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教学优秀案例及反思
教学片段:《一分能干什么》
一、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那么一分能做什么事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录像。
(内容:一场足球赛,时间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这时比分是0:0。比赛结果是在这一分钟里进了一个球,最后比分0:1。)
学生看录像。
师:谁获胜了,你觉得一分钟怎么样?
生:一分钟很重要。
一分钟很短。
师:我们以后要怎么办
生:珍惜时间。
二、利用数据,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一分钟,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
一分钟,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
一分钟,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
三、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数一数
师计时一分钟,请两名学生,一个跳绳,一个拍球,其余学生统计数目。
2、试一试。
你一分钟能读()个字,写()个字,画()个笑脸,做()道题。
(1)、学生自己统计。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
(1)、选1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估计用了一分钟后马上停止,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这时,出现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不晓得一分钟有多长,没有急时停下自己做的事情。)
(2)、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教后反思:
一、变"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富有活力与灵性。"一分钟"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许多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老师将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三、学生在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本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四、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也只有那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的课堂文化。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估计时间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这一问题究竟是怎样呢?"看球赛""试一试""数一数""数据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也是学得悠然心会呀,课后,细想了想,是呀1分钟做这么多事,可是这1分钟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
以上的教学环节,结合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小学数学中,知识是能从老师这边学到的,但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是学生要亲身体验到自身课堂上前后的知识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上要产生深刻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转换、内化为自己确确实实的收获。
因此,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
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君不见,学生获得发展时,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学会的神情是多么地生动和迷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