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环境的普及,对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中等职业教育在这种信息化环境下,也得创新教育理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本文主要通过一堂包含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开课,来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中职课堂
0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在悄然无声地改变着现代教育的方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教育改革,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种信息化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20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科学、规范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中对心理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做了充分说明。因此,在信息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重背景下,我作为一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也紧跟时代潮流,开始探索如何使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得到更有效、充分的应用。下面,笔者就以一堂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显著的公开课《学会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例,简单谈谈如何将信息化教学充分融合到中职心理健康课堂中。
1课前——创设信息化环境,让学生进入课前预热阶段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和学习的空间都是无限的、开放的。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过去教学以课本内容为主、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如今学生利用手机上网功能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老师交流观点,集思广益,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充当引导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每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都有明确的主题。而这次的《学会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属于人际沟通课程的一个小分支,在确定好主题后,我就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布置课前任务。首先,我在个人微博上分享了《你会积极倾听吗?》的心理测验,让同学们进行自我测试,对自己的倾听能力有个基本的认识。完成心理测验后,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测试得分并发表感想。这一环节就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同学们对即将进行的活动课有初步的心理预期。其次,我让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有哪些不良倾听的表现,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意识到如“我跟他讲话时,对方眼睛东张西望”“我还没说完,别人就插话岔开话题”“打哈欠或表现出一副很想睡觉的样子”……这些是在倾听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并对自己在平时倾听他人说话时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反思。最后,让学生利用手机网络,上网搜集有效倾听的技巧,上传到班级QQ群进行分享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互联网搜集、整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手机转变成学习的工具。
2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令学生流连课堂活动之中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的一种技术手段。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传统的教学是“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而如今多媒体的出现,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多样化,更好地展示了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要根据教学主题来搜集资料。《学会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这节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学会正确分辨不良倾听行为和良好倾听行为,做合格的倾听者;情感目标——让学生意识到沟通从倾听开始;将倾听内化为一种生活态度;行为目标——将心理健康课堂中学会的倾听技巧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倾听的好处的故事、辨别不良倾听行为的视频、剪辑合成一段测试倾听能力的音频、倾听过程中准确的坐姿和眼神的图片等。教师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准备的材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这40分钟的把握,是教学取得效果的关键。我在这一节心理健康课堂中运用了如下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2.1利用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
新课导入是一个活跃气氛、紧扣主题的热身游戏——“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在游戏过程中,我选取了高昂、兴奋的摇滚音乐进行渲染,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带入紧张的游戏氛围中。而在分享故事“倾听的意义”时,我选取的则是舒缓、平静的轻音乐,让同学们在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安静地思考,最终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它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有效沟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这里,善于利用背景音乐能够给一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2剪辑合成音频来突出主题
这一节课的主旨在于让同学们学会倾听的技巧。在同学们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意义之后,我选取了风雨声、海浪声、婴儿哭声、运动员进行曲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声音,并将它们合成一段音频来进行倾听能力测验。这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氛围迅速升温。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新颖别致,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同时也使大家对后面的内容充满期待。
2.3选取合适的视频来引起共鸣
为了加深大家对不良倾听行为的印象,我特意从深受中学生喜欢的电影《小孩不笨2》中选取了一个片段,让大家观察Jerry的父母与孩子们日常交流的情景,找出当中有哪些不好的倾听习惯。这能引起青春期的中职学生的强烈共鸣。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列举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2.4下载生动形象的图片来辨别是非
倾听技巧当中有一项特别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身体语言,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让同学们感受到身体语言的重要性,本人特意上网搜集了大量图片。最后选取了“手托腮”“双手交叉”“上身前倾”这3幅图片,并让3位同学上台模仿图片上人物的姿势,让同学们判断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倾听姿势。同学们经过这样直观感受之后,都对正确的坐姿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比起传统的讲授效果好上百倍。在课程接近尾声之时,大屏幕上呈现出一幅大大的“聽”字,如图1所示,同学们立马开始猜测这是一个什么字,绝大部分同学都猜出了这是一个繁体“听”字。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从字形上对这个字进行解释:繁体的“听”是由耳、王、十、四、一、心所组成的。这其中的含义是需要眼到、口到、心到,并且要做到用眼看、用口说、用心记。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王在这里解释为“玉”,只有耳朵带玉的人(尊贵的人)才是真正的倾听者,所以“听”在古代就已经被尊为最高尚的行为。经过解释,同学们都对这一个字,印象深刻。
2.5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效果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记忆方法,可以很好地训练记忆能力和归纳能力。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有效倾听的技巧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另一方面是希望同学们学会使用这种思维方法。一旦学会了这种同时利用左右脑的思维方法,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无穷的益处。
3课后——借助移动APP,巩固课堂活动成效
心理健康课程并不像传统科目,可以通过测验、提问等量化的考核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它的课堂效果更在于学生是否将这些心理课堂中渗透的方法,长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正向、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一次活动课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解、反馈、跟踪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上完《学会倾听》这节课之后,制作了《有效倾听的技巧》微课视频,并将它上传至我们学校心理协会的公众号——轻工心协,以供同学们随时随地回顾课堂内容。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个现象称为“21天效应”,即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在这一节主题课完成后,我在微课掌上通给同学们布置了在线作业,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坚持写下自己一天当中的一条好的倾听行为和一条有待改进的倾听行为。这样不仅仅帮助同学们养成记录、反思的习惯,而且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监督下,对大家的倾听行为也有更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21天之后,大家利用微信扫码,投票选出班上“最善于倾听的同学”及“倾听行为进步最大的同学”,充分肯定同学们在这段时间的进步和做出的努力。事实证明,这种民主投票的方式是很受大家欢迎的。在策划《学会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活动课的过程中,我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了大量网络平台、移动APP等信息化资源,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取得了比传统教学好得多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中职心理课堂的整合要求把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过程结合起来,构建成新型的、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认知、有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信息化课堂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基础,并与教学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这将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岳丽英.信息技术在中职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121-122.
[2]彭永.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研究,2014(12).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