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优秀的医生心理学论文
第1篇:从医学心理学浅谈临床医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医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包含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和对患者的基本心理分析。其基本出发点是把人看成是生物的客体,研究方法是从人的物质性、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运用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跟踪随访、调查等方法,不断深入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与痊愈的规律,以及采取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它研究的是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2]。
而关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完全安宁。由此可见,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3],无主观不适的感觉,无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容置疑的是医生必须具有生理和病理的专业知识,但同时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其包含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和对患者的基本心理分析。自身的心理调适是要求一名医生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清晰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对患者的心理分析则是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情绪等对病症的影响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因为对医生来说,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对用药的合理掌握;对患者来说,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及情绪反应可影响到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病理改变。因此,掌握医学心理学这一基本知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对患者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专业医生,如何面对这一新领域,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基本素质
作为医生这一特殊职业,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导致各种各样疾病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配合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所以,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还需要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挥也是其素质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标尺。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普通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医生面对的是疾病和得病的人。对于病,医生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借用现代科技仪器设备的检查,用生化指标来确定病症的原因,这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对于人,医生则需要有广博的爱心,同情、理解、帮助患者。在各方面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没有坚强的信念,没有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意志,就可能使医生的职业道德偏离轨道,有愧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1.1保证医生自我的心理健康
祖国医学有“医乃仁术”的传统观点,如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就提出医生应“救贫贱之厄”、“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批评那些“唯名利是务”的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立专卷“大医精诚”论述了医德修养对于医生的重要性。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面对权、名、色、利而能“坐怀不乱”,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医疗卫生行业是一项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要对患者有利,不仅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不仅有利于患者体质的恢复,而且有利于患者精神的愉悦;不仅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4],而且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健康。
1.2掌握医学心理学对于树立现代医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医生,除继续学习与探索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认真研究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临床的应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与技能。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在生理情况下及病理状
态中不同的心理表现,然后学会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生理特点更加稳定[5],病理状态得以纠正。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注重患者的共同心理变化规律,又要注意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并善于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于临床之中,用医学心理学的新知识协助患者尽快从病痛的阴影中走出来,起到一般用药达不到的神奇效果。
2分析掌握患者心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定的生活经历,而这些又决定了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因此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是个很准确的概括。看懂一个人,尤其看懂一名患者,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这种基本能力,光有心理学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你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取向,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但是你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经历,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生病的心理方面的原因。要知道这些,需要的是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仔细阅读。
2.1运用语言的工具在医疗服务中讲究与患者谈话的语言艺术,有利于医生在临床中与患者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
医患沟通不畅,或者说在语言交流中缺乏思想情感,忽视语言交际的艺术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漠视患者语言中传达的信息,这些都是导致当今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和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直
接原因之一。1993年,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专家们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世界医学峰会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患者的模式,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患者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只有与患者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2.2树立整体的医学观由于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可能进入精神科或从事心理医生工作,单纯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临床医生突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无法建立整体医学观念。那么通过医学心理学学习,应该使医生获得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观。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还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环境和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依赖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医生要把人看成一个多元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完整统一体,具体要求如下:
2.2.1改变对健康的认识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的标准由原来的“无生理、躯体疾病”扩展为“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这样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功能三个方面共同来界定健康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有没有疾病。
2.2.2加强对和谐医患关系的理解原有的医学模式强调的是医生的技术权威和主导作用,患者必须严格地遵循医生的指令和无条件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命令-服从型”关系。新的医学模式将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强调了患者自身的潜能发挥和自我的调节作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疗法,双方是一种“指导-合作型”关系。
2.2.3注重身心同治医生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生病,往往是多种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糖尿病,病因包括遗传、肥胖、情绪紧张、抑郁、难以容忍的挫折等。一些有躯体症状但经各种检查查不出客观损害的所谓功能性疾患的患者,大多有心理疾患或行为问题,这就需要医务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疏导减轻患者的痛苦。展现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医生。
3总结
21世纪的医生应该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新型医生,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医生应能够更好地提供初级保健直至高级医疗服务,能与患者沟通思想,成为有见解的、毕生努力学习的学者,能与个人和群体建立有效联系,促进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的信息家以及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实践者,在医学服务中实现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目标。
第2篇: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
1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学制长、内容多。医学专业学制一般为5~6年,需要学习30余门专业课,因此,医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总量要大于其他专业。在学习方法上,医学生主要以记忆为主,学习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娱乐活动,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有研究认为,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急诊、手术等科室,面临重危、濒死患者,经常接触受疾病之苦的病人,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也会使医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是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医学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必要。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躯体疾病,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感染力和体察病人体验的“同理心”,要求医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医生本人要心理状态健康,人际关系良好,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应该是对医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在过去,人们较注重医疗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过程中,社会因素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有关社会、伦理、心理等学科也正在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现代医学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疾病防治,医学教育客观上要求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结合,改变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单一性,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
2国内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国内有将SCL90用于评定不同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2],显示SCL90能够很好地反映受试者的心理整体状况。
陈福国等人[3][4]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连续4届,共210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结果显示: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和河南省大学生,但阳性因子比例较高。②男生的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女生。③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P<0.05.
赵凯1996研究认为,与文科和理科专业相比,医科学生有较多的SCL90因子达到中度以上。周英等人的研究发现[5]护理本科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2.2%、医学本科生占11.1%。这一比例较中国大学生已有的研究结果(18.5%)略低[6],此研究同时显示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水平不但比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张仁汉教授提出医学生“三年级病”现象[7],即医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时,其学习处于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往往老师讲到什么病,他们就怀疑自己患什么病,根据老师所讲的症状对号入座。
同时,有学者对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做了研究[8][9],结果表明大约有10%-2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这一群体中具有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度扩增,在校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增多,如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障碍等屡有报道。医学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特殊的一面。
孟小平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10],指出在校医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他们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恐怖等几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
刘步平[11]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和专业五年制学生。研究表明七年制女生的恐怖因子和因子总分显著低于男生,因子分≥3的检出率居前10位的多是强迫、抑郁症候;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分、恐怖异常发生率、因子分≥3的总检出率及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3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同校五年制学生;表明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说明文理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降低期望值、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严格学分制、实行软淘汰等是提高七年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陈瑜等人对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做的研究表明[12]: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女生SCL90得分较高的因子是强迫、人际、抑郁等因子,得分较低的是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这与张运生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13]。军校护理生SCL90的9个因子得分中,恐怖因子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与军校学员得分。
王丽荣[14]提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课题—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与工作厌倦相关的一系列症状,目前已成为医护行业中影响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王丽荣通过对职业倦怠内涵与表现的分析,提出在高等医学院校应以预防职业倦怠为目标,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并对医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的策略。
3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与建议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责任性强,风险性大,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医疗工作中,医生的工作关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出现误诊、漏诊或其它医疗差错。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
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15],发现医学心理学教育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对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两组学生首测有14.2%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经系统完整的医学心理学—学习后的实验组学生再测结果显示各因子阳性均分有显著改变,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组比较已无明显差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人际交往、婚恋、生活适应等问题,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使医学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