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母亲的议论文

文章 2019-07-11 09:20:39 1个回答   ()人看过

羊跪乳,鸦反哺,我们要懂得感恩母亲。yuwenm小编整理了感恩母亲的议论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关于感恩母亲的议论文【篇一】

母爱包含着好多种味道。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种种味道会让孩子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们从哇哇啼哭的婴儿长大,谁没经历过心酸事呢?一天,一道数学题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凭妈妈想尽一切办法给我讲解,我还是一脸迷茫。妈妈说:“就你这样,还考第一呢?我看还是算了吧!”这句话刺伤了我的自尊心,我振作起来,用尽自己的脑细胞,苦苦思考,最终解开了这道难题。妈妈看到后比我还兴奋。在这件事情上,妈妈用讽刺的方式教我学会忍耐、发奋。这就是母爱的一种味道——酸!

甜,是母爱的另一种味道:它很轻柔,像一丝春风吹着茵茵小草。当妈妈带我去云南旅游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真想向同学们骄傲地喊一声:“看,我去过祖国的南方!”当妈妈抱着生病的我奔走在去医院的路上时,我就像一只钻在母鸡温暖翅膀下的小鸡。此时我觉得妈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这就是母爱中“甜”的味道,它让我明白了享受和感恩。

母爱还有一种味道,那就是“苦”。奶奶家有一片地,爷爷想种点蔬菜,妈妈为了训练我的生存能力,就让我去帮忙。我干了一下午,腰和腿又酸又痛。可是妈妈一点不心软,还说:“我们小时候拔草、锄地、收麦子样样都干,在家还得帮大人做饭,喂猪。我是想让你多学一点生活本领呀!”我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觉得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这种爱让我懂得了“责任”与“生存”。

最后是一种刺激的爱——辣。小时候,妈妈逼我弹琴,我的泪如断线的珠子,虽然如此,妈妈仍铁着心,一遍又一遍地逼着我练,我就是这样被这种“辣”式教育逼到了电子琴九级,它让我学会了顽强和忍耐。

母爱的四种味道所表达的感情,凝结着母亲对我们的一片爱心,包含着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要珍惜这可贵的味道,感恩母爱、感谢伟大的母亲!

关于感恩母亲的议论文【篇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我想起这句诗句,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爱。

记得那年我八岁,那年的夏天很热,我在外面玩。回到家后就感觉有点头晕,妈妈马上过来,摸摸我的头。啊,好烫啊!这时爸爸又不在家,怎么办啊!妈妈抱我到床上,拿了一些感冒药给我吃,量了一下温度,还是39度。这时我感觉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向我涌来,妈妈打算背我去医院。我伏在妈妈那瘦弱的身子上,清晰地听到了妈妈的气喘声。这一刻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哭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滴在了妈妈的肩膀上。妈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问我:“宝贝,怎么样了?没事吧?”“妈妈我没事,我自己下来走吧。”说完,我便想挣脱开妈妈那温暖的肩膀。妈妈却抱紧我,对我说:“这怎么行呢,你在发高烧啊!”我也没什么话可说了,但我的眼睛却再一次湿润。

终于到医院了,我在打吊瓶。现在已经是深夜10点了,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醒来,已经是凌晨1点左右。看见我醒来了,妈妈非常高兴,朝我笑。那笑容,让这里的空气里都充满了快乐和温暖。

这一晚,让我怎么能忘!那一笑,是多么惬意啊!包含了那么多的感情和爱,让我至今也忘不了,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就像一个小草沐浴着阳光,我将会好好报答这伟大的母爱。

关于感恩母亲的议论文【篇三】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词语最为亲切,有一声呼唤最为动听,有一个人最需要感恩,她就是——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道出了千百年来,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母亲承受十月怀胎之苦,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是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喂养我们,是母亲教我们学说话,扶我们学走路……母亲的爱无处不在,失败时,母亲给我们安慰和鼓励;遇到问题时,母亲温柔的教诲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生病时,母亲对我们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致。

有一天夜里我生病了,一直吐,脸都青了,浑身没一点劲儿还发烧,妈妈吓坏了,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让做检查时,妈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医生诊断说我肠胃不好,开了一些药,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回家后,一夜没休息的她,一头扎进厨房,给我熬粥喝。她一直守在我身边,还给我讲故事说笑话,想方设法的让我开心。望着妈妈,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这就是母爱呀,不管有多么累,多么苦,母亲都会为我们做喷香的饭,洗干净衣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母亲都会坚强面对,勇敢的承担。

尽管她们有时会严厉地斥责我们,甚至打我们,但是,打在儿身母痛心呀!

羊跪乳,鸦反哺。同学们,让我们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用心的为母亲做点事吧,为母亲洗一洗脚,为她捶一捶辛劳的脊背,给母亲一个暖暖的拥抱,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母亲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