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的优秀评课稿
上周三下午,我们全校老师通过视频一起听了王自文老师的古诗教学课《舟过安仁》。我虽然是美术老师,但我也喜欢听语文课。因为通过听语文课,可以学习老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评价方法等,所以我听过不少的语文课呢!但古诗教学课还是第一次听,对古诗教学流程我一概不知。所以以下评论只是本人粗浅的看法,不作参考。
王老师的《舟过安仁》,在课前交流背已熟知的古诗就用了10多分钟。我心里想:大概名师上课都是这样吧,课前充分放松孩子的情绪。但一直我想要等的出彩的地方还没来!整课堂气氛沉闷,难点仍没完全突破。学生似乎存在似懂非懂状态。这节古诗教学课居然用了80多分钟!
在教学中,王老师似乎想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读中感悟到的,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把短小的诗文变成一个优美的小短文,这可能就是王老师课前的预设。可是真正实施到课堂中,却不尽人意,费时又费力。
课后,我上网查找了关于古诗教学的资料,发现古诗教学应该抓住诗眼“怪生”来教学。所谓的诗眼其实就是整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可以这样问: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怪生”
师:诗人喃喃自语“怪不得,怪不得”,诗人在感叹什么啊?
生:感叹两个小孩的顽皮可爱。
抓住诗眼“怪生”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两个渔童的赞美喜爱之情。从而了解到诗人从不理解两个渔童的行为到理解的感叹,为何而叹?即为渔童的奇思怪想、聪明调皮而感叹。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