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己不利兮的议论文

文章 2019-07-11 13:13:39 1个回答   ()人看过

“霸道总裁”项羽VS“业务经理”刘邦。

这场发生在东方大地上的军事博弈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双方的实力悬殊从鸿门宴之后开始慢慢颠覆,刘邦从“职场小白”不断打怪升级,最终把项羽从老大的椅子上挤了下来。此次对决的失败者,项羽曾留下过一首绝命词,以一句“时不利兮骓不逝”来总结自己的失败。但依我看,非也,非也。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时势,实为可笑。

说实话,项羽生在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政治腐朽,统治残酷,暗无天日,混沌无光。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何况项羽还是楚将名门之后,背着亡国的耻辱,担负反秦历史使命。时代的狂潮狠狠地把他往前推了一把,上天更是给了他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馈赠——横扫千军,平定天下的武力。彭城一役,平原之中,项羽敢于不顾兵家大忌,独率三万铁骑,剑走偏锋,直捣黄龙。数日之中,刘邦五十万大军,割草一般就没了。无怪李晚芳对他有如此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尽管如此,但论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者,项羽是远远不够格的。

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坚定时,不惧万名勇士阻挡,同样也无惧千句忠言逆耳;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可以创造沙场上的所向披靡,同样也可以把控谈判桌上的风云走向。项羽可以说是诠释以上所述最好的反例了。

刘邦先入咸阳时,项羽安插在刘邦处的卧底曹无伤便派人告知他说,刘邦打算使子婴为相,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脸马上一黑,勃然大怒,马上下令准备第二天全军出击去宰了刘邦。要知道,在这兵戈乱世,尔虞我诈,端的是凶险异常。高手过招,招招致命。两军对阵,更是容不得半点疏忽,统帅一个错误决策,失去的不仅是眼前的胜利,往往还将断送数万将士的性命。项羽此番意气用事,实视战争如儿戏!单凭这一条,即便他在鸿门杀了刘邦,也定在与其它诸候的征战中必败无疑。

其二,一般能把我方卧底的名字坦坦荡荡说给对手听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装傻,第二种是真傻。很不幸的是,我们的小羽同学属于后者。看着赴鸿门之约的刘邦如此“诚意满满”,项羽反而有些过意不去,觉得刘邦是个当小弟的料,赶紧安慰一波:“嗯啊……贤弟呀,不是哥哥不相信你啊,其实是你那左司马小曹乱讲话,说你想称个王,简直一派胡言!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我想那一刻无伤的内心是崩溃的……果然,刘邦“至军中,立诛杀曹无伤”。这样一来,刘邦阵营中谁还敢冒险倒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项羽阵营又还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统帅已失去了信心?这样一个说话不过大脑的领导者,失去了内应,延误了战机不说,估计不能让部下长久信服吧?一支貌合神离的部队能打得了天下吗?

再者,项羽实在不会用人。身边一大智囊,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的亚父范增的建议放着不听,偏偏任人为亲,更愿意去相信叔父项伯。殊不知人家都已经跟敌人成亲家了!都已经投敌了!自己仍浑然不觉,我也是醉了……在鸿门宴上,范增又是对项羽使眼色,又是举玉诀暗示,就差拿杯子往地上摔了,对于杀不杀刘邦,项羽还是犹豫不决。再看看之后的刘邦是怎么做的。称帝后,刘邦先后诛杀了七个异姓诸候王,哪个不是与他患难与共的好兄弟?连眼睛都不眨一下。项羽连一个非亲非故甚至存在威胁的人都下不了杀心,举棋不定,就算刘邦真死了,各路诸候也纷纷归顺,他建立的政权会稳固吗?他能像刘邦一样果断排除异己以巩固统治吗?他能认清身边的小人,大展韬略使国家昌盛吗?项羽一个范增都用不好,如何来统领满朝文武?他打得了江山,守得住吗?

综上所述,不是“骓不利兮”“时不利兮”,归根结底,是“己不利兮”。人们总是这样,喜欢从外物的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自身是本,外物是末,舍本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项羽的外在极其强大,但他的内在却渺小得可怜。

历史的大门缓缓关闭,时间的天平自会衡量一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