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塞尔以来货币产出相关论研究综述论文
论文摘要: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到底有没有影响及其影响如何,西方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对魏克塞尔以来的货币产出相关论即认为货币政策与产出等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理论综述如下:魏克塞尔等认为货币是影响真实经济的重要因素;凯恩斯等货币当局能够对产出产生影响;新凯恩斯主义得出货币政策能稳定总产出和就业的结论;新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等具有强大而持续的影响力;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也肯定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据此得出应重视预期、明确货币政策目标、注重货币政策与其它政策的协调等启示。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产出,新共识,预期
引言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支柱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到底没有影响以及其影响如何,西方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或流派。一些经济学流派认为货币与真实经济无关,另一些认为货币变动对产出有重要影响,还有一些认为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魏克塞尔以来的货币产出相关论。魏克塞尔认为货币并非一层“面纱”,而是影响真实经济的重要因素;凯恩斯等认为货币当局能够通过控制货币进而对产出产生影响;新凯恩斯主义通过粘性工资和价格等理论得出货币政策能稳定总产出和就业的结论;新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具有强大而持续的影响力;新共识宏观经济学等流派也肯定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据此进行述评并得出有关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一、魏克塞尔以来凯恩斯以前的货币产出相关论
在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只是一层面纱,对产出没有实际影响。而魏克赛尔认为货币并非一层“面纱”,而是影响真实经济的重要因素他在其1898年的《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提出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是造成经济累积性波动的根本原因,认为要稳定货币,只有依靠银行自觉地调整利率政策才能实现经济均衡,即采取盯住物价和利率的政策。实际上提出了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其继承者缪尔达尔(KarlGunnarMyrdall)和林达尔(ErikLindahl)进一步阐明了魏克塞尔的货币政策理论学说。缪尔达尔(1963)加进了预期因素;林达尔(1963)则主张货币政策机构对物价水平施加影响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对银行存、放款确定利率,包括调整一般利率和对各种存款放款确定有差别的利率。霍特里(RalphG.Hawtrey)等极大地受到魏克塞尔的影响,都认为货币是引起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霍特里在1913年到1937年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纯货币经济周期论的观点,认为“经济周期不过是显著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一个缩小了的翻版而已。”哈耶克的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在货币方面,是通过货币因素造成的生产结构的失调。
二、凯恩斯主义以来的货币产出相关论
⒈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产生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之下。凯恩斯(Keynes,1936)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既会影响物价也会影响产量,且首先影响产量。因为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而总需求又决定于消费倾向和一定时期的投资量,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的波动和非均衡。认为货币是外生的,货币当局能够通过控制货币进而对产出产生影响,必须采取反周期的货币或财政政策以稳定经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主张很快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所接受。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由于货币工资刚性的存在,货币存量的变动必将导致生产及总需求等的持续同方向变动,即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因此被认为有效。
⒉新凯恩斯主义。70年代滞胀之后,面对货币主义、理性预期理论等学派的挑战,新凯恩斯主义在继承原凯恩斯基本理论和借鉴其他各学派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尝试从不完全信息以及粘性工资和价格等理论出发,说明货币变动影响真实的经济增长,并得出货币政策能稳定总产出和就业的结论。其提出的信贷配给理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同时起作用,市场存在多重均衡且经常处于无效率的均衡态,只有政府干预才能有效地修正信贷市场失灵。私人部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行为至关重要,因而要重视货币政策的可靠性,货币政策应逐步向通货膨胀目标调整。即通过调整名义短期利率进而改变实际利率以适应经济的变化,从而弥补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化。克拉里达、加利和格特勒(Clarida,GaliandGertler)提出了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观点,即最优货币政策是实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费尔普斯与泰勒(PhelpsandTaylor)发现,即使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也是有效的。一个合适的货币政策规则的使用即使是在理性预期和人们知道规则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波动。
⒊新新古典综合学派。20世纪80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导致了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了新的融合化趋势,被称为新新古典综合学派,它承袭了综合学派和新古典经济成分,并将强货币中性加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价格粘性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认为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坚持货币产出相关论。在新新古典综合模型中,认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具有强大而持续的影响力,货币当局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加速经济的调整过程,货币政策不仅是理论有效的而且是实施有效的。该学派主要包括两种观点:一是从肯定上讲,经济波动不能离开货币政策来解释或理解。二是从规范观点看,总需求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管理以产生有效的经济结果。强调货币政策要以接近0的通货膨胀为目标,采取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同时,要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靠性,采取简单、透明的货币政策规则。古德弗伦德(Goodfriend)得出:近二十年来世界上低且相对稳定的通货膨胀已经证明了其价值,新新古典综合模型为价格稳定提供了理论基础。Taylor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对执行通货膨胀目标和评价该政策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集中于价格稳定并保持通货膨胀稳定且较低,可预期目前宏观经济稳定的程度将会持续。ClaudioMichelacci认为,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是以通货膨胀为目标,这被称为合意的价格水平稳定或者通货膨胀目标。
⒋“新共识”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基于凯恩斯的基本信条且兼收并蓄各派的观点,到了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认为货币政策能有效地实现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从而有益于经济的健康增长。经济活动的水平围绕着由自然失业率决定的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波动。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幅度和利率有关。供给决定需求,有效需求不会对长期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而调节供给却能够对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这种货币政策作用提升而财政政策作用下降的经济政策主张被称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共识”(NewConsensus)或“新共识”宏观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有Meyer,Arestis和Sawyer,同时也包括Clarida,Gali和Gertler以及McCallum。Arestis和Sawyer认为,货币存量是内生的,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它是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成分,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通货膨胀率。长期中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能影响的唯一的宏观经济变量。
三、述评与启示
综上述可知,在货币政策与产出关系的问题上,魏克塞尔、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以及“新共识”宏观经济学等都坚持货币产出相关论。据上述分析进行述评并得到如下启示:
⒈各学派均肯定货币及货币政策的作用并主张以货币政策稳定产出等。魏克塞尔以来的相关理论均认为货币、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相关假设及论证得出以货币政策能稳定产出的结论,即肯定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从现实来看,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并非万能并总是处于出清状态,市场常常处于失灵状态,需要国家政策的相应调控。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是有启发与借鉴的。
⒉应重视预期的作用,谨慎地运用货币政策,把握其运用的度与规则。从魏克塞尔的继承者到凯恩斯及其继承者都重视预期以及政策规则的作用,这启发我们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可忽视企业、居民等预期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的预期及其行为对货币政策的调控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政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把握适当的度和规则。既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微调、预调,又要善于把握其范围与程度,应在一定的政策规则下进行。
⒊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启示。稳定币值是大多数学派一直都比较重视的最终目标,而通货膨胀目标制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也采用它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和操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在中间目标方面,主要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不同的学派于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看,利率目标适合运用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完善且利率与货币需求相关性较强的国家,货币供应量目标则主要运用于市场经济体系不太健全,利率与货币需求及货币供给相关性较弱的国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中间目标也是变动的。
⒋货币政策需要与其它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的间接的调控政策,对于结构方面、微观方面、结构方面的调控不足,而且效果不够直接,而这正是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的优势所在。而且货币政策因时滞、效果不对称性等原因的影响,需要财政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其最佳效果。因此,货币政策需要与财政等政策协调配合使用。这可用来解释各国宏观调控中对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运用。
参考文献
1 瑞典)魏克赛尔(Wicksell, K.)著:《利息与价格》,商务印书馆,1959年。
2 瑞典)林达尔著;陈福生,陈振骅译:《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63年。
3 哈伯勒著;朱应庚,王锟,袁绩藩译:《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