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心情日记

文章 2019-07-11 02:27:47 1个回答   ()人看过

前次回家,家中的一些事,父母亲和我商量外出的事宜,心中有一些杂陈的滋味,记忆中所有的事,从来都只是儿子向父亲那里得到帮助,虽然帮助可以说少得可怜,但在父母的理解和安慰下,每个人就算跌倒了也可以站起来,走出家门的时候,回首向相送的父母道别,六旬的父亲和年过五旬的母亲身型都显得有些佝偻了,父亲的白发已经过半,而母亲的两鬓也渐如白雪。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表情还是一贯的充满了殷切的期望和不舍,两颗牵挂的心也将随我的脚步走向远方。望着他们瘦小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正是这两个瘦小的身躯,支撑了一个农村家庭风雨飘摇而又温情和睦的三十年,使我和兄弟走向自己的事业。站在家门口,面前是一个世界,身后有一个家,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亲人。只是,父母都已苍老。

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县城上初中,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严格的说,那时候的家,很清寒。只有一间房子和一块黄泥的院子,根本就没有大门,或者可以说,三面都是大门,出入的方向,四通八达。那时父母正值壮年,在我心里,父亲是一座坚实的大山,是家中所有人的依靠,而母爱则更像是无声的泉水,轻柔地流淌在心间。走出了家门跨进学校庄严的大门,从这道门进了那道门。当时年少懵懂的我,不知道自己一生的路途,从此开始一个人的长征,脚下的路,延伸到了远方,比远方更远。犹记得,那一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和煦的阳光,洒满了乡村的每个角落。

走出家门的孩子,开始要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期待着一个未知的明天。而那个时候,家是最坚强的后盾,父母不仅是衣食的来源,更是精神上的依托,哪怕他们其实是那样的贫穷和羸弱。童年的记忆,是那些遥远的村落。土地贫瘠,却孕育了质朴的民风,友善的乡邻。那些简单而辛劳的生活和没有围墙阻隔的民居,有童话般的美丽与和谐。那遥远的小山村,到如今,只能在梦里寻。

感觉自己已长大,但在父母眼中,我们仍然是小孩。如同雏鸟总要离巢远飞,子女长大后总要离开家。时间如流水般淌过去,远足的行程会如期而至。高中毕业后,我已经超过十八岁,站在一起,比父亲高了许多。带着对大山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和父母用血汗换来的学费,背上行囊中浓重的亲情,走出家门,开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远行。与亲人简单告别时,在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既难舍又殷切期望的复杂情愫。最终,一切都只化成了父亲的一句话:常写信回家。这是父子间,也是两代男人之间的告别方式,我知道,他要告诉我,要做个真正的男人。带着复杂的心情,走在通向远方的路上,将离愁和别绪都压在了心底,知道身后关怀的目光一直随行,只是忍住,没有回头。

那个九月,长风万里,家乡草原的天空,有雄鹰在远飞翱翔。独自坐上班车离开县城时,忽然想起了描写汉朝霍去病的一句诗:“旌旗半卷出长安”,心中有一种苍凉的豪迈。霍去病十八岁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山,创下丰功伟绩,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这一次远行,故乡留在了千里之外。而亲情的牵挂,从这一头到那一头,那么远,却还是那么深厚绵长。多年后,习惯了一个人在外的生活,也逐渐学会了把亲情的点滴珍藏在心底,才终于开始明白亲情的伟大,这种世代相传的爱,没有穷尽。

走出家门,真正意义上脱离父母养育,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是参加工作之后。多年倾力辛苦的养育,他们仅仅只是努力使我们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而已,没有任何回报的要求。工作了,父母比我更高兴,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喜悦和向往。现在才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超越了自己。离开家门时,我走在父亲的身后,看着他头发花白,微驼着背,一步一步小心的向前走动,我心里就有了一种沧桑的感受,仿佛秋叶在飘飞,西风下瘦马停不下细碎的脚步,在时间的过道上,雕琢岁月。

独自在外的生活,就像是一条小小的河,每天流过去的,都是时间,而每天流过去的时间,都因生活的内容而不同。当远离家乡,走向自己的生活之后,才感觉与亲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值得珍爱,才感觉父母给予的时候,似乎一直就理所当然的接受,不懂得感激,似乎一味习惯于向父母索求温暖,而忘记了回报。有些话,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说······这种感觉,相信谁都有。

时光在春秋交替中流过,在他乡经年的基层工作中,我们无奈自己青春的流逝。而每每闲暇下来,回家探望双亲时,父母正在老去的速度,又让我们触目惊心。其实,在父母眼中,我们并非永远长不大,因为当他们真正到了年迈无助的时候,早已成年的子女也就是他们精神和物质上唯一的依靠。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才是需要关爱的孩子。也许,这该是生命的过程吧,就如同一圈圈轮回沧桑的年轮。

写这篇文章时,窗外风轻云淡,正是入秋的九月天气。秋色无边的九月,是雏鹰远飞的季节。又一年,回望故乡的方向,天涯的萋萋芳草,长满了通向家乡的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