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文章 2019-07-10 20:23:30 1个回答   ()人看过

【成语】: 围魏救赵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原是我国战史中一个成功的战例。源出于孙膑指挥的一场战争。

公元前354年,魏国由庞涓做统帅起兵攻打赵国,一直打到国都邯郸城下,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前往援助。

田忌准备直趋赵都邯郸解围,孙膑劝阻他,认为这样做不是最佳作战方案。他说:“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现在魏国与赵国几乎打了一年的仗,双方都疲惫不堪。魏国的精兵都集中到邯郸了,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兵力空虚,不如引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魏军一见此情一定会放弃邯郸,带军队回来援救。我军可在半途设伏兵截击。这样,不倦不但解了赵国之转,还可一举打败魏军。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作战计划。结果齐军大获全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