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优秀评课稿材料
我校易雪英老师20xx年9月24日执教语文人教版第三册课文《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易老师的课,我受益非浅。感到听易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欣赏佳作。她能使人为之一振,倍受启发。易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易老师的开课就做得非常棒。她通过设计;“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和数学老师(陈老师)吵架了,你们想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我做数学计算题。陈老师说我做错了,我不服,你们能给我评评理吗?你们想知道一 = 20 的原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易老师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易老师的开课就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成功的一半。
2、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易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方法: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学生有的四人一起读,有的四人轮着读,不一会儿,教室里书声朗朗。易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例如:让学生读完第一段后,她肯定地说,你们非常能干,已经能够把这段读通了,老师给你们打A,看看你们读第二段能不能得到A+。学生听了,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当学生读完第二段时,易老师又及时评价:“这回你们可以得到A+了,因为你们没有少字或添字,读得不错。第三段有没有信心拿A++呢?”易老师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书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3.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易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了快乐识字。有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易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元元”等词语的轻声正音。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4.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易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为你的勇敢鼓掌!”、“你别紧张!”、“陈治军,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也读出来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易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易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
在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处理得不够完美。比如:开课时提出的“一 = 20 的问题,在课尾没有能够整体回归到因为元元多睡一分钟,所以迟到了20分钟,让学生心中的悬念得到消除。
2.识字与写字教学问题。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更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特点是: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会认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写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写,会用。易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对二会字的处理还是好的,但在对四会字的教学上则没有体现。这不免给听课者心中留有遗憾。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