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苟且优秀议论文

文章 2019-07-11 17:16:18 1个回答   ()人看过

今日在看完一期《非你莫属》的节目后唏嘘很久,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人在节目中求职,学历高中,热爱诗歌与硬笔书法,诗与字都很漂亮,即兴作诗发挥也不错,但是面对招聘方与主持人在询问他求职的意向时表现得木讷、拘谨、迷茫。有一个老板这样问他:让你写接地气的顺口溜你会写吗?他回答的是:我只写好的!不会写那种东西。不苟且。这三个字说得那样无力!这样的人很是可爱,在可爱的同时似乎又有些可怜,他在酒店打苦工,女朋友也因经济问题再和他闹分手。也许他是要换种生活打破自己生存的状态才去的《非你莫属》,最后没珍惜最后一个给他留灯的机会,还是选择了离开。那是一份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多好啊!其实作为一个同样和喜欢诗的人我很敬佩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并且由衷的为他祝福,只是对于他的某些做法觉得有些不和时事。

于是,我在想:某种程度上苟且也是一种无奈的智慧,如“此间乐、不思蜀也”者得以偷生。偷生与轻生一样都需要莫大的勇气,然而偷生更加艰难,因为你要忍受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无情他人的指摘。但是有什么比活下去还有意义的事呢?不妨有:“故人大半黑头死,老子何妨白发生。”这样的态度笑对生活,虽然这样的心态近似于鲁大先生所说的精神胜利法。但是苟且与蝇营狗苟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彻底的沦陷了达到无耻的地步,与蝇狗为伍,已非人类!是人有时就难免会做出苟且之事,只看你的分寸是否拿捏得正确。

对于有志趣的人苟且二字是必经的过程,如顾炎武先生诗中写的那样“流离三十年,苟且图保暖。”如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那样的生活。他们因理想而苟且,这样的人很伟大!从某一种角度上来讲苟且也是一种“成熟”,这种“成熟”的苟且与前者所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披着虚伪的外衣,如当下的文化普遍的媚俗性,所谓的“接地气”!这种苟且会换得一时的成功而不长久。但是又反思在这个以人际关系为生存基准的年代,苟且无可厚非,况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为在你活着有些时候苟且是生活一种必须。但是人生有很多的苟且可以不必去做,那就是超越你自己底线的事情。曾有人这样说过:我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这样的人要么是彻头彻尾的无赖,要么就是孤独的君王。也许这种人被赞许也许被唾弃,唾弃的是一种嘴脸,赞许的是一种成功。

高晓松曾说过: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在这里我要问一句没有苟且哪来的诗何远方呢?尤其是在这个诗歌没落的年代!暂且不说诗歌,那么小说呢?毕竟这已经不是诗者幸运的年代了!如果你不学会合理的为生活做出妥协何来的安稳的心呢?结果是到头来一事无成。人生只留下“匆匆”两个苍白无力的字!

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然而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苟且,就看你是否有勇气打破这种枷锁。道理是互通的,不拘泥一种形式,穷则思变,杜绝苟且需要资本,那你就必须在苟且这条河中趟过,在你回首之时便会笑的无愧。最后写给自己几个字:看清别人,不如审视自己。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