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概述

文章 2019-07-11 14:58:34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下面是金刚经概述,希望你能喜欢。

能断烦恼的金刚经智慧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内容是说能断烦恼的“无我”般若大智慧。其实定慧是不分家的,金刚经的整个重点就是定慧。由于它是大乘佛法,也特别强调布施,尤其是法布施。

金刚经一开始,就是佛陀与众弟子和所有众生每天一样,把乞食做福德的事情处理完毕后,回精舍休息开始上课了。班长须菩提问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先赞美佛陀说佛陀不但善护念修功德,同时善付嘱度众生修福德。后提出如何修行定慧的两个问题:云何应住?是修定,云何降伏其心?是修慧。其实整个佛法的中心就是定慧。定是如如不动,无住生心的功夫;慧是无我无四相的智慧。

班长须菩提问佛陀两个问题,发了要成佛菩提心以后,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一个问题是定,第二个问题是慧。

由于定是和外道一样的共法,佛法的无我无相的大智慧是佛陀独创的,而且是佛法的核心,故佛陀先回答慧,后回答定。佛陀说:所有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帮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但心里没有佛没有众生的观念!何以故?因为这才是“无我无相”,若修道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四相,即非菩萨。何谓四相?就是有分别心。空间里有我呀你呀,其它的众生(如畜生恶鬼)的分别,时间里想永恒不生不灭呀。无四相就是达到”无我“的境界。大乘佛法强调六度,布施为首,故佛言:菩萨应心无所住而行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讲的智慧。

接着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心念虽然不断生起,但不要着相,生清净心“如如不动”是也。于法不说断灭相,让心不生念,像石头一样是断灭相,佛法是活泼的,心念让他随时不断生起,只是不执着。”

经中许多地方强调;如来说00,非00,是名00。就是叫你不要着相。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就是佛陀的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故佛说: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世间万法都是本来就有“差别”的,是二分性的,但修行人抱着不“分别”心态处世。

总之,从般若“无我”的立场看,一切法非佛法,皆不可取。从真如“妙有”的立场看,则一切法皆佛法。不着于有,不着于空,才是圆融自在。定慧两轮,慧是知定是行,知行合一方是圆满。

有了下列“无我无相”的智慧,有正见,你就再也不会有烦恼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日常行动呢?无住生心!有正念,不攀缘,烦恼无从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无所往,不执迷于具体的物与欲。

拓展阅读: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以通俗易懂,涵义深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金刚经》是佛陀为常随千二百五十人讲说的经典。在本经中,佛陀特别为须菩提等诸大弟子讲说了持诵、讲说《金刚经》的诸种功德。经文中论说持诵、讲说《金刚经》具有以下功德。

首先,受持、解说《金刚经》胜于七宝布施。

在《金刚经》第一品“无为福胜分”中,佛陀向须菩提等诸大弟子讲说了受持本经,或者是受持经中的四句偈语,为别人讲说这部经典或者只讲说其中的偈语,这个人所得到的功德就远远胜于以恒河沙数的七宝布施的功德。经云: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也是印度人的母亲河,恒河绵延数千公里,其沙的数目不可胜数。在佛经中,佛陀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数目多得无法计数。在这段经文中,佛陀极言受持、为人讲说经中四句偈的功德胜于恒河沙数目的七宝作布施供养。佛陀运用这样的比喻能给人一种直观形象的感觉。

佛陀在经中亦云: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陀认为,受持、为人解说《金刚经》不仅胜于恒河沙数七宝布施,而且胜于以恒河沙数生命布施的功德。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当为了解救他人脱离险境,或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安全,个人不惜舍己为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很多人都难以从容的去做。能够这样做的人无疑是英雄,其功德也是很大的。而经中却说,为人解说经中的哪怕四句偈语,其功德远比以恒河沙数目的生命作布施的功德还要多。

在本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中,佛陀作了与前面相似的说教。经云: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其次,持诵、解说《金刚经》可得天人供养。

佛陀在经中告诉须菩提等弟子,如果有人能够讲说《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像供养佛陀和佛塔一样来供养这个人。如果一个人能够受持和读诵《金刚经》,这个人所得的功德会更大。佛陀在第十二品“尊重政教分”中说:

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陀在本经中,还强调了本经的重要意义——《金刚经》所在的地方就意味着有佛的存在,从而把《金刚经》等同于佛。佛陀还因此要求佛弟子应当和尊重佛陀一样来尊重这部《金刚经》。

第三、持诵、解说《金刚经》能成就无上菩提。

佛陀在经中还告诉须菩提等众弟子,如果有人听闻到《金刚经》,不生惊恐之心,这个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功德。如果有人在佛住世时,或者是在佛灭度之后,能够以虔诚的心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这个人就能够入佛知见,成就佛果。并且还能够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本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对此有详细的解说: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在本经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品”中,对于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有更为深入细致的说明。经云: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陀告诉须菩提等弟子,如果有人于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其功德已经算得上很大了,但是,还远远比不上听闻这部经典的功德,更不用说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部经典的功德了。佛陀告诉众弟子,这部《金刚经》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功德。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此经典,并且广为人讲说,此人能够成就不可称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此人也一定能够成就正等正觉,将来能够承担起如来家业。佛陀在此,进一步强调了这部经典的可贵之处,要求佛弟子都能够对此经恭敬作礼,以各种香花作供养。

第四,持诵、解说《金刚经》能够消除业障。

佛在经中告诉众弟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能够消除无量劫以来的业障。读诵佛教经典,都能够消灾免难。但在其他经典中佛陀并没有指出,唯有在这部经典中,佛陀特别指出持诵、讲说本经消除灾障的作用。可见其持诵本经的消除灾障的功能要远胜于其他经典。本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云: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陀认为,前世造作各种罪业应当堕落恶道的人,因为读诵《金刚经》的缘故,现世被人轻贱,就能够消除前世的罪业,而且还能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还告诉众弟子,此经的经义不可思议,其果报也不可思议,其功德更不可思议。

不仅在经典中论述有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持诵《金刚经》得到灵验的事迹。

南北朝时期,在梁代杭州招提寺有位僧琰法师,在他初出家做沙弥时遇到一个相面的人。那个人告诉他说:“法师您的面相聪明又有智慧,但却显露出短命之相,不知为何?”僧琰听完相师的话,便请教大德高僧,如何能够延长寿命。大德告诉他说:“佛陀有言,依法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必得延年。”僧琰便按照大德的吩咐,隐居深山受持、读诵《金刚经》。六年之后出山,见到以前的相面人。相面人说:“法师以前修什么功德了,现在得到如此的长寿之相!”僧琰便说:“以前你给我相面说面相短寿,我就隐居深山,专心持诵《金刚经》,别无它事。”相面人说:“真是不可思议。”僧琰因为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成为一代高僧。最后年过百岁,方才寿终。

唐代贞观年间,在遂州有一人死了三天又复活了。复活后告诉家人:我刚死之时,被人追逐,同伴数人到阎罗王宫。中有一僧人,阎罗王先唤来说:“师来,你一生修什么功德?”僧人说:“唯诵读《金刚经》。”阎王听后,称赞说:“善哉!既然是受持《金刚经》,应当升天,为何被错带到这里!”阎王话未说完,见到有天人下来,接引僧人上天去了。阎王又坐下来,问遂州人:“你过去做什么有功德的事情了?”遂州人说:“我过去唯好学习庾信的文章,诸子百家的语录,近来学习《金刚经》,还没有大的收获。”阎王说:“你见识过大罪人吗?”遂州人说:“虽然读过庾信的文章,还未曾见过面。”阎王就派人将这个罪人带来。一会,遂州人见一只大乌龟,一身数头,押解的人说这个就是庾信。乌龟被带走后,阎王说:“这个人学诵《金刚经》,将他放出去吧。”刚出门,见到一人说:“我是庾信,活着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撰写文章,在文中经常有诽谤、辱骂经文之言,现在受到了大的苦报,受到龟刑。”现在活过来了,向你们说此因缘。众人都很伤心,都知道这一事实。遂州那里的人,都是移民,喜欢捕猎作为食物。当时之人知道庾信因为诽谤经典受报的事实,都不再捕猎,很多人都发心持诵《金刚经》,因为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他们都受到别人的尊敬。

渭州有个叫畦彦通的人,一生常读诵《金刚经》,他先于李密任武牢县令,被强盗攻破城池,这些强盗到处寻找畦彦通想杀掉他。彦通非常害怕,就越过城池,打算投河自尽。其河深百丈有余,彦通从高处跳下,好像有人在暗中接着他一样,这样一直落到河底,于一盘石上端然而坐,很久才起来,并无半点损伤。畦彦通当时惊喜异常,不停感叹。他知道是因为自己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威力加持于他,才使他逢凶化吉。从此,他更加信奉尊崇《金刚经》,并且努力受持,从不敢有半点轻慢,天长日久,他获得无量不可思议的果报和功德。

从以上对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和灵验事迹的介绍可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金刚经》具有无量无边功德,而且,受持《金刚经》的人往往还会因为持诵本经的功德,消除各种业障,得到各种不可思议的善报。现代的佛教信徒如果能够像前辈的祖师大德一样虔诚受持《金刚经》,相信也一定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