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释义

文章 2019-07-11 03:58:51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中说到须菩提听佛解说该经文后,深深解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的释义,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佛学经文栏目。

《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释义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无断无灭。有为色身是有生有灭的。我们的自性法身是慧命,慧命法身是无断无灭,《心经》里已经说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既然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那肯定是无断无灭了。既然不断了,又如何灭?不会断,也就不会灭。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一品佛把须菩提的外在的东西都给粉碎了,不要落在外在依附的任何东西上,要无住无念无相,这里佛又进一步破他们内心里的东西。如来有三身:圆满报身佛,化身佛,清净法身佛,是一体三身,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具备三身佛,智慧也是本来圆满具足的。无上的菩提心不是外求的,是我们本身就具备的。

须菩提啊,你是否有这样的心念呢?自性不具备三身佛向外求,就能得无上的正等正觉吗?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啊,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啊。

在看《大悲咒教学》的片子中,观音有很多的化身在救度众生。《地藏经》的片子里,地藏王有无量的化身,都是在救度三界生灵,我们了解的所有的佛都是这样的,众生需要什么样的身能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只有这样才能和众生结缘,完成度人的心愿啊。正因为他们在行大愿,所以才能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的果位。如果没有具足化身的能力,也就不能行自己的大愿,那么如何能得到无上的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呢,否则就是断灭见呀。

如来法身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本身就是金光闪闪的,照耀十方法界的,但无相就无法度众生,报身和化身是用,体用结合才是圆满。广求佛道,下化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才能得到无上的菩提果。

从我们自身修行来讲,向外求菩提心,求菩提果,都是头上安头。因为三身佛就在自身,色身是舍宅,我们的自性就在色身中,具备三身佛。所以我们的色身要皈依自性清净法身佛,皈依自性圆满报身佛,皈依自性千百亿化身佛。

六祖言:“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性佛,原本就是圆满具足的,就是具足无上正等正觉的。当下承担自性佛,实相就在日常中。世与出世是一体,是不二法。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啊,你如果有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想法,这样想就是断灭念呀。不要这样想呀,知道为什么吗?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圆融的。

出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在当下的清净心中来把握自己。如果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割裂开,就证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就是在世间来磨练自己的心,洗净自己的灰尘,让自己本来的光芒放射出来啊。

修行就是在找清净的自我,自我一旦出来了,天灯永远都不会灭。因为明白真理是什么了,也明白自身是什么了。和法融为一体了,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

禅宗有个故事。百丈上法堂的时候经常问大家一个话语,看我的手像什么?像不像佛手?像不像驴手?有时候还问我像不像佛?大家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说像驴蹄子,这不是在骂百丈是牲口嘛。说驴蹄子像佛手,这有点侮辱佛、诽谤佛啊。大家都不敢回答,然后百丈就招招手说:下去吧。他是经常和大家发生这样的故事。

他是通过这种故事启发大家,当下你那颗心是什么样子的,当下承担了,你就和诸佛是一样的。从这个禅宗故事上我们能分析到,开悟之后处处是佛,处处有佛。这个佛一定是打开自性之后才能这么称。自性没打开之前就是凡夫,都是在修行。我们真正的一心清净的话,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同是阿弥陀佛。我们这个阿弥陀佛都要通过般若波罗蜜法,才能修的回去。所以说于法不说断灭相。我们自性圆满了,圆满之后的那个无我(无为真人)对一切有为和无为都不会去执著的。也不执著有为也不执著于无为,也不住在涅槃上,也不不住在涅槃上。因为大我是自在的,一切一切都是随顺宇宙。只有随顺宇宙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拓展阅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原文与译文

原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译文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以为如来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无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就不辛勤修行,不断除种种欲贪,不修梵行,不修福德智慧,不具足种种庄严相,而得以成就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以为佛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无所得,是梦幻中的事,实际上没有任何所得,如来不修习一切善法,不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不具足种种庄严相庄严佛土,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原来没有我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法要也是非法,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行为就放荡不拘,染著五欲美其名任运自在,拨无因果,说任何什麽都是断灭的。你千万不要这样想。为什麽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如同捉米入锅煮饭,逐渐有饭香溢出来,终将煮成饭,用以供养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一切众生,满足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萨愿。如来说实无有法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实无有法救度一切众生;实无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所得无上正等正觉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毕竟空,无上正等正觉无实无虚,这是在阐述众生与诸佛不二的清净心,本来无相无不相,如如不动,随顺众生的业力去发现。众生迷失在好利、好淫、好吃、好名、好睡、好痴中,昧却本来如如不动的自心,於是错谬的以为肉身是己身,妄想心是己心,或以为灵魂是己心,或以为唯识是心源,或以为是神是上帝所塑造,或以为自然生或以为因缘生,种种颠倒,受尽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有智慧的人发觉病苦,想要离苦得乐,但找不到病源,无法对症下药,好比要吃饭的人找不到白米下锅煮饭,如来告诉我们病因,是染著贪嗔痴,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心,若要对症下药,得把自心找出来,若要煮饭得用白米,捉错沙子,历经终生也煮不出饭来,不找到无上正等正觉心累世累劫也都无法出离生老病死苦。以妄想心当做自心来辛勤苦修,白忙辛苦所以才说诸法断灭相,如果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才知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无上正等正觉心无实无虚,自然不辞辛苦从修梵行入手,才知道如来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无上正等正觉心无实无虚,自然不辞辛苦从修梵行入手,断除一分烦恼便增长一分菩提,便救度一分众生,断尽种种欲贪烦恼,大行菩萨行,完成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悲愿。发无上正等正觉心有三个步骤:第一要了知世间苦,不错谬的以苦为乐,於是诚恳发愿要找到迷失的自心;第二步因为你发愿要找到自心,如同发心要买白米的人,当你在商店看到白米时,自然就把白米买回来了,当你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时,自然认得,从此深信无我我所;不再执持邪知邪见不守外道种种禁戒,对佛法诚信不疑,渐渐断除种种欲贪,如鸟飞空如鱼得水;第三步骤身心自在尝到法味,自然普愿一切众生同沾法喜,满足度化众生之菩提愿。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