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四字成语的出处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团结的力量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典出《北齐书·蔚景传》:景有梁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曰:“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马亦不得畜而索也。”
北魏大臣高欢被封为文襄王,大权在握,有废除魏王、自立为帝的野心。另一大将尉景看透了他的意图,有意投靠他。尉景有一匹马,真能追风逐日,神骏异常。高欢十分喜欢,便向他索取。尉景故意不给他,并且说:“俗谚讲:‘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你我应该互相扶助。我有一匹好马,你也放不过,你的心胸为何这么狭窄呢?”
高欢听了,悚然变容,向他告罪,并深相结交。后来,他的次子高洋废魏王自立为北齐皇帝,很得尉景的帮助。
后人用“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的这个谚语比喻人们应该相互帮助才能成大事。
田父得玉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消。”于是遽而弃于远野。
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曰:“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其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禄。
译文:
魏国一个农夫在田野里耕地,得到了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是这个农夫却不知道这是一块玉。他把这事告诉了邻居。这个邻居想暗中得到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怪石,留着对家里不利,不如丢回原处去。”农夫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把这块玉带回了家中放在堂下的小屋里。当天晚上宝玉通明,照亮了整个房间。农夫全家非常恐惧,又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赶快以灾祸消除。”农夫于是急忙把这块玉丢到远远的野外。
没多久,这个邻居就偷偷把玉取来献给魏王。魏王招来玉匠鉴别它。玉匠一看到这块玉,马上向魏王再拜行礼,站起来说:“祝贺国王得到了这个东西,这是天下最好的宝贝,我还从未见过。”
王问值多少钱。玉匠说:“这块玉是无价之宝。就是拿五座城作代价,也只能让你一看罢了。”魏王立即赏赐了献玉的人千金,让他终身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邻居为得到宝玉,用谎言骗得宝玉;田父因为无知而错失宝玉。田父得玉的寓意,从长远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轻信人言特别是谎言,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贪天之功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晋公子重耳是个贤能的人,他很有,很有抱负。经过十九年的流亡,历尽艰辛,最后在公元前636年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和帮助,回到晋国即位,称晋文公。得到君位的晋文公,为了报答有功之臣,对于那些跟随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给了他们许多优厚的待遇。却把功臣介子推忘记了,他既没有得到赏赐,也没有得到提拔。在重耳流亡期问,介子推一直跟着他,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挨饿的时候,介子推甚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汤吃。他为重耳回国掌权出了很大的力。
介子推是个很有气节的人。虽然没有得到重耳的封赏,可是他却很不在乎,并且毫无怨言。他不但没有伸手去要禄位,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该受。介子推在重耳回国之后便假称有病,回家隐居,侍奉老母,甘守清贫。他宁愿编草鞋为生,也不去贪图谋官位。他对重耳周围一些人居功自傲很不满意。他的老母和亲朋邻里都劝他去找重耳得到封赏,他都断然拒绝。他说:“重耳继承王位,这完全是上天的旨意,可是那些跟随重耳流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骗人吗?偷人家东西尚且被称为盗贼,更何况贪取上天的功劳,把上天的功劳归为自己功劳的人,这不更加可耻吗?”介子推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廉洁,如此决断,便同意和儿子一起到深山中隐居。于是,介子推带着母亲直奔绵上深山(今山西沁源县西北),从此便隐居不出。晋文公得知介子推归隐绵上,追悔莫及,他亲往深山寻找,始终不见踪影,只好把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到后来传说,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母子出山,曾经放火烧山。介子推由于不愿出来做官,便和母亲一起被山火烧死。传说介子推被火烧死那天,正是阴历三月初三。为了纪念这位宁愿死也不做官的隐士,当地百姓每年到这一天都不烧火做饭,全天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贪天之功”意思是说把天的功劳归于自己,比喻把别人的功劳攫为已有。
食鱼无反
“食鱼无反”的本意是,吃鱼的时候,不要把反面也吃光。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其臊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日:‘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间。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这段话意思是说:
春秋时期,齐景公巡视纪地(今山东寿光县南),当地老百姓把从地下挖到的一只金壶献给景公,景公叫人把壶盖打开,发现壶里面藏有两片竹简,上面用红漆写着八个字:“食鱼无反,勿乘驽马。”齐景公说:“写得真好!食鱼无反,吃鱼时吃了一面不要把另一面也吃光,可以防止鱼腥太重;勿乘劣马,因为劣马不能走远路。”晏婴对他说:“您说得不对。‘食鱼无反’,告诫后代的国君不要耗尽民力!‘勿乘驽马’,是忠告国君不要把小人放在自己的身旁!”齐景公问道:照你的意思,纪国的国君有此丹书,应该是很有远见的人了,但是纪国为什么会在我执政的二百多年前就被齐国灭掉了呢?”晏婴回答:“纪国灭亡是有原因的。我听说,贤明的国君,应把自己的主张写在竹简上,张挂在城门上、里弄口,让全国的百姓都知道。而纪国的国君虽然有好的主张,却把它藏在金壶里,埋在地下,这样一来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所以纪国除亡国之外,还有什么选择呢!”
应该说,晏子由“食鱼不反”而引申到为君之道,首先是心里要装着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自己有鱼吃也要想到百姓是否食有鱼(余),从而戒奢从俭,轻徭薄赋,让人民休养生息,过着安定的日子;二是要用好官吏,任用忠诚正直之士,惩治邪恶奸佞之徒;三是要认真去做,不能贪图安逸,荒废政事,这些都无不具有儆戒意义,尤以第一条处理好君与民的关系为治国之根本。
虚堂悬镜
“虚堂悬镜”比喻只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此典出自《宋史·陈良翰传》:“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早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这段话意思是说:南宋大臣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少年时丧父,非常孝顺母亲。性情庄重,写文章很有气势。在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考取进士,做温州瑞安县(今浙江瑞安县)知县。当地民风以强悍耿直闻名,官吏治民崇尚严厉;而陈良翰却用宽厚的方法对待百姓,催缴租税时不下达命令,只是宣布各种东西的名号物色,老百姓高兴地争着缴纳,审理诉讼案件也公正严明。有人问他用的什么办法,陈良翰说:“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里悬挂镜子一样。”
马不入厩
此典出自《后汉书·张奂传》:“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人怀。”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出任安定属国都尉。他刚到任的时候,南匈奴派兵七千多人侵扰闹事。张奂兵少,就联合东羌人,打败了南匈奴的军队,南匈奴七千多人全部投降,边界一带平安无事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