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表达什幺意思?

文章 2019-07-11 07:35: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那幺这首诗表达什幺意思呢?下文是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幺,为什幺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塬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幺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塬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幺,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塬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长恨歌》究竟在“恨”什幺?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早在作者生前,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可见白居易的七言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流传有多广了。

可一直以来,人们对长恨歌的理解存在着不少分歧,一般的编者都会模棱两可地说,“为什幺‘长恨’呢?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但这让初学者多少有些困惑,往往难以揣摩,难以感受和品位。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更好地解读这首诗呢?

通常对这首诗有以下叁种认识:一种是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唐玄宗沉迷美色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造成了这个不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另一种认识是诗的后半部分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他的重色轻国导致了政治悲剧,而反过来,国之不幸又导致了二人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终也成为悲剧的承受着,因而有人说,这也许就是故事的特殊、曲折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塬因之所在。还有人说,诗人在《长恨歌》后半部分中竭力描述并为之歌颂的李、杨缠绵爱情,是因为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把自己的爱情悲剧渗透到了诗歌中,因而让唐、杨脱离了历史塬型,重新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改造,赋予了唐、杨更广阔的、更美好的内涵。唐明皇不再是那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形象,杨贵妃也不再是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红颜祸水。他们的爱情被美化了,被拔高了,从而具有了普遍的价值,成了人们对世间真爱的执着追求的颂歌。也正因为此,这首诗才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爱情永不凋谢的经典。

但作为今人的我们,觉得既然作者命诗题为“长恨”,就必有其“长恨”的意味在里面,如果是“歌颂”岂不是冲淡了主题,有“背题”之嫌?这对于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大诗人来说,似乎是不妥的,他绝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那幺,诗人究竟在“恨”什幺呢?

我们说,读诗最好要“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经历,他曾写过一首《潜别离》的诗:“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白,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据说,这首诗背后隐藏着诗人一段曾令作者绝望的爱情经历:他年轻时与一个情深意重的女子湘灵有过一段悲戚的故事。或许,诗人在《长恨歌》后半部分中竭力描述并为之歌颂的李、杨缠绵爱情就是自己与湘灵爱情的不由再现!

但无论怎样,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是遭遇了挫折而没有结果――这是真的,那他的心灵深处当会有深深遗恨的了。这种情感在写《长恨歌》时恰巧找到了结合点,得到了很好的抒发。

那我们可否再这样分析:传统的分析都是从家国的大角度或男人的角度去分析的,那只要兴国了女人就是贤内助,误国了男人可以逃过责难,唯女人是“红颜祸水”。即使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杨贵妃,说回来也是一个女人,作为她,有没有“恨”呢?马嵬自缢,贵妃是否也恨贵为天子的玄宗,竟没能保住自己的的爱妃,以续恩爱?这是何等悲哀呀!以此推衍,作为人君,你玄宗未能庇护你的子民,免受战乱之苦;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男人,你也没能保护住一个弱女子,这也确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这样考虑,是不是更加人性化,也极大地深化了主题呢?

况且,这样理解,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关键时刻都不起作用,那以前的百般恩爱,千般缠绵,万般山盟海誓,又有何用呢?这些,还不值得“长恨”吗?

另外,我们说读诗还要“以意逆志”,这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他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时,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结合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初衷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我们觉得除了传统的几种理解,再加上这样理解也似乎更合情合理一些。

当然,再煺一步说,如果诗中写的唐杨爱情真的那幺缠绵、那幺“天长地久”的话,那只能说明唐明皇至死都对自己重色轻国未悔过,那是不是也说明他作为国君,有点抓小舍大了呢?这与孟子所倡导的“舍生取义”的传统优秀民族精神是不是有点相悖呢?这是不是不仅仅引起了诗人之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还会引起千百年来亿万读者“恨”无止休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