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写主义诗歌

文章 2019-07-11 17:16:45 1个回答   ()人看过

这是个值得我们大家沉思的问题,民生、民意的扬与批的写作。这也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话题,民生、民意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的精神面貌及民风、民情。它的源头可以追述到《诗经》与《楚辞》,如:反应爱情和生活的《关雎》和《越人歌》。也可追忆到唐文化里民生的疾苦, 如:杜甫的《石壕吏》与李绅的《悯农二首》。还可以看到近几百年间一个大的文学性的革命,即:五四运动,及后的大量反应民众、民意的爱国题材诗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歌文学体裁,如:古诗、近体诗、当代诗、现代诗与散文诗等等都在不断的反应着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通过诗歌的风、雅、颂、赋、比、兴的手法,我们都在不断的洋溢着民众生产与生活的美好愿景的向往,也同时在不断的批判着社会当中的瑕疵与不足。

不同的年代背景,不同的社会关系与矛盾,以及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斗争当中,都会出现大量体现民生、民意题材的诗歌。它们时而褒奖,时而贬阖。它们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近相同文化背景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里程碑。同时最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何为诗歌?代表性的看法即有“诗歌就是所谓的人性”,“诗歌就是语言的艺术与结晶”,“诗歌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进一步体现”,“诗歌就是文作家中的某一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对于社会和世界的一种呐喊”。

但就有人会说:“我就只会写自己的诗。”

对于社会里民生、民意类的诗歌一些人不想写,也不会写,更不敢去写。总想着回避着什么,回避着那曾经先辈们给予世人的那一篇赤城。或许写民意与民生类诗歌,是一个极其漫长与困苦的过程。一篇民生民意的诗歌,在文学版社与网站并不会得到太多的重视。因为,它牵扯到了社会学,它牵扯到了政治问题,它牵扯到了世间太多的是是非非。有可能一个敏感的话题,就会把你、我和他当中的任何一个,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更多的诗人只想去谈论纯粹的文学写作,去谈论其它类别诗歌中的美感与质感。但是请不要忘却了,那份历史性的责任与义务。

该做的事情,早晚都要有人去做。“我们现在不去做,留给我们的儿子、孙子与孙子的孙子去做,这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连我们这一代都做不到,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交接给后辈们呢?难道民生与民意类的诗歌文作着,是隔代遗传的吗?或者说是隔世遗传的?所以,我们还要拿起笔去写。去写民生民意,去写民生民意里的美好与苦涩,去写民生民意里的希望与失望,去写照这个社会当下里发生过什么。

又有人会说:“不好写呀!写这方面出来没多少会人看,写这方面也出不了名,没钱赚。”

但是,请大家思考下。我们这个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的诗人,还要用我们诗人特有的形式去与社会的矛盾做斗争。这一条路很难,极其漫长而久远。甚至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几代人,甚至世世代代去为之奋斗。奋斗终身!其次就是思想端正与不端正的问题,如果思想还不端正,那么也请不要轻视它,因为它是我们这群文化人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没有勇气与决心去面对,或者还没有太多的勇气与决心去面对,也请不要蔑视它。因为不报有“另可天下人误我,而我不可负天下人”的勇气与决心,那么民生、民意中的扬与批,也只会给诗人带来太多的烦恼。

还有人说:“这个社会病了。又有人说,这个社会的诗人们也病了。”所以我们都在人生的迷茫当中找寻着什么。或多或少的苟延残喘中寻找着一味药剂。而民生、民意诗歌中的扬与批,就好像是治疗这一种社会病态的中药与蜜饯。它们的效用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蜜饯可服利于心。”只有把民生、民意诗歌中的扬与批充分运用好了,民生、民意的诗歌里的民喜与民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把民生、民意诗歌中的扬与批充分运用好了,我们社会的文明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体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