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与白居易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下面是金刚经与白居易,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苏州洞庭山某寺,有唐朝白乐天(白居易)所写的金刚经为镇寺之宝。
嘉靖四十三年,东南发生饥荒,该寺缺乏粮食,住持不得已用这本经向山塘的王宦质押借了五十石的米,王宦施米后却将原经送还。
住持运米回去,经过一座大湖,一直称赞王宦的功德。船上的人提议打开经来看,刚打开,忽然吹来一阵风,把经前的数页吹到空中的云层去了,住持十分懊悔。
三年后,有一位大官,知道该寺有这本经,于是故意陷害住持,把他关入监狱,逼他献出此经。这位官员看到这本缺了几页的经,认为并不珍贵,便把他释放,并把经还他。
住持携经乘船过湖,又遇到大风,湖面一片昏黑,只好移船靠岸,进入村庄避风。当他走进一个老渔户的家中时,竟发现墙壁上正贴著以前所遗失的那几页,而且完好如初。
那位渔户姓姚,住持问他何以有这些字纸?渔户说:“三年前,曾经看到一道火光掉落在田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字纸,就将它贴在墙壁上。”
住持悲泣顶礼,称颂韦驮护法之功,并向渔户描述这件事情的本末,他说:“要不是先前那阵神风,这部经就会落入豪门手中。若不是这次的神风,这部经就无法恢复完整了。”姚姓渔户也因此感悟而改行,并拿出很多钱来将这本经重新装订,送还该寺。
拓展阅读:《金刚经》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