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册《他从火里跑出来》的教学反思
《他从火里走出来》是三年级新教材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记叙了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事,赞扬了他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献出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课文按照“研制烈性炸药的原因——研制烈性炸药的经过——诺贝尔奖金的来历”的顺序记叙,脉络清晰。
反思本课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自主阅读。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指导学生大胆质疑。由于这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质疑该从何入手,于是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为学生设立了一个坡度,让他们先学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句子上提出问题,知道质疑可以从不理解得词语、标点、以及句子矛盾的地方提问。仔细研读这篇文章后,我发现本课结构较为清楚,课文重点是本课的二到五小节,因此在教学时把本课的阅读重点放在第2—5节,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句子,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边读边思,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一篇课文可从哪几方面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时,我及时梳理出“诺贝尔为什么要亲自点燃导火线?他为什么双眼紧紧地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难道他不害怕吗?诺贝尔已经受伤了,可为什么他不是呼救而是狂呼成功呢?”这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展开讨论,解决疑问。这样一来,成功地教会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疑是为了不疑,我在教学时不断鼓励学生的质疑把学生零散的思绪拧成一条线,让学生树立“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意识。在注重学生主体感受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体会文本的精髓。
二、注重说话训练
语文课中,读、想、说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说又能促进更好地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一步一步加深。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都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据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发现课文中有几处留白是这一课语言训练的着眼点,就巧妙设计了三处说话练习。如,在教学时,学生提出了诺贝尔遇到这么多次的失败,为什么还要继续试验呢?于是我就顺势出示了这样的一处说话练习:人们纷纷劝他,有的说:“xx。”有的说:“xx。”还有的说:“xx。”诺贝尔却说:“xx。学生们纷纷据课文意思想象了当时的场景,特别是想象诺贝尔当时说的话,有的甚至结合了名言说:“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所以我一定要试验下去。”等等,真是精彩纷呈。我认为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为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也能帮助学生体会诺贝尔当时那种百感交集的情感状态,使文本内涵得以深刻体现。
三、注重朗读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们在朗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揭示课题后,我在介绍诺贝尔时,采用引读法带领学生学习最后一节,使学生明白“诺贝尔奖金的来历”和“奖励给哪些人”,自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其次是指导读:为了看清试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住火星,凝神注视着……让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中,我不断点拨指导,学生在读中一遍有一遍地提高。读这句话时,学生的语气是复杂的读出了紧张的气氛,危险的情景、工作时的全神贯注。而不是单一的,是厚重的,而不是单薄的,读出了多种情感。
教学时,由于在第六小节所耗时间超出了预设,以至于课后的拓展没有能在三十五分钟内完成,我想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