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1 03:11:41 1个回答   ()人看过

如果仅仅从知识角度来看,本节课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知识,完全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收集、讨论、交流上。教师好像可以轻松地当一个听众了。但实行起来却完全不像想象的简单。

首先,分组和分工就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果任由学生自己分工,往往会由于组织能力的不足和威信的不够,造成有的同学偷懒有的同学包揽的现象。教师可以采取指定小组负责人的方法,帮助小组长树立威信,及时指导小组长工作,帮助督促检查落实。当然,如果在这个学年里已经进行了多次分组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其次,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和懒惰思想,收集资料的时候经常出现将几页从网上下载或从杂志、报纸上复印的资料直接拿来充数,也不考虑是否跑题或是否生涩枯燥。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资料收集的要求。可以提出提纲、提示查询线索。我还用答辩会的形式,要求学生对于自己负责收集的部分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这节课最让我感到为难的地方是:学生准备得再充分,也不能和我多年积累的知识和讲课的技巧相比。因此在听学生汇报和答辩的时候,总觉得学生讲的不清楚,总想替他们补充;特别是当学生回答不出同学的问题的时候更是如此。学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总是想向我求助。甚至有同学反映:“老师,我们想听您讲。”

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惯性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的理念出发,这种能力的锻炼比知识的获得更加可贵。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迷信权威、依赖他人的行为。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会在课堂上纠正以外,都是尽量让学生自主发挥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