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三十二分目浅释

文章 2019-07-11 17:47:59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下面是《金刚经》三十二分目浅释,欢迎阅读。

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全文分科为三十二分,并标出分目,是很有意义的,它对通达《金刚经》的微言大义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本人拟将《金刚经》三十二分目随文作一解释,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金刚经》要义概论。

(一)、“法会因由分”(说法集会的因缘理由)

佛陀说法,不无因缘,所以一切经的形成都有原因和理由。法会者,法是说法,会是集会,佛陀说法必招集弟子们会集一处,听闻正法,这就是法会。何谓“法”?法者梵语音“达摩”义即轨持,有任其自性,轨生物解之义,法实际就是指一切事物,法有保持自性的特征,能令物解。法有种种,如色法、心法、有为法、无为法、善法、恶法、有漏法、无漏法等等,佛陀所说法,有五乘之别,一人乘法,二天乘法,这二乘法是世间法,也就是有漏法,三是小乘法,四是中乘法,五是大乘法,这三乘法是出世间法。《金刚经》是属于大乘法。是成佛之道法。《金刚经》的说法因由是:因佛陀生活平常,安详自在,从容超然。由佛陀弟子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所见,于平常心平等心处,欲知甚深妙趣,故有此《金刚经》之法会之因缘理由。

(二)、“善现启请分”(妙生请佛说法)

“善现”就是须菩提的意译之名,须菩提之名有三义:一是善现,二是善吉,三是空生。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是解空第一,他出生时,家里各种器物一时全空,故称空生,后又全现回来,故称为善现,由此也称善吉。《金刚经》是妙阐真空实相之经,因此由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来应缘启请佛陀演说无上甚深微妙之法,《金刚经》中的根本问题就是由须菩提长老向佛陀提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玄奘法师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三个问题,即: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义净法师之译本与玄奘法师译本相同。《金刚经》全文都是从这两三句问题而展开的详细解释。

(三)、“大乘正宗分”(大乘无上正道之法本)

大乘者,就是菩萨乘,正宗者就是纯正的宗旨。此分初显大乘佛法的正宗要义。所谓大乘者就是广行菩萨行。菩萨者全称“菩提萨埵”即“觉悟有情”,“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觉悟有情。菩萨以行六度为行,因此在度化一切有情、九类众生,都令其成就无余涅槃,然心不住相,三轮体空,故此大乘正宗之义,就是不住相行广度众生之事业。

(四)、“妙行无住分”(微妙修行无所执住)

大乘佛法,所行之道,即是般若波罗蜜,由于不住相而行,故为妙行。妙行无住者,就是讲,大乘菩萨之修行是于法不住一切相而修行。

(五)、“如理实见分”(真如之理,如实相应乃见)

如理实见者,就是按照佛法之理,如实观见,这是菩萨行之正观。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佛陀的法身实相,此实相无相,不可以身相见,因为身相非相,离相之见,是为如理实见。

(六)、“正信希有分”(深信无上道者世间希有)

无上大乘之法,甚为希有,实难深信,此分讲正信希有。正者不偏之义、正确之义,信为人言。佛所说法,道理真实,故可信,然正信者,必有深根,于法有胜解,故正信实是明理之解信,或信解。佛法之信是智信,是理信,非是迷信,邪信。此分讲,由闻此经言说章句,能生实信,诸佛定知其善根深厚。具足正信者,定能于四相而不执住,于法不取。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七)、“无得无说分”(真实无可得,真实无可说)

真实佛法,不可取,不可说。这是因为有取即有相,有说即有定相。诸法实无定相,故所得为真得,无所说为真说,不执实得,不取实说,这是从般若的深见角度扫相,破除语言文字的虚妄性。一切圣贤的境界差别都是在对“无为法”的体悟上而有区别。“无为法”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即实相。此实相,不可说得,不可言说,而唯证乃知。所以大乘佛法行菩萨行,要彻底离相无住,这才与正法相应。

(八)、“依法出生分”(一切佛法皆从此出生)

此分专讲:“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皆从此经出”,故立“依法出生”分,此经之法是无相无住之法,由于无相无住之法有不可思议之功德,所以种种世间福德行施不可与之相比。若有人能够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且能够为他人演说,其福胜过世间种种著相行施福德。本经讲空无相,并不住于空无相,处处空亦复空,因此有曰:“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连佛法之名相也要扫去,不落言诠议相。

(九)、“一相无相分”(究竟一相不可得也)

修证佛法,证果有次第,然根本境界最终无二,故立“一相无相”。一相无相就是毕竟空,若证此境,应行空无相观,空无相之观就是无住,由于心无所住,故于一切法不起诤执,因无所得,故无所求,无净之行,就是不取无住,此乃圣贤所行之清净之道也。一相不立,故为无相。此相者是妄想之相也。《金刚经》一向讲无相,但此相是破想,并不是破法,《金刚经》有言:“于法不说断灭相”。本经妙旨在于破妄显真转识成智。

(十)、“庄严净土分”(心地本净,当下净土)

此经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为庄严净土,唯因“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净土唯心所现,是法身净土,是实相净土,非是有相可庄严佛净土,故此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相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无相庄严虽非庄严,是真庄严。本此庄严净土实是无上法身之净土也。

(十一)、“无为福胜分”(持经度人乃无为之福,胜过世间布施)

有为法有限量,其福有穷,佛法志于无为,故其福胜于有为,无为之福无量无穷。这是有为与无为的较量。

(十二)、“尊重正教分”(受持至教,天人尊重)

《金刚经》乃佛陀最上乘之教,无上法宝,故曰正教。一切众生皆应尊重礼敬供养,如佛塔庙一般。因为“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此经乃诸佛之法身。若能尊重此经,并能受持诵读,可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就是尊重正教的无上不可思议之功德也。

(十三)、“如法受持分”(如实奉持正法)

此分佛陀讲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谓如法受持者,就是要依照法理之要求接受奉持此经之法。也就是于经应想,“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处处不落名相实有之想。以无所住无所得,广行奉持圣教,是为如法受持也。

(十四)、“离相寂灭分”(离相心寂,妄想不生)

须菩提长老,闻经解义,深契实相,致感此经未曾得闻。无上希有。离相则心清净。寂灭则实相显现,故于此有离相寂灭分也。实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实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十方诸佛,皆以实相无相为同体法身,又离相而生菩提心,是为无住,也为真发菩提心。此经佛陀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又讲:“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此即显般若之中道也,离相之法乃契般若中道之方便也。

(十五)、“持经功德分”(信持功德无量)

《金刚经》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之法力,若有人能够信心不逆,其功德不可思议,即为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持经是学修《金刚经》之法的必要行持的事业。由此而得功德定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也。

(十六)、“能净业障分”(持经可灭罪业)

此经有无量不可称数的功德,自然具有净除业障之能,由于业障皆由虚妄分别执取而惑,当体无性,如幻如化,若能以无相无住之正观,自然可以照破种种业障,如《般若心经》中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业障无非苦厄而已,若能空观一切法,业障自然能净除,因此《金刚经》中有此一段能净业障分。

(十七)、“究竟无我分”(终究一切法无我)

般若妙趣,就在究竟无我之义,人无我法无我。一切法究竟无我。因无我故,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都是无我的。无我者,就是没有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主宰实体。凡夫所执的常一主宰固实不变自在性的实体是没有的,故说究竟无我。佛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十八)、“一体同观分”(一切法平等一性,更无异观也)

此分讲,佛陀具有五眼,于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多心,五眼摄为一眼,故一体同观也。所观之心,皆非是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以佛五眼同观所有众生之人。皆不可得,这就是了此三心,亲证无相法性。

(十九)、“法界通化分”(尽法界中,无不流通度化)(慧充法界,通化无边)

周遍法界普通一化,有为之福,其性本空,故当体无实,不可与亲证无为无相真实法界之道相对比。因为福德无实,所以佛说所施福德为多,若福德实有,佛就不说其为多,说多说不多,皆是言语名字,实无有法可得。故法界通化也。法界者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之统称也,通化者普遍如此一化也。

(二十)、“离色离相分”(色相缘生,离之即见性)

佛之真身为法身,而法身是离色离相的,所以不可以有色有相以观佛之真身。

(二十一)、“非说所说分”(无上法非说可说也)

《金刚经》妙在离执离相,故执佛有所说法,也就是谤佛。佛所说法也不可取为实有,故非说所说也。

(二十二)、“无法可得分”(法本无性,了不可得)

般若之法,实无有法可得,故说无法可得。何以故?其法超言离相,不落凡夫所思境界,故不可得也。

(二十三)、“净心行善分”(以清净心行一切善)

净心可证实相,以实相观一切法,皆平等也。由平等故,万物无差。由无差别故,所以菩萨不执四相为实有,由此无相无住之平等心而行一切善法,即是无上正道也。

(二十四)、“福智无比分”(福德与智慧无上无比)

无为福智殊胜,非世间算计可以揣测,故福智无比也。

(二十五)、“化无所化分”(众生性空,实无所化)

般若妙智能证我法二空,化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所谓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故说化无所化也。

(二十六)、“法身非相分”(法身理体,无为无相)

法身乃佛之真身,真身之体,无相为相,不可以用有相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相求,即是邪道,不能如实亲证如来之真实法身。三十二相是随缘应化,并非是佛的清净无为法身。故此立法身非相也。

(二十七)、“无断无灭分”(空而不断,无而不灭)

佛之真身虽然无相,但非断灭,真身为体,不生不灭。故于法不说断灭相。所以发菩提心,不可作断灭想。由此有“无断无灭”分也。

(二十八)、“不受不贪分”(行法不贪住,不领受)

一切皆空,实无有法可得,故菩萨行无住行,于一切福德法而不受,更不贪著,故此有“不受不贪”分也。

(二十九)、“威仪寂静分”(四威仪中,心常寂静)

佛之真德,威仪寂静,不来不去,故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虽然有相行住坐卧而心地恒常空寂。故立“威仪寂静”分也。

(三十)、“一合相理分”(理本无形,一合之,便落相)

真如之理,实本无相,然凡夫之人,则执有相,“一合相”就是凡夫所执取之有相,一合相者是实无唯计由妄而生,故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一合相”是假名有,是遍计所执自性。然佛陀说法度人,“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依“一合相”之理,而扫“一合相”之妄计也。

(三十一)、“知见不生分”(不生知见,方可正见)

通达无相无住之般若,即不于一切法生知见,若有知见,即落四句百非之戏论中,故有此知见不生分也。

(三十二)、“应化非真分”(随缘示现,皆非本真)

一切法如化如幻,故不应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福德无量。随缘应化,并非真实,以无相之正道,作如是观,是为般若波罗蜜也。由应化非真故,处处不落有相有住。于此法上,妙悟大乘缘起性空实相。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基本要义

“金刚”是喻,比如“般若”,般若是智慧,是破除一切无明的大智慧。智慧如“金刚”一样坚固,锋利光明。所谓坚固者,可摧坏一切烦恼障。但不被诸障所破坏,故名坚固。

所谓锋利者,能打开一切迷梦,穿透一切障碍,故名锋利。所谓光明者,智慧心地普照十方,故名光明。坚固喻其体,锋利喻其用,光明喻其相。“金刚”之喻可以表诠般若之妙义,故以“金刚”为喻。再者依玄奘法师所译,“金刚”是指一切烦恼,坚固难破,故名金刚。“般若”之智能断“金刚”,故名“能断金刚般若”。两种比喻虽然有一定用意区别,但实质都是认为般若可度彼岸。依本人理解,“金刚”应是指“金刚道”,所谓金刚道是指十地菩萨于十地终心之无间道,即金刚心。此之为入佛法界,故名无上乘。前一刹那为大乘菩萨十地,后一刹那即是圆满无上佛果,此为金刚道,也是无间道。由此尽断一切微细之障,故可名曰能断金刚。

《金刚经》中云:“佛为大乘者说,佛为最上乘者说。”由此可知,此经所对应之机是无上佛乘也。再者,十地菩萨所行之法是智波罗蜜法。正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相合。把“金刚”比喻“般若”,或把“金刚”比喻为“烦恼障”都不影响经文之义。其实“金刚”一词应指此经所行之道为合理。可称为金刚智度之法者,正是十地与佛地之道。所以我们有理由称《金刚经》为成佛之道。“般若”者,智慧也。一般佛教把般若分为三大类: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所谓文字般若者,就是指圣教量及如理所表诠之义理,它是方便般若,不是真实般若,它可以对治一切世间邪见戏论。故可以称文字般若为依言中道。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又复常无常、苦乐、空实、我无我等亦如是。

色法是一边,无色法是一边,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等诸二法,亦如是,复次,无明是一边,无明尽是一边,乃至老死是一边,老死尽是一边,诸法有是一边,无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菩萨是一边,六波罗蜜是一边,佛是一边,菩提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略说内六情是一边,外六尘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是一边,此非般若波罗蜜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二门,广说无量般若波罗蜜相”,从如上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般若波罗蜜”就是不落两边的中道行,“般若”即中道实相义。

文字般若依言化俗,故为方便般若也,非实证般若。观照般若离言体真,故为真实般若也,唯实证境界。实相般若者乃是般若之本性,智如之相应也。三般若义实是般若具三层妙义也,非有三种般若也。三者合一,有体有用,般若乃成。依言中道与离言中道,不一不异,不即不离。若依唯识佛法三智三渐次来讲,般若妙义,也是极有意义的。

所谓三智者:一是加行智,二是根本无分别智,三是后得无分别智。智即般若,加行智就是地前文字般若,是方便般若。加行智也由定所成就,历经四位:一是暖位,得明得定;二是顶位,得明增定;三是忍位,得印顺定;四是世第一位,得无间定。加行智所修四如实观,得四如实智,于“名”“义”“自性”“差别”之事作如实观。根本无分别智是初地见道之证真如理体之智,此智即是深般若,也即是观照般若,《般若心经》中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见五蕴皆空的般若,就是深般若,也就是观照般若,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

观照般若中含有三智:一是一切智,二是道相智,三是一切种智。一切智类于根本无分别智,道相智类于后得无分别智,一切种智是佛智,是圆满智,是约果而立。加行智是地前加行位,根本无分别智是初地见道位,后得无分别智是修道位。“般若波罗蜜”实质就是三智三渐次(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由三渐次而得究竟圆满。“金刚”一词在佛典中,多用于褒义,如“金刚身”指法身,如“金刚心”,“金刚智”指心智, 如“金刚道”指无间成佛之道。如“金刚三昧”指无上正定。所以《金刚经》中的“金刚”一词,理应也是指“般若”之德,即“金刚智”。以此解读可以贯通经文全义,如把“金刚”喻比“烦恼”之坚固,以般若为能断金刚也成意义,但从文义中得不明显,故为解义方便,应取金刚喻般若为善。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就是“无相”“无住”。“无相”就是诸法实相。“无住”就是般若之智。《金刚经》中有几句经典说理之句,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于一切相,皆是虚妄分别想所生,故实相无相。因而《金刚经》了三心空四相。所谓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是也。所谓四相者,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也。外不住相,内不住心。所以应无所住,心无所住,清净心生,即觉悟之心生也。“无住”就是般若之智,不落两边,妙行无住。学修般若以正念净信为道门。由信心清净故,则实相妙理可相应亲证。菩萨应无所住行中道,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乃无上金刚心定。《金刚经》之“信”为“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金刚经》之“解”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之“行”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之“证”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是“般若波罗蜜”,即菩提道。因此在理解《金刚经》乃至《大般若经》都要从行持上去体悟亲证。否则就不会如实相应般若波罗蜜之法门。所以我们必须要恪守经旨,以“无住”为般若行,以“无相”为般若境,这就是《金刚经》的核心要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