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该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日记
一进入A幼儿园,看到孩子们正在干净的院子里搭积木。见我们到来,齐声高喊:“客人好!”我看到几个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摆放长方形积木,他们每隔七八厘米就竖着摆放一块积木,已经摆出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长城了。我举起相机,对着那些摆积木的孩子和他们的小长城拍照。突然,一个孩子无意中碰到了一块积木,登时,积木小长城拦腰扑地,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无可救药地次第倒下去、倒下去。碰倒积木的孩子慌了,手忙脚乱地去扶那些倾倒的积木,但是,他这边刚扶起了一块,那边已经倒了十块。孩子绝望地哭起来。我边笑边抓拍孩子哭泣的场面,觉得十分逗趣,觉得这个孩子傻兮兮“放大”了自我的小过失。不想,那孩子越哭越来劲,后来居然嚎啕起来。老师拉住他的小手说:“不怕的。没事的。”孩子抽噎着问老师:“那还给我扣分吗?”一下子,我明白了,这个孩子,不是为自我的小过失而难过,而是为即将临头的“扣分”预支着恐惧和羞辱。
在B幼儿园,我看到了一架美轮美奂的葫芦。拱形的葫芦架,悬垂着足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葫芦!葫芦早已熟黄,藤蔓也已枯干,但是,幼儿园管理人员肯定是舍不得摘掉这些葫芦,留着它,既美化庭院,又可以让孩子们照着葫芦画葫芦。我忍不住赞叹道:“拉扯这么大规模的一架葫芦,得投入多少心力和体力呀!”一位同行的参观者悄声笑起来,见我不解地回头看她,低声说:“你仔细看看这些葫芦,都是捆绑上去的!”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可不是吗,入眼的葫芦几乎一律都是用麻绳捆绑在枯藤上的。那位同行者指着葫芦架上最大的一个葫芦说:“这是我家的葫芦,你帮我在这个葫芦下面拍张照片吧。”我又糊涂了:“你家的葫芦?”她说:“错不了!我家对门的孩子就送这家幼儿园。前几天,孩子回去跟家长说,过些日子有参观团来参观,每个小朋友至少要上交一个葫芦。那个孩子家恰好有一个葫芦,就交上去了。结果,老师嫌那个葫芦是雕了花的,给退了回来。孩子又哭又闹,要不雕花的葫芦。孩子的妈妈就来我们家‘买’葫芦。说实话,我家这个葫芦,是我妈妈亲手种出来的,给多少钱我都舍不得卖。但为了那个哭闹没完的可怜孩子,我一咬牙一跺脚,送她了!”我彻底无语了。看着从葫芦架下排队走过的孩子,我心悸地想:会不会有一颗叫做“弄虚”的种子,已然在这些孩子的体内深深潜藏?
C幼儿园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最初听到这家幼儿园的大名,是因为一个满城皆知的事件——有个小班的女孩去上幼儿园,不断地摸弄自己上衣口袋里的一样东西。这奇怪的动作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凑过去一看,发现孩子口袋里缝着一个明晃晃的东西;再仔细看看,居然是一支录音笔!老师异常愤怒,把这事告诉了园长;园长异常愤怒,把这事告诉了媒体;媒体异常兴奋,开始在这事上大做文章……“谍战片”告一段落之后,这家幼儿园聪明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让家长远程观瞧宝宝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你不是不放心吗?你不是想窥探吗?我索性满足你到底!结果,媒体又是好一阵报道,使这家幼儿园出尽风头。我有个同事的孩子就送这家幼儿园,据同办公室的人讲,她一天到晚在线观看幼儿园的“直播”,隔空对他儿子喊话——“宝宝饭前咋不洗手呢?”“宝宝吃得太少了!”;隔空指责老师——“你太不负责任了!”“你太偏心了!”就这样,该妈妈成了这家幼儿园的“全职监督员兼评论员”,根本无心本职工作……其实,录音笔一缝进孩子的口袋,它就开始寻觅“恶”的声音;监控系统一开通,它就开始捕捉“恶”的影像。假如它们无功而返,投资方或受益方也许会失望的吧?——当我们萌生出了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催生善心善念的想法,我们就已经与“善”背道而驰了。
在每一所幼儿园,我都读到了两个可怕的字——“整齐”。孩子们整齐地走,整齐地坐,整齐地念,整齐地唱,整齐地睡,整齐地吃,整齐地背手,整齐地举手,整齐地洗手……军营般地整齐划一呀!在最不适宜整齐的年龄,他们“被整齐”了。究竟是谁,那么那么地迷恋着整齐?有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比喻:老师像园丁。看那侍弄花草的园丁,把草整齐了,把花整齐了,把绿篱整齐了。老师也不肯枉担了“园丁”之名,死心塌地地做起了“整齐”的情人。但是,整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活泼自由的天性,羞于人同的搞怪,异想天开的捣乱,这些被我们齐刷刷剪掉的东西里藏着一个叫“创造”的神啊!无缘舒枝展叶的孩子,被修整成了低矮畸形的盆景。当孩子长大,我们又恨铁不成钢地朝着他吼叫:“你怎么就长不成参天大树呢!”其实,答案就在你斫斩成性的手上。
幼儿园,是安放人类的童年的地方,也是情与思萌蘖的地方。在幼儿园经历的一切,将投影孩子的漫漫一生。孩子在这里接受的一切,都将在日后被他成千上万倍地复制、扩散;而当初为他提供教育的人,就将生活在这海量的复制和扩散之中。“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够使整个系统产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如果幼儿园真的成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那么,这奶和蜜,就有望沧海般横流。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