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集义说

文章 2019-07-11 04:42:27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金刚经》是一部空宗经典,但属于有宗的法相宗也很推崇《金刚经》。

一、题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是题以喻立法,开示道路;从事相而理,从议论而法;藉有的分辨,入于无的胜境界。因此,此经乃以法喻而命题,颇具意趣与现实融通之妙;兹概述要旨,以供持诵者参考:

金刚,梵语跋折罗,或者2日啰;具坚实和能坏的功德力,是譬喻。

般若,梵语应为般赖若,或者9剌惹;即是智慧的意思,于一切智慧中最上,无有比拟或相等者;当然,更无有超胜者。

般若,是为大乘佛法的纲领;譬如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以至无量波罗蜜等,无不以般若波罗蜜为本。

大般若经中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觉也),摄持菩萨(觉行者)。」

大智度论中说: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

其实,学佛的原意,在于培育智慧;就像是世俗的知识经验,世人以之为拥有而探讨,运作而随心所欲;尤其是愈丰富愈高超,愈深广愈理想。可惜,无论如何,难以达到无缺无憾的境界;总少不了见仁见智,相对相左的情事发生。但是,佛法中的般若,则无有如此的缺失;无论任何的运作结果,尽都完成圆满,入于究竟。因此,世法和佛法在这方面,于梵语中分辨得最是清楚:

阇那--世法之智,包括聪明。

般若--佛法之慧,圆满究竟。

教界佛弟子,从来但求觉悟,不精勤菩提;殊不知菩提的圆成,仰赖智慧的运作,设若名高势大,一方牛耳,俨然佛菩萨再来;而修养中缺乏般若的内涵,终究止于庄严之表相,不可能圆具实性,历练成大圆镜一般。试问:

「欲求作佛,能以虚妄之心,而得执着成就的么?」

举例来说:

众生本具觉悟之性,只因无始以来,迁流不同环境,沉沦不同际遇;迷茫而漫长的变化历程中,熏习着不同的事理,以至污染了原本清净而庄严的心性。就像是衣物用具,原本洁净而美观,经过许多时空,不免因人为或自然的污染;久而久之,便变得陈旧而秽垢,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如果,欲想去除污垢,还复本来;必然地,尽一切方法,耐心的去洗涤,去清洁。这样,就很容易获得一个现实的明证,那就是:

「染得愈深,涤之愈难。」

当然,立意还复本来,若能具足金刚之力,般若之功,循其方法,遵其正途,则无有不能不如愿以偿而圆满清净者。

波罗蜜,依梵语的含义,有到彼岸的行为,具行为的方法,涵盖了运作的要义,可以说是究竟之道;譬如从生到死,究竟而入涅槃,便是波罗蜜的诠释,切莫但以「到彼岸」直译其法相的概念。基于由此到彼,必须具备条件,拥有方法;同时,亦不可忽略了到彼岸的目的,或者说「干什么」?

经,梵语修多罗,具贯穿法义,连结不散;或契于理,合于机,摄持所化的意义;更有释作门径,道路;以分别义理,贯通法要,而导引众生的意思。

不过,依金刚般若波罗蜜题名,进而可以体用相境而诠释,深解此经藉喻而言法义;兹分别扼要说明,以供参考:

体--金刚喻力,无坚不摧,诸侮皆御;乃是真、善、美的表现条件,或者说是本有的元性;就像泰山盘石,挺劲稳当,武威庄严。

用--般若破诸障,所有贪瞋痴慢见等,悉皆阻碍涅槃,形成迷惑,陷入虚妄,常住无明;般若犹若阳光,能够照彻诸妄,发现诸般情识;因而突破万难,通达无碍。

相--以金刚为体,般若为用,展露波罗蜜行,引发法相功德;亦如典籍中说,诸佛及法,悉从此经中出;如明入暗,一览无遗,无有遁形者。故谓为道之宗本,法之趣向;具足圆明,融通妙觉,尽在其中!

境--循其道途,入达门径,发明效益;究竟施忍戒勤禅慧方便愿力智等,显现世俗的假有,明了世出世间的真无;于真修实证中圆成功德,突破现实的缠缚,立于第一义而不动,到达清净自在的胜境地。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无非是昭告一切众生,同具如来智慧的觉性;提示智慧的发挥,以戒学和定学做基础,如何顺利地顿息诸缘,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共入毗卢性海,圆满究竟于无余涅槃世界。

二、法会面目

法会的开始,自序幕拉起,展现眼前的是予会时,凡所涉及的人、时、事、地、物等,分别均有介绍;构成实际因素的完备,说明法会条件的具足,合乎可以资讯的程度;也就是为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契合相应,可信可靠的结集内涵。例如:

谁主其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参予,大概有多少人;予会者的生活状况,可资征讯的身份与地位等。

说到佛陀时代关系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于佛制的要求是以规范而成条例,将实际的生活需要,如何维护色身,并能佐助法身,逐渐建立起来律学。

当初,佛陀及其弟子,吃的方面是以托钵营生,不像现前中国的丛林生活;于托9时,有如下的一些要求:

1结队同行,顺序托钵,慈心受供。

2依次七户,饭菜随缘,不生分别。

3七户行化,未得少得,即刻停止。

4澄心凝虑,庄严行止,感施主恩。

5大户小户,不许拣择,防心离过。

6不贪好食,不恶坏食,施受平等。

托钵结束后,仍旧结队而还,归来住处,然后庄严用供;受供之时,意念清净,德感人天,求法身的成就,养色身的无恙,行如是的观想。

饮食之道,律有明文,约分六类,阐述范畴,以资参学:

1乞食:以上中下三种品位而言利益,上品者,但行乞食。中品者,日中受食,应赴普。下品者,唯自得食,以养邪命。乞食的谛理,以省时省事,勤修正道;促使施者,因供养布施而获福德。

2次第乞食:凡俗愚痴,贪于食位,嫌贫从富;上行者流,不择贫富,等慈众生,次第乞食,随缘随喜。

3不作余食法:律中说行者,次第乞食,于求处数数正食,得贮余食;行者当念,是余食法,世尊为病者开方便,我今无病,不可如此,是为不作余食法。

4一坐食:有人数数不正食,于中前数数食其余米q粥等;行者当念,愚夫养身,增长烦恼而数数食,我今为道,非为养身,故于中前,但作一坐食。

5揣食:又名节量食,食时,犹半饱状,感受中不至全饱;有人受日中一食法,于食时,恣意饱食,气胀腹满,最易昏睡,不得消化,反伤色身,妨碍修道,故应揣思节量,以便维护健康。

6不中后饮浆:常有人节量,却又贪味,于中后,数数饮浆,吞食菓蜜等;如是行食,是养邪命,易招病苦,荒废道业,故不作中后余食。

修学行者,于长养出世善根中,并具五种法食,成就不同的境界:

1念食:行者当持正念,为长养一切善根,不贪食,不分别食。

2法喜食:行者爱乐妙法,心生喜悦,为长养慧命。

3禅悦食:行者因得禅定,心身悉皆喜悦,为长养慧命。

4愿食:行者以弘愿持身,精勤于愿行,为长养善根。

5解脱食:行者为解脱惑业,去除系缚,于法得自在,为长养菩萨善根。

由此可见,食为资养色身,长养法身,以正念而食,禅悦法喜,究竟解脱,于庄严受食的要求之下而进行;所以,每于法会,均有饭食之说。同时,也说明了佛弟子的生活,有条理,具规范,不只是「民以食为天」而已。

饭食竟,收拾衣钵,清洗手足,围绕佛陀之前,敷设座位,静w佛陀开示法要;这就是法会的前奏,说明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开始的;如同世间的集会,并无标新立异之处,更没有故作姿态,令人迷惑的地方。

法会开始了,佛陀说法,庄严殊胜;于此会中,首由长老须菩提恭敬启请。他说:

「世尊!您苦口婆心的说法,总是以维护和关注的大慈悲心,刻意地教化众生;如此难得而且珍贵的法会,永远是令人感激的。」

又说:

「世尊提示众生,要发起无上正等觉之心;请教,众生每当发心之时,总是发而复失,不能常住而且不变的保有;但不知,应该怎样使妄失之心不起,觉悟之心常住?」

可不是么?修学行者,由于一份爱道的热忱,往往很容易引发菩提心;但是,总不能持久,维护而不起变化;有的,甚至逐渐地退失,连起码的形相也会没有了。

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佛陀说:

「为了没有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修学佛法的行者,应当如是发心,而且是恒久不变的安住其中;唯有这样,纔能降伏变化多端的凡俗之心!」

所谓欲明心见性,必须修心养性;欲修心养性,必须明了心性;如是明了,如是修养,如是明见;于佛法修学的谛义上,便是所谓的如是学,如是行,即得如是成就!

由此可见,般若工夫的下手处,便是以什么道理认识此心,以什么方法降伏此心;然后,转虚妄而为落实,出烦恼而成菩提;亦即是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三、众生缘起

生命的形成,凭借父精母卵;构成的要素,依于地水火风;运作的条件,仰赖六根八识;贯通的枢机,则以五蕴而发动变化,生起作用;这,便是众生以「人」为代表的众生相。

众生,顾名思义,是诸类生命,包括有情和无情的综合性名字相;由于众生数多类繁,难以尽举;因此,佛典中但以体、相、用三大类而分别其型态,说明其面貌。

于体而言,有:

1卵生--于卵壳中成体而出生者。

2胎生--于母胎中成体而出生者。

3湿生--于潮湿中成体而出生者。

4化生--无一定依托变化出生者。

于相而言,有:

1有色--有质碍行相,住欲界与色界之众生。

2无色--无质碍行相,但存识心,住无色界,即空处之众生。

于用而言,有:

1有想--有思惟,有感想,心所分别,随缘境而生事理之法。

2无想--心法寂灭,入非色非心之境,住定静念,但不易觉,为无念无想故。

3非有想--即是非想,住于无粗想之烦恼地,也就是识性微动,不起大分别。

4非无想--即是非非想,住于非无细想之烦恼地,也就是识性不动,于灭定中穷究,常行分别于发实尽性之境。

众生的界定,佛典中但说有情和无情;所谓有情,就是具有情识分别,不舍感性与理性意识的众生;简言之,就是具有情感反应的众生之类。所谓无情,就是不具情识分别,远诸感性与理性的众生;除了不具情感反应者之类,广及禅定三摩耶境,和入涅槃寂静之属的修养者。因此,佛说众生,包括了四禅天以内,以及欲界、色界、无色界等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以,纔作如此精细的分类,而说: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灭度,梵语般涅槃那,具有销灭诸障碍,度脱众苦难的意思;其间的主旨,在于「生死」大事,也就是了生脱死,入不生不灭的寂静境地。基于这个大前提,进一步必须知道,所谓灭度者,究竟以何为灭度的内涵?兹分别说明之。

1依生住异灭四种理相而言:

生--法的发生,来自人与事,也就是色心相应的结果;人的问题,因事与理的计较,为无明而造作,如是发生繁复杂乱种种不同的法。

住--法发生以后,在凡俗的世界里,辗转迁流,循环不息;但无论如何,总是永远存在的;如此的现象,便称之为住。

异--法的存在,相续绵延,必然不断地作用,长期的变化;因彼而此,因此而彼,牵连制动,自成异象。

灭--法的生起,而存在于世,而变化不定,以至于时空中逐渐地暂时消失;一旦色心相应,继之又起。

色心相应成法,往往于一念中剎那生灭,也就是一法起,四相具足;念起本无,形成生相,生而停住,展现住相,前后相异,不定分别,从有而失,瞬间销灭。这便是因缘造作,源于色心相应,色心相应,总归因缘所生的法事;众生依彼有为,常住无明之中,以至迷惘惑然,不得自在;佛陀大慈,发愿灭度,开示众生,破迷去惑,导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大道上。

2依成住坏空四种事相而言:

成--万物的形成,以地水火风四大种性而为架构;四大聚合,物相成就,四大分离,物相毁坏,亦即所谓聚散之法相,原本假合而有,是为事物的成相。

住--物成而用,故有暂留,藉用之运作,而有存在的事实;由于这种事实,引发物欲的占有,如是因有而执着不舍,甚至永远不能满足。

坏--用久必坏,存在生变,有人为,有自然;究其所以,不外四大失调,未能融合,亦即所谓的缺失或毁损。

空--物相四大合成,于时空中逐渐失去调理,起而变,继而损,终至四大分散,归返本来,或地或水,或火或风,已不是物。

3依理与事显露真如之相而言:

随缘--以不变为先决条件,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保有真性的不变。

不空--究竟远离染法,坚持如明镜般清净无为,明镜虽显万象,却不为诸象所染污。

清净--染着来自造作,以随缘而不变,则染着自然不生,其清净之性屹立不变。

有垢--众生本性无有垢秽,唯起心动念不离垢秽;即使修行清净,仍以世俗的垢秽为对象,故真如为有垢依。

在缠--娑界众生,为五欲八风所缚,相对相牵引,无非贪瞋痴;由是而修行戒定慧三学,总在出缠而求得解脱。

生空--人我乃众生之相,空人我即是生空,破事理,是为法空;二者分别不同,其实一而二,二而一,依法而空人我,依人我而显法空。

依言--言辞法句,起自心念,声色之尘,心念相应;依言句而感情识,离法相而息止心念;因此,离相离心念,无非假言句之名而生离情之识。

安立--声色尘相;根触成境,诸法油然而生;说色说心,说有说无,不外假名安立,究竟所以,虚妄之作;唯出世不离世间,有安立方有突破。

相待--对立如是非善恶,相形之下,总以世俗为标准;所以,对与错,因错而显对,依对而知错;故说相待法,于中发现,方得绝待的功德。

4依着相即非菩萨而言:

我相--乃说自我,每一个体的主宰,有造作之能,有思惟之功;因而,依于业力,发动污染执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