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分段贯释序

文章 2019-07-11 03:36:39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凡六译,而世之读颂者,每奉秦译,盖喜其文之简净易读也。以故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类皆释文而疏于述义,般若宗旨远矣!夫般若者,心华妙谛,无实无虚,密密深深,千圣不识,岂一家之私言可尽其奥哉。

金刚经经三十二分者,梁昭明太子之所作也,苦心分判,以利后学,弘法之功,有足多者。惜西天后来之各家论注,如弥勒八十章偈,无著天亲二论,古人有未及见者,加以经义深邃,世尊不待空生启请,先已应机启发。有为因地修持而言者,有为果地决定而说者,前后文同而义异,学者于无住降心离相成佛诸法,反茫然无下手处矣。然以如是难读之经,人尚手执一篇,百读不厌者,则我震旦人独具之般若因缘也,岂偶然哉。

吾师王骧陆居士主讲于印心精舍已五年矣,以梁注三十二分有未尽焉,乃参无著大士意,重判之为二十分,附以小分,名曰分段贯释。上述其分段之义,下注以贯释之理,使读者了然于全经之旨:何者为经中主要纲领?何者为初修人降心法要?又何者为初地证道发大身时之意境?以及最后为已证得者,如何决定?分分开示,段段详释,尤恐学人之不易醒目也。复冠之以总说,附之以简表,更提经内文句以启其参,末附释字一门以便初学,而补他书之所不及,是总说焉,分义焉,注释焉,参句焉,列表焉,以及释字焉,综为六门。是一经而反复六次讲解矣,后再接解心经,亦分段释义,计分为七分,两经汇释,文约义深,都为八万余言,所以嘉惠后学者至矣。

师于分段之次,尝思有以回向昭明太子者。丁丑春脱稿时,忽有浙江湖州属乌镇张氏讲经之请,乌镇为梁太子注经之地,有太子与沈尚书读书遗址,师即于其处说法,各镇来会者数百人,成立佛会,乌镇之有法会自此始。又即张云伯夫人慧光居士之力。然则梁太子未竟之志,得师为之圆成,因缘之巧,又非偶然也。戊寅秋,盂兰胜会时,天津印心精舍第二次道场开始,谋所以荐度十方死国难者,巢君章甫宽甫恭甫奉其先人九余居士遗命,嘱印此经,各方纷纷赞助,铨以先大夫怡亭公与先慈蒋太夫人百龄冥寿,幸附于功德之末,爰发心印行千册,并留底版,冀垂永久。又师在乌镇绍兴等地所开示法要,有《学佛最初决定》一书,为初学正因地者,文极重要,谨再版附于后。

呜呼!佛法衰微久矣。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自民国十七年,大愚师祖开山而后,佛道重光,各宗融会,使骧陆师之分化而弘扬,则小子等终不识般若为何事,成佛为何义,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此岂区区一人之私幸哉!虽然,经自经,师自师,生死事大,惟在自决,先师有言: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须自己胸中流出,方有少分相应。愿世之读是经者,以筏为喻,不取法相,仍从自觉下手,庶不负先觉之慈悲也矣。

拓展阅读:《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座的诸位,如果念过《金刚经》,或者受持《金刚经》,并且对其中的一小段,甚至一句两句经文,心生法喜,那么我要先恭喜各位了,因为各位已经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这个善根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第一个条件。

现在,我们再来看佛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作一比较,佛对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金银珍宝)来作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说:倘若有人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梵文是以偈为单位,四句偈就是一小段之意),或为他人解说,这样的福德,比前面那个人拿了填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要大。各位,如果您读过《金刚经》,或者向他人解释《金刚经》,甚至是经中的一小段,您的福德已经很大很多,您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善根、福德、因缘”中的第二个条件。

接着我们来看往生西方极乐的第三个条件“因缘”。这个因缘就是各位常挂嘴边的“阿弥陀佛”。就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结缘,持名念佛,各位天天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可以说已经和阿弥陀佛结了缘。

各位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九生,有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再分上中下三生(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还有不到下品下生的边地疑城。因此,各位若单单说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或边地疑城,这些都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数千万劫)才能花开见佛,才能听闻佛法,还远不如留在娑婆世界,继续修持较易成佛。所以各位若发愿往生西方,愿要发得大,要往生上品上生,并且以此为目标,这就在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受持《金刚经》,是一个容易做到而收效极宏的法门。

《金刚经》的经文开首时,有这么一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经文说,佛每天都是如此生活,外出乞食时,换上整齐洁净衣服,持著钵,赤著脚从给孤独园走到舍卫城(来回约十二英哩),挨家乞食,回来之后和弟子们一起吃饭,饭后还要洗净双脚。这时佛陀已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佛陀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有这么多的护法,如果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他身边的弟子一定很乐意供养他。可是佛陀没有这么做,这是佛陀慈悲,要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 并且以身作则,将真理介绍给世人。如果各位念过《金刚经》,并且深深地体会出佛陀的慈悲,这个慈悲心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慈悲是一样的,那么您就符合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第三个条件“因缘”。再者《金刚经》中的经文“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何等伟大的悲心啊!倘若能时时照著这种愿力做人,您就和阿弥陀佛结了很深的缘,您又怎会不上品往生彼国呢?

因此,我说居和如之往生西方极乐,和她十八年来受持《金刚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各位在念佛号之余,也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念《金刚经》,甚至是其中的一小段,初时念,不懂没关系,日子久了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

各位,我们既然来到娑婆世界,有生就会有死,对死我们不要害怕。死的只是我们的躯体而已,我们的神识并不会死的。就像我三月三十日离开纽约那天早上,纽约地区下大雪,庄严寺成了一片雪白世界,我坐上飞机睡了一觉,醒来便到了加州,出了飞机迎接我的是蔚蓝的晴空,各位想想,这和我们从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两样呢?所以在别人的眼中这个人已经死了,但是在自己的观念中,并没有死,而是在刹那之间,这个世界换成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而已。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相距十万亿国土,事实上就在您自己的心中。只要您的心念一转,西方极乐国土就在您眼前。

各位,我个人五十多年来,学了各式各样的法门,很惭愧都没有什么成就,不过我的一点经验可以贡献给各位的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您修密也好,修净土也好,学禅也好,看个人的根基和因缘而定,只要您保持一个悲心,悲心就是您的本性。如何把您的悲心增大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您会逐渐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清净的庄严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也许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您的眼前。所以我衷诚的恭祝各位,迟迟早早,总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庄严美丽的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谢谢各位。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