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的阅读题和答案

文章 2019-07-10 18:44:21 1个回答   ()人看过

①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指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

美状态;广义的生态美学,则不仅指人与自然,而且包含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均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但我却倾向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是狭义的,即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脱离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关系去孤立地研究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而是为了防止和避免将其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化,甚至以生态美学采涵盖整个美学领域,结果会模糊其独特的科学品格和价值取向。

②如果说传统美学的自然美重在自然事物的外观形式,那么现代类学中的生态美则重在自然生态的内在规律、人的生存价值,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整体的、综合的审美效应。生态美学随着人类宇宙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换与更新,着力克服主客二分、物我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机械性,由对自然景观的眼前的、局部的直观感受和体验,转向对自然生态系统作长远的、整体的审美度量、判断,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情画意和审美规律。因此,生态美学不仅研究自然物象感性直观的静态美,还要展现其运转有序、生生不息的动态美;不但要研究自然景观均衡、协调、多样统一的形式美,重要把握自然生态网络中彼此相因、浑然圆融的内在美;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美,更要揭示其中深层结构和进化规律的科学美。

③庄子的天人合一、大化流行,充满生机活力的整体审美观认为,人要摆脱实用功利、道德理念的束缚,以“心斋”“坐忘”的审美态度,“游心于物之初”,即可进入“至美至乐”的自由境界,这较之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自然比附道德的审美观无疑是很重要的突破。但是他一味强调自然无为,否定人的认识和实践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则具有明显的消极、虚幻的色彩。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是非常中肯、深刻的,体现了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荀子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出发,认为自然万物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改造自然以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他由此提出了“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体现了自然物性与人工造作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如果我们对儒道两家的自然审美观采取互补的态度,对于理解生态美学的性质是颇有启发的。

④生态美学的建构固然要吸取中西方传统和现代美学的思想资源,但它毕竟是当今时代产物,体现了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生态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相互为用的综合性的美学理论形态。它的特殊性质要求我们打破把美学视为文学艺术的世袭领地的传统观念,把科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更多地掌握自然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知识,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生态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运转变化的规律,才能真正揭示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关系的真谛,将生态美学研究引向深入。

(摘编自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

1.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美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态美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内容均包含了对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只是前者的重心不在于此。

B.生态美学属于现代美学的范畴,有别于传统美学,只关注自然的内在规律和人类的生存价值。

C.生态美学的整体审美观强调对自然生态作长远的整体的审美思考,着眼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D.生态美学研究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阐释,包括整体与局部、形式与内在、动态与静态等。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指出了人们对生态美学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B.第②段详细阐述了生态美学的研究内容和审美规律,探究了生态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C.第③段列举了中国审美历史中庄子、荀子等人的观点,意在强调生态美学的发展与传承。

D.第④段强调生态美学是当今时代多学科共同形成的美学理伦形态,研究它需要突破传统。

3.下列对原文内容和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作者倾向于对生态美学作狭义的理解,不主张脱离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关系孤立研究,这样做的用意之一是保持生态美学的独特的科学品格和价值取向。

B.作者一方面认为不能割裂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生态美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思维和宇宙观进步的产物,是学科交融的结果。

C.就研究内容而言,生态美学侧重于研究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自然事物在生态网络中相互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发展。

D.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审美观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审美观,对自然的审美相去甚远,两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有必要对两家审美观念采取互补的态度。

试题答案:

1.D (A“只是前者的重心不在于此”错,无中生有;B“只关注自然的内在规律和人类的生存价值”错,缩小了范围;C“着眼于世界的和谐发展”错,扩大了范围,应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发展。)

2.C (“意在强调生态美学的发展与传承”错,成为“对儒道两家的自然审美观采取互补的态度,对于理解生态美学的性质有启发”。)

3.A (“保持生态美学的独特的科学品格和价值取向”只是前者的目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