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理学管理应用及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交通心理学指的是什么呢?它的论文要如何写呢?交通心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系统地学习《交通心理学》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交通环境中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交通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第1篇:高校交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反映了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对待教学的态度,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交通心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社会中工程技术与人因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通过系统地学习交通心理学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交通环境中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在交通过程中,驾驶员、行人、乘客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掌握驾驶员心理选拔的技术和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具体应用到汽车驾驶、驾驶员培训、交通管理等工作领域。
一、交通心理学的课程特色
(一)立足学术前沿
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始于1913年,德国工业心理学家Münsterberg开展的电车驾驶员和船员的胜任特征研究。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在研究问题方面,从最开始只关注单一的驾驶疲劳问题,到目前从驾驶员的年龄、经验、性别、危险知觉、警觉、决策、情绪、驾驶风格等多个角度、多种因素考察驾驶过程中人的因素对驾驶安全、运输效率的影响。近期,还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交通文化方面的问题,例如不同文化氛围中驾驶员违规行为、礼让行为及车语使用等方面的差异。[3]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最开始单一使用量表法、反应时法,到目前综合使用驾驶模拟器(或实车测试)联合脑电测量法、眼动测量法及生理多导仪全面系统考察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行为指标和生理指标。[4]
由于交通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立足学术前沿。既要融合工业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又要注重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影响驾驶安全的生理及环境因素、驾驶员视知觉、驾驶员注意、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决策、驾驶员情绪、驾驶员人格、驾驶员培训及教育等。讲授内容要厘清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源流,以近5年的大量实证研究资料为坚实基础,力图向学生反映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体系严谨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促进学习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5]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交通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系统而严谨。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驾驶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交通事故都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涉及到驾驶员特质(年龄、性别、驾驶经验、驾驶员状态、操作熟练性、人格)、路况复杂程度(交通条件、天气条件、路况、乘客数量和类型、车仓的人体工效学设计、车速)、分心干扰、驾驶员的文明素质、交通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动态调节。[6]该课程应向学生全面系统阐述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决策、情绪、驾驶行为风格等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只有当知识体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内化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才能把知识作为主体经验加以迁移和应用,以科学的眼光,对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人、车、路和环境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出事故预防策略。
(三)注重联系实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7]高校课堂教学,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交通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交通生活非常贴近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第13分会即为“交通和交通运输心理学分会”(Division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Psychology)。如果我们把“应用”理解为严格利用程序来解决实际利益问题,那么应该指出,应用科学应符合三大标准:实用、迅速和方便。其具体要求如下:应用科学处理的是特殊、具体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比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为明确;应用科学最后得到的结果一般并不广泛扩散;应用科学仍然像基础科学一样应该适应实际情况和接受检验的可能性,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更容易接受实践的检验。
着眼于特殊情境的研究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涉及的是根本性问题,总的原则或理论。应用研究直接用来回答现实某一具体问题有关的疑问。而交通心理学恰恰具备现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实证性和实效性特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集合大量事故案例分析,从问题出发,展开理论阐释。并在每章之后,结合相关实证研究,针对人、车、路、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传授学生如何制定预防和干预交通事故的方案。
二、交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依托团队建设,开发教学资源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新课,即要求教学体系严谨,立足学术前沿,但是教学资源积累薄弱。迫切需要开发教材、演示文稿、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等教学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要想把某一门课程培育好、建设好,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系统开放化、成员团队化、连环互动化(师生、师师、生生可以实现连环互动)。它是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8]
因此,主讲教师应建立《交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团队。例如,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带领多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会向学生渗透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团队一方面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关系,另一方面,以课程教学大纲为蓝本,结合承担完成的其他各类交通心理学课题,进行案例规范化处理,并将其形成教学范本引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全员参与教学组织活动,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科研能力和项目研发水平,开发大量交通心理学教学资源,而且有利于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精髓——团队合作精神灌输到课堂教学中。
(二)完善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
《交通心理学》课程要求立足学术前沿,课程体系严谨,理论联系实践。国内外驾驶员安全心理的研究迅猛发展,新的研究手段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为了紧跟学术前沿,还要不断搜集新的研究内容,特别以往教学发现,由于大学生驾驶经验少,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瓦根舍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为标准,选择典型案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根据新的研究进展,扩充课程内容,结合丰富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丰富组织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交通心理学》课程如果尝试使用团队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课堂组织形式,依托教学团队的力量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有一名主讲教师,贯穿整个学年教学进程,由他介绍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历史及研究任务等基础知识,同时,他负责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安排教学团队成员到课堂授课。这一组织形式并不是简单的轮流上课,所安排的教师一定是熟悉该章节,或正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授课人可以将交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融入到自己具体的研究中去,给学生全面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应用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最新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某一领域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将基础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研究领域。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这也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训练了逻辑思维,培养了科研视角,深刻领悟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四)更新方法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单靠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很难给学生直观认识,例如,关于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员视盲、驾驶员分心等领域的课程内容,需要依托形象生动的案例分析。由于驾驶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一种操作行为,因此,文字说明和图片演示都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但是,又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进入驾驶室进行演练。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此次课程改革将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典型的交通事故视频影像资料,通过特殊的视频剪辑软件,将网络视频、已有的行车记录仪影像进行剪辑,萃取最典型的片段,在课堂演示并辅之以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掌握交通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学用结合。
(五)结合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即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旨在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形成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创新精神。[10]还有研究者提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的实现方式是项目式教学,是以研究项目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和重构教学组织形式。[11]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深入地了解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课程改革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开放交通心理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驾驶模拟器研究和眼动研究,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并由此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业绩效评价标准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期末时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或科技论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2篇: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1引言
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人、车、路、环境与管理,而多年来各国的研究表明,在导致交通事故的所有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交通进行管理,对交通事故进行预防是当今中外学者热议的课题。
2我国交通心理学研究概况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了对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交通参与者心理、道路管理、设计以及立法等方面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我国交通心理学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在过去若干年中,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研究
对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的研究是国内外交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部分,我国主要集中于知觉方面的研究,对记忆、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涉及还较少。
(2)驾驶员状态研究
主要为压力、疲劳、唤醒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3)驾驶员个别差异研究
研究人格和生活方式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4)驾驶员评估研究和诊断研究
研究假设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适合做驾驶员,主要通过心理素质、驾驶适应性研究等对驾驶员进行评估和诊断。
(5)驾驶员训练研究
交通心理学不但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理论根据,减少交通事故,而且还承担训练驾驶员的任务。
(6)道路设计研究
交通参与者如何感知道路环境,如何加工环境信息是道路环境设计的关键。因此道路环境设计不仅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而且必须考虑交通参与者的心理因素。
3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
交通心理学主要有以下七种研究方法。
3.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交通客体的直观观察获取信息,从而得出判断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3.2实验法
实验法是实验者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条件,影响被实验者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者称为主试,实验的对象称为被试,所研究的因素称为变量。实验法可分为两种: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3追踪研究法
这种研究法就是对一些经常造成事故的驾驶员进行长期追踪调查,查明其违章肇事的心理原因,为驾驶员训练和甄选提供心理依据。
3.4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叫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与追踪研究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3.5心理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用规范的试题和相应的量表,对被试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进行测定。道路交通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有视角测量、注意分配测量、反应时间测量,以及被测试者性格和生物节律测量等。
此外,问卷调查法也是常用的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其形式与心理测量法较为相似,但在信度和效度上可能会较差,但只要能设计合理、科学的调查项目或问题也能获得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6数量统计分析法
数量统计分析法是在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道路交通心理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可以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使一些交通现象导致的结果更易于被人们把握。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运算和定量或定性分析已成为可能。
3.7驾驶模拟实验法
驾驶模拟实验,是借助一系列仪器设备以及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设置一种十分近似于真实驾驶的情境,在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一个或一组环境条件来研究驾驶员某种心理心理现象和驾驶动作的方法。
4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4.1在机动车驾驶人管理中的作用
4.1.1分析机动车驾驶人的不良心理特点
经过研究,驾驶员往往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目心理;(2)侥幸心理;(3)逞强心理;(4)逆反心理;(5)保险心理;(6)急躁心理;(7)骄傲心理。
以上驾驶员的心理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追踪调查法和个案法获得。对于以上不良心理,作为管理者、执法者,应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在执行公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应用各种宣传手段,用合适的形式使机动车驾驶员真正认识到在驾驶机动车时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在不同的交通环境、情境下做出后悔终生的事。
4.2在非机动车驾驶人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的数量占非机动车总数的绝大部分,因此,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尤其是自行车驾驶人的研究,在预防交通事故、规划交通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1非机动车驾驶人心理特性分析
同时通过观察与追踪调查,不难发现非机动车驾驶人具有以下几点心理特点:
(1)着急、超越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往往为了赶时间产生此种心理,经常表现为快速、冒险、猛拐、硬钻等现象。
(2)对通行空间的占有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都喜欢平坦宽敞、车流较少的道路,而实际情况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因此,他们就会不断的超越穿行,摆脱拥挤。
(3)胆怯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那些初学者身上,通常表现为遇突发情况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随机应变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一般比较自如、从容,精神不太紧张,警觉低,注意力分散。经常表现为东张西望,易受到周围景物的影响而转移视线。有同伴同行时往往结伴并行,边走边聊,车速过慢,对后面骑车人全然不顾。当以较高速度骑行时,路线不固定,超车现象增多。遇到热闹就停下来围观,遇路障就盲目绕行。这种随意性行为的产生,多是因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对自身行为给整体交通秩序带来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所致。
(5)异常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特别是骑自行车的人经常出现以下几种异常心理及行为特征。
争强好胜:大撒把,见车就超,见空就钻,横冲直撞等。
爱冲动:被人超车或稍有碰撞,就火冒三丈,不甘示弱。
骑车嬉闹:这是在年轻的骑车人当中经常出现的行为。
4.2.2研究方法应用举例
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研究,我们还是较多的采取观察法,因为他们的行为本身比较简单,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数量统计分析法。
研究人员曾经通过观察法对自行车群体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段内自行车群体在有无交警执勤情况下闯红灯的比例,得出了“自行车交通群体素质不高,主动遵守规章意识差,必须通过适当科学管理来实现秩序的正常”的结论[1]。
4.3在行人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4.3.1行人心理特性分析
对于行人的心理研究,我们主要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出结论,总结行人违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
(1)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自己违章行走也不会有危险,因为机动车不敢撞人。这是我国大多数行人违章的普遍心理特点,这种心理过高地依赖机动车驾驶员遵章行驶。
(2)贪图个人方便。有的行人明知应当遵守有关的交通规则,但常常为了满足个人一时需要,或为了缩短自己的行走距离,或为了减少行走疲劳,或为了迅速到达目的地,就故意违规抄近路穿行。
(3)从众心理。当许多人同时横穿道路时,如果有一人带头闯红灯或抄近路穿越,其他人经常纷纷效仿,造成法不责众的局面。而且许多行人认为随行的行人似乎是一道屏障,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即不顾及交警的指挥,也不避让机动车或与机动车抢行。
(4)行人认为即使违章也不会受到严管。许多人之所以敢步行违章,是由于认为交警主要是管机动车的违章,一般无暇顾及行人,所以违章行走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因为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也不会有其他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总是认为只要机动车撞行人,由机动车主承担责任,而不应由行人承担责任,侧重于保护行人,交通执法的重点也大多放在机动车违章上[2]。
4.3.2研究方法应用举例
国内在行人交通设计与控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多为理论性成果,未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难以确定其对行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程度。
(1)交通设计及信号控制因素。OwenKeegan等研究了爱尔兰首都都伯林的行人倒计时信号灯对交叉口行人过街行为的影响[2]。结果显示,在倒计时信号灯设置后,行人遵章率从65%提高到了75%,倒计时信号灯对减小行人违章率有较大作用。
(2)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环境因素对行人过街的心理及行为也有较大影响。任炜通过对不同区域行人交通特性的观察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穿越人行横道的行人群体及交通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住宅区以老年人为主,在商业区,则以青少年为主。在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商务区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速度要远大于住宅区,青少年在通行速度上要高于老年人。
综上所述,利用合适的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客观的了解和掌握不同的交通参与者在不同交通环境、情境下的心理规律及特征,以此作为交通管理者和执法者开展工作的依据,科学、有效的管理交通活动,保护人民的人身和合法财产不受侵害。
4.4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驾驶员
汽车驾驶模拟器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在培养和选拔驾驶员的方面。
4.3.1驾驶员的培养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终极目的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驾驶技能,使学习者在实际的道路交通环境中,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交通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经验,经过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而选择合乎规则的动作,以准确的顺序、熟练的技巧将肌肉、骨骼运动和相应的神经系统联结构成自如的操作活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驾驶模拟器训练毕竟只是模拟训练,它不能完全替代实车训练和其他传统培训方法。实训中,还需根据训练科目和训练目的,将驾驶模拟器和实车训练、教练员讲解指导等传统方法结合应用。
4.3.2确定合格驾驶员标准
驾驶模拟器不但能使学员得到更真实的驾驶环境,从管理者的角度,驾驶模拟器更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很容易得到模拟器驾驶人在驾驶演练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数据,并加以处理。
借助此项功能,我们可以制定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的标准。
首先,选取一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驾驶员,这批驾驶员应具有较低的事故率。
然后,让被试上驾驶模拟器,主试不断变换各种交通环境(如堵车,高速公路,急转弯,高速会车等),记录被试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心理数据如脑电图、心电图、血压和脉搏等。
最后,整理数据,将同类被试在不同交通情况下的数据求平均值,即可确定合格驾驶员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此项工作将极其繁琐,不仅要考虑到驾驶人的年龄和性别,还要考虑被试的所驾车型、驾龄、文化程度等众多因素,但笔者认为,其实际的价值将是极其巨大的。
5展望
一般说来,一门学科发展的程度如何,主要看它的研究方法达到了什么水平。在交通心理学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是借用心理学的实验法和测量法。当然,这两种方法在交通心理学的研究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今后还应大力推广使用。同时也应该结合交通心理学的实际,对这些方法加以改进,使之具有该学科的研究特色。另外,可以预言在今后的研究中,个案分析法和追踪调查法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因为从总体上讲,实验法和测量法都是一种群体水平上的研究,要完整地揭示事故中人的因素的作用,个体水平上的微观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某位驾驶员或某起交通事故进行具体考察、追踪探讨,也不失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无论是实验法、测验法,还是个案分析法、追踪调查法,若能与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可进行分解式研究的计算机模拟联系起来,其研究前景将更为广阔。
目前,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飞速上升,交通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总结原因,还是人的因素。设想如果提高了驾驶员的标准,那么很大一部分不适合驾驶机动车的人就没必要购买机动车,如果机动车少了,那事故率就有可能下降。同时,上路驾驶员的素质提高了,这样将给我们的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那么交通事故很可能就会大大减少,伴随而来的还有其可以改善环境。
诚然,驾驶员标准的确定还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或其他未知因素,同时驾驶模拟器更可以用于车辆的设计与制造,鉴于笔者的专业性质和水平有限,在此不做更多论述。
6结语
道路交通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因素还是人,只有将人的因素把握好,并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人为本,道路交通管路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才能向现代化的管理目标更进一步。
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当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笔者水平和时间有限,文中不能尽述,同时也难免出现不足和纰漏之处。
第3篇:交通心理学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交通心理学概述
1.1交通心理学的概念
交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社会交通现象和工程中有关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交通心理学主要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出发,研究如何改进交通行为以减少事故、保证安全,如何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研究交通安全教育和训练问题,纠正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意识与行为中的许多不安全因素,教育和纠正交通违法;研究如何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的过失犯罪问题等。
1.2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交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其基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机动车驾驶人的心理、行人心理、自行车骑行者心理、交通工程心理、交通事故心理、交通管理心理和交通警察心理。
1.3交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交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及模拟法。
2影响驾驶员心理的因素分析
2.1车外环境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
(1)颜色的刺激作用。车外环境中的实物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对驾驶员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交通环境中的不当颜色配置可能对驾驶员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道路结构、设施等的影响。交通管理中为安全起见,常在道路两侧设置护栏以规范行车秩序。当汽车在两侧有护栏的道路中间行驶时,因害怕碰撞护栏而有意识地与护栏保持一段心理安全距离,从而在无形中使道路有效利用宽度减小,这种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路面狭窄现象称为“路面狭窄效应”。路面狭窄效应“使得驾驶员为避免碰撞护栏或其它路边设施而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作用会使驾驶员自动降低车速并趋向于靠路间行驶。
(3)道路标志标牌的影响。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通过交通标志标牌获取路况信息,提前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预防危险情况发生。
2.2车内环境的影响
(1)车内的音乐对调节驾驶员的情绪有重要作用,优美、舒缓、轻快的音乐能够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提高驾驶安全性。
(2)车内设施整洁的布置让人感觉耳清目明。
(3)乘客的高声谈话或其它活动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2.3驾驶员自身因素对其心理的影响分析
(1)驾驶员的性格与情绪的影响。国内外对驾驶员性格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内向型性格对于安全行车更为有利。这是因为内向个性的谨慎、有条理、避风险和严于自我监督等特点,对于保证行车安全较为有利。内向与外向两种性格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内向性格的驾驶员感知较为迟钝,动作反应敏捷性稍差,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容易出现延误性错误而导致事故;外向性格的驾驶员则喜欢冒险,易冲动,倾向于超速行驶或强行超车等驾车风格,容易诱发事故。
(2)驾驶员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驾驶员的某些习惯或行为也会通过心理作用影响驾驶安全。如:喜欢边驾车边与人聊天;行程匆忙,一手驾车一手吃饭;边打电话边驾车;边行车边思考问题;开车时戴耳机听音乐等。
3基于心理学层面的交通事故防治措施
3.1开展心理训练,提高驾驶人心理素质
驾校不仅要重视对学员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其心智技能的训练;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对驾驶人再教育中也应加入心理培训内容;驾驶人更应增进自我了解,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增加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鼓励社会心理咨询业的发展;鼓励非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和开展各类针对驾驶安全的心理培训项目。
3.2开展安全宣传,增强驾驶人安全意识
安全宣传就是采取种种大众传播的手段,调节宣传对象的心理,使他们形成对安全问题的正确认知和态度,从而预防事故并进而形成社会群体的安全行为定势。安全宣传能否被对象所接受,取决于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与接受者个人意向的结合程度。宣传工作要善于激活人们的安全需要,增强其安全动机,要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从环境和人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出发,结合事故案例,进行信息灌输,情理说服,反复提示强化,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安全需要。
3.3立足以人为本,采取人机工程学措施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人机关系中人应该作为中心问题来研究。日本心理学家狩野广之对“不注意”的理解很值得我们反思。他认为“与其说‘不注意’是事故的原因,毋宁说‘不注意’是某种原因的结果”。以人为本,正是要求我们去研究和排除造成“不注意”的条件和原因,而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Engineering)作为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关作用的一门学科,为我们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之道。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