在幼儿手臂的银镯,王泮的父亲凑巧在旁,就被人怀疑为其所窃。王泮的父亲因而愤恨不平,在神前发誓说没有偷窃,并用脚踩踏金刚经。
事后,大家都不在意,但王泮为儒生,屡次应试,成绩虽佳,却不能及第。
有一天清晨,王泮走到城外,看到两位白发老翁在互相谈论著:‘大善寺前的秀才王泮,本来是能考中的,只因他的父亲亵污金刚经,所以被削去名籍。’
王泮返家后问他的父亲,果有此事,遂在佛前忏悔,手写金刚经一部,终于中了乡试。他想再写一部,尚未写完,就在孟春正月,被外放任官。到了甲戍年,他又继续写完,才进士及第。
天覆宝盖
隋朝益州新繁县四十里王季村,有位书生姓荀,擅长书法,但是村中的人都不知道。荀姓书生曾经在村东的空中四面,书写金刚经,打算要给诸天读诵。
起初,村中的人并不知道。有一天下起大雷雨来,牧牛的儿童站在书写金刚经的地方,身上的衣服却没有沾湿,方圆大约有一丈多宽的土地仍很干燥,丝毫没有被雨淋湿的痕迹。
村中的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从此每当下雨的时候,小孩子们就聚集在这里,当然也就不会受到雨淋了。
到了唐朝武德年间,有位异僧告诉村民说:‘这块地方空中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诸天在上面设有宝盖掩覆,不可轻犯。’从此村里的人在那里围设栏杆,以阻止人畜践踏,每逢斋期,大家都前往设供礼拜,常常听到天乐声不绝于耳。
足下腾空
明朝楚地有个和尚,名叫法禅,戒行颇高,发愿往庐山建庵修行。当他到达九江时,适逢西城外的王西溪,想要诵金刚经,久仰法禅的盛名,于是延请他到家中诵经,约定三年期满后,供奉三百两纹银。
三年期满后,王西溪并未履约,仅给他一百两。由于不敷建庵所需,法禅遂把一半的银两又布施出去。
当时,有位分封的藩王,他的船抵达九江,遇到逆风,有个富商雇请僧众替藩王拉船,始终不能使这些船只继续前进,只有法禅所拉的船,行驶得快如风驰一般,而且法禅的脚下还腾空有一尺之多。
藩王深感惊诧,立刻召来询问,法禅却茫然不知所对。藩王以为他是妖怪,准备用刑逼供。法禅害怕得不知所措,藩王看他那种害怕的样子,似乎不像是会妖术的人,遂打消用刑的念头,仅仅再加盘问而已。
法禅熟思良久,才禀告藩王说:‘贫僧不会什么妖术,惟有在王西溪的家中,诵金刚经达三年之久。’并将经过据实禀报。
藩王听完法禅所说,称叹道:‘久闻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没想到竟然如此灵应,真是意想不到!’再三称赞他诵经的功德,并赐银三百两,资助法禅完成建庵的心愿。
天启辛酉年,法禅进入庐山,后来不知所终。
须菩提现身
唐朝大历年间,卫州别驾周伯玉,每天念诵金刚经,从未间断。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梵僧前来,他问梵僧说:‘您是那位尊者?’那位梵僧说:‘我是般若会上的须菩提,你持诵金刚经数年,可惜不能断肉,若是虔心求佛道,一定要长斋断肉。’伯玉从此持长斋诵经,临终自知时至,到了九十岁坐化。
到过龙宫的任自信
任自信,唐朝嘉州人,时常持诵金刚经。贞元十五年,他因事前往湖南,船经洞庭湖,突然有一个云状的异物浮到船上,顷刻消散,没想到自信却不见了。
自信随著波浪到达龙宫进谒龙王,龙王请他升殿念诵金刚径,并赠他珠宝,然后有两位和尚送他离开龙宫。
临行时,一位和尚拿著一封信,托他带给衡岳观音台的绍真法师,然后自信去南岳观音台,果然见到了绍真法师,法师告诉他说:‘那位托你带信的和尚已经圆寂五六年了。’
天神示警
高贵,明朝太仓人,家中开设鞋铺。天启五年六月,他家房子墙壁糊贴的纸,忽然发出裂开的声音,许多纸片飞到半空中,当时看到的人很多,字纸渐渐飘落,更有几张飘向城外普同塔的上空才落下来。
当时有位和尚拿起来一看,全是金刚经。原来高贵不识字,用这些经纸来糊墙,所以天神特别给予警告,促使人们注意。
行路诵经,诸鬼惊避
杨简,梓州通泉县人,研究楞伽经非常透彻,并在蜀中讲说楞伽经义,平日恒持金刚经。
某天,他行至一处荒山野外,时暮色昏暗,该处因经常有猛兽出没,来往的人都非常害怕,杨简一面疾走一面念诵金刚经。当时有一个能看得见鬼的人,正奇怪为何诸鬼都惊慌奔走,好像害怕什么似的。仔细一看,原来是由于杨简在诵经,诸佛菩萨跟随在他身边护持的缘故。
齿落重生
吕文展,唐朝人,开元年间,任官阆中县丞,他持诵金刚经已有三万多遍,时常出现灵验奇迹。
当他年老时,掉落了三颗牙齿,文展念经祈求,三颗牙齿竟然又再重生,和原来的一样。
某年,当地发生大旱,刺史刘浚派他筑台求雨,文展仅只诵念一遍,马上降下滂沱大雨,解除了旱象。又有一次,久雨不晴,积水严重,当地的别驾(官名)派人前来请他祈晴。他诵完之后,天空马上放晴。
辟邪
唐朝少林寺山顶,有一间宽敞的佛室,从来没有人敢去。释清虚知道之后,就到那里诵金刚经。晚上听到凶恶的声音,马上念十一遍观音咒,又听到好像两只牛相斗的声音,佛像都受震动。诵咒既然无效,还是再诵金刚经,刚诵完一遍,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从此在那里居住的人就不再受扰害了。
聪明经
唐朝僧人释文照,在昙延法师画像前顶礼出家,他总是感到自己愚昧昏浊,无法了解经义。有一天晚上梦见昙延法师示现,身高一丈多,告诉他说:‘我有聪明经一本,希望你敬谨虔诵,感应甚速。’文照就恭敬地接受,原来是一本金刚经,文照读诵七遍而悟,从此聪明过人。
祈泉
唐代僧人释清虚,时常持诵金刚经,有一天,邻居失火,他住的房子丝毫没有波及。贤首国师法藏,特别请他前去祈泉,他诵念三天三夜,仿佛看到三位玉女用刀在山腹上挖出水来,清虚默记挖掘的地点,派人去挖,果然获得甘泉。
享长寿多子多孙
邓少峰,明朝人,生于嘉靖己酉年,很多相士断定他少子少寿,于是发心持诵金刚经祈子祈寿。崇祯壬午年,他九十五岁寿终时,有十三子三十六孙。
诵经得子
明朝时,秀水的庠生濮可重,娶妻王氏,育有一男一女,家庭本来非常幸福美满。不料突然发生意外,两个孩子都因为痘疮相继夭亡,王氏伤心过度,把两眼都哭瞎了。
王氏自幼与佛有缘,深悉佛力广大无边,她深知这种种变故,均是宿世罪业所致,从此发愿忏悔,专心持诵金刚经,数年不辍。
有一天,王氏正在诵经时,左眼忽然流出泪水,一阵剧痛,不久就重见光明;又过了几天,右眼也是如此而复明,从此王氏持诵金刚经益加虔诚。
有一天晚上,王氏梦见佛向她说:‘你本来无子,因为诵经至为虔诚,所以赐你一子。’王氏因此又怀孕,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多年来不再生育的王氏,不禁喜出望外,特地将孩儿取名为‘经赐’。
诵经退猫灵
张秉廉,清朝大兴人,年轻时曾经杀害过一只猫。后来进入科场考试,这只猫屡次前来扰乱,他恐惧异常,惟有虔诚持诵金刚经及心经。
道光乙酉年间,他参加科举乡试,文稿写好,誊写完毕时,看到那只猫又再出现,他急忙掩盖试卷,不停地诵经。这时,忽然出现一位老人前来将猫赶走,并交代他考试完毕之后,要赶快延请和尚超度。说完以后,那位老人就不见了,张秉廉终于考中。
诵经功深,儿子登第
沈光华,明朝嘉禾郡人。万历年间,曾任两淮盐运使,后来辞官返归故里。
有一天,他与同郡吴淞闲聊寒暄,互相询问近况,沈光华说:‘我每天清晨茹素,持诵金刚经已经有二十年,念有二藏之数。’当时吴淞随口的应付,并不在意。
没多久,吴淞有一天的大清早,专程赶到沈家,向他恭贺说:‘今年令郎参加江南乡试,就要登第了。’沈询问何故?吴淞说:‘昨夜我梦见一个神人说,郡中有位士大夫,因为平日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他的儿子得以登第。醒来一想,一定会应验在您的身上。’
是年秋天,沈光华的儿子应明,参加乡试,果然高中举人。
沈光华持诵金刚经,极为虔诚,不论行住坐卧,都能一心暗诵,他经常往返东郭季子家,在行路间也是一心持诵。所经屠户市场及一切虚空,得沾般若功德而超脱的众生,更是不知凡几!
沈公能以四无相心,修一切善法,累世积德,恩泽所被,所以子孙蝉联科第,历代均为嘉禾郡中冠族。
鸽转人身
唐朝贞观末年,并州石壁寺有位老和尚,名叫明度,平日以参禅及诵经为日课,勤持金刚经。
在厅堂的梁柱上,有鸽子筑巢,且已孵了两只雏鸽,明度每天用剩粥哺养它们,并且祝祷说:‘希望仗我诵经的功德力,羽翼赶快长成。’有一天这两只雏鸽在学飞时,一同堕地死亡,明度十分婉惜地将它们埋葬。
过了十多天,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向他说:‘儿等先世有少许罪业,遂受鸽身,幸蒙师父您诵金刚经及法华经的功德力,始得转生人道,将出生在距离此地十里的某家。’
十个月以后,明度亲自按址造访,果然有孪生子二人,他口喊:‘鸽儿’,这对孪生子都回头应诺,经过一年多,才开始说话。
蛋成空壳
明朝万历庚寅年间,湖州华林镇有一个老人,每天持诵金刚经。他家有只母鸡,抱著十二个卵在孵。
有一次,老人梦见十二个人跪在堂下说:‘听了您的诵经声,使我们都能度脱禽身,所以特别前来致谢。’
老人醒来后,立刻去检视母鸡孵抱的十二个卵,拿起其中一个觉得很轻,其他的也是如此,剥开一看,已经成为空壳。他大为惊异,马上呼叫家人前来观看,并将其余的十一个剥开,都已成为空壳了。
蜘蛛塔
袁宏道,明朝公安人,字中郎,万历年间进士。与兄宗道及弟中道,并有才名,当时称为三袁,三人系同胞兄弟,同为龚太夫人所生。袁家世代礼佛,虔信佛法,袁母龚太夫人尤其崇信金刚经。虽处尊贵,且年事已高,但是每天精勤持诵金刚经,奉为日课。
有一天,她诵到一半时,堂上的梁柱垂下一条黄丝,有一只巨大的蜘蛛沿著黄丝而下,绕著经卷走了数圈,蹲伏在经卷旁,太夫人见状,祝祷说:‘你是来听诵经的吗?我不赶你,听我诵完经再走吧!’
她仍然继续敲著木鱼诵经,等她诵到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时,看到蜘蛛缓缓的摇动,好像是在礼拜的样子,直到诵经完毕,她向蜘蛛说:‘你可以走了。’
这时,她发现蜘蛛不再蠕动,她拿起来一看,仅剩一副空壳,体内的肉都已消失不见,她深觉惊奇,马上呼叫家人前来观看,大家无不啧啧称奇,齐声赞叹说:‘金刚经竟然如此不可思议!’
龚夫人将蜘蛛的遗蜕,装在一个小龛之中,以僧礼安葬,并立了一座小塔,称为‘蜘蛛塔’,以志其异。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