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趣味的语文故事
历代的诗话、笔记中,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因为一枝开与早梅的诗意更加贴切。齐已深以为然,立即下拜,尊奉郑谷为一字师。
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刺,有两句诗常常被人们赞扬: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来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看法,便专程去拜访。老人见诗人登门,便直率地说:前一句用闻后一句用听,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单调了吗?萨都刺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便请教说:依你看,怎么改好呢?老人说:唐朝人有林下老憎来看雨的句子,把看借来代替闻字不好吗?萨都刺非常叹服,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自己的一字师。
这样的趣话古代有,当代也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写信给XXX对《长征》诗提出修改意见的那位不相识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长征》的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是金沙浪拍云崖暖。XXX根据那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将浪字改为水字,避免了重复使用浪字的毛病(诗的第三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