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0 18:03:23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使学生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初步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5.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

1. 地球的照片。

2. 祖国地形图。

3. 剪好能饶地球一周的小串纸人。

4. “高原”景观图。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大致内容。

2. 继续学习社会课,带领学生粗略的浏览一下第三册的目录,了解学习内容。

(二)、新课

1. 导言我们在第一、二册的学习中,大都是从我们居住的社区了解工业、农业的概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 大地,很大的世界里。这个是什么样子?有多大?你想知道吗?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问:请你们说说地球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简介:

人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和研究地球。古时候的人由于交通工具落后,科技不发达,活动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周围地区的一小片地方,他们看到蓝蓝的天空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罩在平坦的大地上。因此误认为大地是平的,并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由于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所以今天我们就看到很多的古物上面都有对这种看法的表示。如古时的钱币,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早在1900年前的一次月食时,看到地球的影子移过地球时是圆形的,就有大地是球形的想法。多了不起呀!

两千多年前,我国早发明了指南针。有了它,人们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就迷失不了方向了。这样人们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了。

四百多年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向西行。经过三年的艰苦航行,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点。这一事实有利的证明了大地是个球体。

古代的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像一个极大的圆屋顶,或者是个从无底深渊中升起的空心山。古印度人认为,有三头站在巨大的乌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大地这块圆盾。

如今,世界科技、航天事业更发达了,人们通过人造卫星可以用宇宙飞船,从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的宇宙空间给地球拍照。(看地球照片)从拍照的地球照片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上面漂着的白色是什么?兰色是什么?黄色的呢?

在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研究,人们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等事业不断发展情况下,人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地球的大小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人串绕地球赤道一周,演示后,讲: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四千万名同学才能头尾相接呢!

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

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2万千米。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类就生活在这巨大地球上。那么地球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它提供给人类哪些自然资源呢?

看图: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2.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什么生产活动、怎样生活?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资源?3.教师指给学生看: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

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地面高出海平面高度在200米以下;适宜居住,交通方便,适宜种庄稼,提供农产品等。

山地:有高低起伏的山峦,海拔在500米以上,山上种树、放牧,山下埋藏丰富的矿产等可以发展工矿林业等。

高原:地势起伏较小,周围多被山地或陡崖环绕,海拔在1000米以上,可以放牧、种树、发展林业、畜牧业等。

小结:以上都是土地资源。

海洋:一望无际水域。丰富物产:盐鱼等海产品;石油等矿产。水产动力发电等交通航运。

河流:长长的、曲曲弯弯的、流过很远的地方。运输、灌溉、养鱼、发电(生活用水)等。

湖泊:陆地中小片水域。养鱼、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

小结:以上都是水资源。

本段总结;齐读4页一段,勾画重点:

生活离不开土地和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巩固:

带领学生讨论《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儿歌:

地球是个光球体,

最大纬圈4万千米,

人们生存不能离,

称为地球歌

板书设计:

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一、地球的形状——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4万千米

三、地球:

平原:居住、农作物 海洋:航行、旅游

高地:草原牧场、牲畜 河流:灌溉

山地:森林、矿山 湖泊:养鱼、发电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