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和不完全变态
难点: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材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观察、分析、思考、理解家蚕完全变态以育的真正含义;同时通过对蝗虫生殖和以育过程的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
2、收集有关家蚕、昆虫、蝗虫等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蝴蝶蜜峰蜻蜓)
生:看图
师:这三种动物都属于同一类——昆虫
师:昆虫纲简述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蚕吐丝、蜂酿蜜、蝶传粉、蝗虫危害农作物、蚊蝇传播疾病等。
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和一个口器,有的可将许多小图像拼成详细图像。有的聚光能力较强,得到图像较明亮。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师:就说我们刚刚提到的蝴蝶,你知道它小时候的模样吗?
是小蝴蝶、蛾子、还是毛毛虫呢?
生:思考回答
师:原来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生命世界真是奇妙!
问:大家来想想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呢?
生:家蚕、蜜蜂、蚊子、苍蝇、蟑
师:家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很多同学都养过蚕,我国也曾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
师: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生:结合教材讨论交流
师:小结大家刚刚讲的内容,受精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为家蚕的幼虫,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蚕。
问:蚕吃什么?
生:桑叶
师:蚕吃桑叶逐渐长大,在它长大的过程当中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蜕皮
问:要蜕皮几次?
生:四次
问:在蜕皮过程中,蚕有什么变化?
生:不吃也不动
问:这叫做什么?
生:叫做眠
师:蚕的幼虫期要经历四眠,刚刚孵化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分别被称为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和五龄幼虫。
师:当其经过了四眠之后,就要发生一个很多的变化,是什么呢?
生:吐丝结茧
师:在茧中化蛹,经过十多天,蚕蛹逐渐羽化,变为蚕蛾。
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蚕蛾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头部小胸部两对翅早腹部肥大
问:蚕蛾吃食吗?
生:不吃
师:蚕蛾均不取食,它们依靠幼年期在体内积累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生存。
师:接下来蚕蛾就要进行交尾,使蚕蛾的卵受精。
师:蚕蛾的卵受精。
师:蚕蛾在交配后死亡,而蚕蛾还有一个重要的使用——产卵,它用尽全身最后的能量,产卵后也很快死亡。
现在我们来观看,了解一下昆虫产卵的过程
师:在了解了家蚕生殖与发育的全过程后,我们一起来完成一张表格,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及生活习性填表
变态发育: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个时期家蚕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幼虫期和成虫期。
师:像家蚕这种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师:而如果昆虫如家蚕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话,我们就将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师:蚊子也是一种进行变态发育的昆虫
思考练习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问:在自然界有些昆虫,比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它们的以良过程和家蚕一样吗?
讨论:现在就请大家以四人为一小组,对照课本上的图14-11,阅读16页的文字读者讨论一下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讨论交流
(1)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幼虫期经历五次蜕皮
(3)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比较述:请大家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加以比较,完成表格思考填表
(实际上就是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可先看动画再做比较]
问:现在请大家根据所填的表格完成自我评价题!
课外拓展
蝗虫:植食性、危害禾本科植物,我国历史上严重成灾的大害虫
1、赤眼蜂
2、螳螂的生殖(幻灯片)
板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与以育
受精卵——幼虫(四次蜕皮)——结茧化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二、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受精卵——幼虫(五次蜕皮)——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后记
1、对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介绍要全面(发育的几个阶段;幼体、成体比较)
2、解释蝗虫的幼虫为什么叫“跳蝻”(翅的差异)
3、何时为灭蝗最佳时机应帮助学生分析。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