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与鲫鱼》教学反思范文

文章 2019-07-11 05:30:32 1个回答   ()人看过

《青蛙与鲫鱼》是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两栖类和鱼,通过对比鲫鱼与青蛙的特征,归纳出两栖类和鱼的共同特征,并学会区分两种动物。因此,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能到感受鲫鱼与青蛙的不同,我先展示两者幼时混合一起的图片,请学生找出里面有什么动物,再提供两者幼时的图片和它们游动的视频,请学生对两者幼时外形、运动的形态和生活环境进行对比观察,通过两者幼时的相似,突出两者长大后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让学生认识两栖类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幼时必须生活水中,而长大可以两栖,而鱼是终生水生。但是,学生的观察非常仔细,比较多的学生都会找出小鱼和蝌蚪颜色、皮肤纹路、身体大小等细节不同,所以,我应该更好去设计我的提问,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观察什么和回答什么,或者找寻更适合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的观察。

接着,我通过问“小鱼和蝌蚪小时候这么相似,长大后也是这么相似吗?”过渡到对鲫鱼和青蛙的对比观察。展示两张鲫鱼和青蛙的图片,请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讨论2个问题:1.它们从整体上分别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它们身体表面分别是怎样?通过学生代表的回答,可以知道学生对动物身体的分部有进步了,之前刚接触动物的身体分部,将眼睛、耳朵都分出来,经过前面的学习有部分学生连躯干、四肢等专业术语都会说了。但是,对于身体表面有些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因此,我需要注意一些术语对于刚接触科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有必要利用简单易懂的词句进行讲解。还有,在讲解鱼分体分部时,需要提出鱼一个重要的游泳结构——鱼鳍,对于这个结构,虽然他们不知道名称,但是多数学生在回答身体分部时会将鱼鳍归为一部分,这里就需要我即时抓住学生此时的模糊,马上讲解鱼鳍,这样既可以解开学生的模糊,还可以利用的学生的话过渡到下个知识点。

然后,利用鲫鱼和青蛙体表都有黏液,它具有什么作用呢?引入鲫鱼和青蛙呼吸部位不同的区别学习。对于青蛙,我利用青蛙可以与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陆地上这点,我认为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呼吸更容易说出青蛙靠什么呼吸,多数学生还是不知道肺结构,只知道用嘴巴和鼻子呼吸空气,因此,我应该提供与人呼吸相关的图片或动画,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样更利于学生认识处于内部的肺结构是呼吸的地方。对于鲫鱼,学生更难去理解鱼的呼吸,我就提供观察鱼的呼吸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鱼呼吸的过程说出鱼呼吸是靠哪个部位。再是讲解黏液与呼吸的相关性。

最后,请学生利用前面对比观察鲫鱼和青蛙的不同特征,将多种动物进行分类,再分别总结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导出鲫鱼是鱼,青蛙是两栖类。这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动物进行分类,可以先请学生总结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了鱼和两栖类后再进行动物的分类,这样即时总结鲫鱼与青蛙的特征,与鲫鱼相似的是鱼,与青蛙相似的是两栖类,通过两者认识鱼和两栖类,防止学生看了多种动物后混淆、遗忘前面观察对比的鲫鱼和青蛙的特征,也更利于学生利用鱼和两栖类的特征准确地区分动物。

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比较完整。但是,教学资源可以更优质,教学设计可以更加具有科学教学的特色,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欲望。我会努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成为一位充满激情,具有教师情怀、责任感的教师。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