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教案
单元话题:探求美的真谛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是生命之美,灵动的飞檐、瓢逸的水袖、绕梁不绝的琴音是艺术之美。自然美让人怦然心动,生命美让人幸福充实,艺术美让人超然忘我。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美便无处不在,正如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中所说“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者,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只要我们悉心体验,美会令我们受益无穷。 艺术家是艺术美的创造者,正是有了他们的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一双双勤于创造美的妙手,才有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奇葩。我们是艺术美的再造者,在一次次的共鸣与感动中,我们的欣赏活动应该会使艺术之花形象丰满,摇曳多姿。 本单元的文章或描绘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或揭示了艺术美的真谛和艺术家创造美的奥秘。我们应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
流。通过审美体验,打开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之窗,开启欣赏美创造美的智慧之门,陶冶性情,健全人格,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让我们走进的美的殿堂,感受美的魅力,探索美的奥秘与真谛……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知识与能力 理解“空灵”与“充实”的含义,熟悉一种艺术欣赏的境界。 过程与方法 研读文本,以作者所举古今中外讲空灵与充实的名句为认知基础,进而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同》月刊的主要撰稿 人,积极投身于
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
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于1986年12月20开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艺术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宗先生这样一位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的生命哲学和情理交融的审美观,《论文艺的宅灵与充实》即选自《美学散步》。 [文题背景] 1920年5月,宗白华赴德国求学,在法兰克福哲学系注册。1921年春,转到柏林大学,师从著名的美学家德索教授学习美学。在这里.宗白华的美学体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回国后开设课程包括“美学”“艺术论”“历史哲学”等。抗战期间,除教学外,便是潜心著述,研究中国艺术,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幽思壮采.有着难以遏止的热情
。 在他的美学研究过程中,《流云小诗》《美学散步》等名著诞生r。令无数后人“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 学习本课的目的及意义 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我们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重视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追求万物与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在审美效果上是一种朦胧幽远的美,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韵外之韵;这种审美观不但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交流,更关注人的心灵有所寄托。而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宗先生在作品中把这种美学追求作了诗意的阐释。他是诗人型的学者,对生命的赞美,对人生的沉思都结集在美学殿堂里,他把自然作为艺术化的自然,把人生作为一种艺术化的人生,“通过对古代诗文、音乐、绘画以至个体人格风范的诠释,提出一种审美化个体自由人生的范本”。 宗先生并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我们漂泊无定的心灵需要精神的家园栖息,需要用艺术人生来丰富日渐萎缩的心灵,需要在艺术的“空灵”中寻找一一种生命的“充实”。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要仅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还应美育精神,丰富性灵。 一、质疑探究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说:“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请结合文本讨论文艺作品中“空灵”与“充实”的对立统一关系。 什么是空灵? 用宗先生的话来解释空灵,就是超越现实功利考虑,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静观万物,使万物都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如果再直观一步来理解,“空”是指一种纯净的可以进行审美静观的形象氛围;“灵”是指灵气、生气的自由往来。“空”与“灵”结合在一起,便是指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时时透露出生命灵气的那种艺术境界。空灵是“空”而不“虚”,有生命的灵气充溢丰盈。 空灵起于“静照”,而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这时便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空明的诗心去关照万物,则万物皆染人的性灵,成为诗化的审美态度。 其实空灵的审美观点并非起于宗先生的认识,而是华夏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宗白华
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这话当作如是观。
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先谈空灵!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这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于是谈“充实”!
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这豪情使我们体验到生命里最深的矛盾、广大的复杂的纠纷;“悲剧”是这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所以西洋文艺顶推重悲剧。悲剧是生命充实的艺术。西洋文艺爱气象宏大、内容丰满的作品。荷马、但丁、莎士化亚、塞万提斯、歌德、直到近代的雨果、巴尔扎克、斯丹达尔、托尔斯泰等,莫不启示一个悲壮而丰实的宇宙。
歌德的生活经历着人生各种境界,充实无比。杜甫的诗歌最为沉着深厚而有力;也是由于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
周济论词空灵以后主张:“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精力弥满则能赋情独深,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啼笑,乡人缘剧喜怒。”这话真能形容一个内容充实的创作给我们的感动。
黄子久(元代大画家)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
他这样沉酣于自然中的生活,所以他的画能“沉郁变化,与造化争神奇”。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万趣融其神思”,不是画家这丰富心灵的写照吗?
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哀弦急管,声情并集,这是何等繁富热闹的音乐,不料能在元人一树一石、一山一水中体会出来,真是不可思议。元人造诣之高显出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成就!
叶燮在《原诗》里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
这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真力弥满”,则“万象在旁”,“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
总上所述,可见中国文艺在空灵与充实两方都曾尽力,达到极高的成就。所以中国诗人尤爱把森然万象映射在太空的背景上,境界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