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邀请读书心得
《哲学的邀请》是一本哲学方面的启蒙读物,作者是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哲学的邀请的读书心得,欢迎借鉴!
哲学的邀请读书心得1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有些类似读物,虽然也是借着人生之名讲哲学,但是其本质却只是再编辑过的哲学史。将人生问题分解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范畴的问题,然后将前人的思想观点总结后倾倒给读者,不给读者指出理解认识问题的角度,埋没了思考的余地。最后读者们只能带走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形成一个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后悻悻而去。
(在读完一本糟糕的哲学史后,那些珍贵的思想往往只能在我们的脑海停留很短的时间,我们记住的通常是那些个哲学家的名字。而事实上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本应恰恰相反:是为让我们记住人类历史上的某些人曾经提出过的精妙思想,并通过扬弃,走的比他们更远。如海德格尔所言:“一首诗的伟大正在于:它能够掩盖诗人这个人和诗人的名字”。至于这个哲人是谁,他的人品如何等等,是次要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认识,是因为我认为有时先贤那如雷贯耳的名字恰恰是一种枷锁和累赘,会束缚后来的人的视界。)
对于思考哲学的目的,维特根斯坦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研究给你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词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而这种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这种词句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顺带一提,有时候像这样的哲学家的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对一个初识哲学的人来说比这个哲学家的具体的哲学观点更能带来启发——我不能解释确切的原因,但大概是通过激起一种对哲学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读本书时,作者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就像一位老者在你的对面和你畅谈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思想观点——而非像学究一样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其他哲学家的结论也只是作为值得参考的建议被一带而过。他的话语,让读者觉得,哲学应该是,也可以是紧贴着生活的。当他讲完一个主题时,还会停下来问问你的看法。阅读体验之神清气爽有如在哲学家小道上逍遥信步。
(说到这里我想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哲学普及读物中的注解部分。一本好的哲学普及读物里,那些大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见解大都只出现在注解里面——就像立在路旁而非路中间的里程碑。)
在合上这本书以后,对哲学的印象,应该是一条路——如同封面上所印的那条路一样,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路,作为哲学的喻体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的了。但是在我所读过的关于哲学的所有比喻中,海德格尔的最合我心:“思想乃是一条无可回避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想成为拯救之路,也并不带来任何新的智慧。这条道路充其量乃是一条田间小路(Feldweg),一条穿过田野的道路,它不光是谈论一种放弃,而且已经放弃了,即放弃了对一种约束性的学说和一种有效的文化成就或精神行为的要求。”
哲学是这样的一条路,而这本书,就可以成为最初的路标。尚未走过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发现方向;已经走上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找回初心。
哲学的邀请读书心得2
“哲学”这个词简直就是日常谈话中的灾难,胆敢提出就要冒着被别人当成迂夫子或装逼犯的风险。我们有把哲学史当哲学读的,也有把哲学当哲学家名言录的,还有觉得哲学是总科学,最多应该是“哲学能卖钱/把妹/升职吗泥这个卢瑟!”
我是认真的抱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的,它也让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是不接地气,反而扎进生活最深的泥土里。哲学关怀生活中诸多人们深为所苦的问题,比如孤独,焦虑,自由,认可,人的异化。哲学敦促我们思考,不要成为现代社会技术和资本的工具。哲学教我们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哲学是一种过程之学,在如今以功利和目的为导向的社会,展现了慢的美感。哲学告诉去实践自己的生命和存在——“哲学能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改变世界。”
难得此书内容不肤浅,语言却很浅显。逻辑清晰,行文流畅有散文美。就此叩开哲学的门未必,但至少让我站到了台阶上。
因为科学,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科学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君,好像只能给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回答,甚至让问题更加繁难,可以说科学让世界变简单,哲学让世界变复杂。
那接触哲学岂不是自讨苦吃?
科学是一种知识或者说信息。哲学不是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想,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哲学质疑澄清基本概念,回答并不取消问题,而是培育问题,让我们问的更好。哲学是爱智慧,把知识与人生选择和我们能够选择的价值观联系起来,确立如何根据已知更好的生活。
科学可以利用以往的解答,而哲学则意味着个人必须经过全部独立思考的历程。所以,哲学不是前人总结好的知识,而是一条思考的道路。叫我们去分辨伪答案,批评那些我们实际一无所知却认为自己有所知的东西。哲学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以非说教的方式让我们自觉到思考是获得自由的方式。
比如,我们从小被告知某某某学说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个“伪答案”。
死亡是我们为自己确立的无可挽回的命运,并且随时可能降临,并不因你的年轻和健康改变。
惭愧的是可能我还太年轻了,即使我怎么努力思考也很难体会到那种对于有限的恐怖。只有在考虑到活着是从宇宙的永恒之无当中索取那么一小段有,才会觉得渴望了解这一小段有。
理性唯一的要求是被使用,故而,理性是一种工具。对于这个我们自己打造的工具,我们要承认它是有用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认识纯粹的现实,但是可以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东西。绝对的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运用的同时锻炼这个工具。
“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能怀疑我存在,所以我是存在的。可是我又是什么呢?自我意识,是一种将我感到的事物客观化,并将其置于一个序列中的能力,由于这个序列的连续性,我才特别的感到自己置身其中。我和我的身体不是饮料和罐子的关系,而是光线和灯泡的关系。通过语言,我们认可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存在的,并与他人共享世界的意义。
作者解释说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在其不仅是为达到某种稳定和确定目的而寻找最好的手段,同时也用来达到新的不确定目的。我仍倾向于把人类理性看作动物理性的复杂版,包括语言和符号的形成,我认为都是由动物的简单交流方式进化而来,并没有质的飞越。符号是一种表达观念情绪的信号,由社会约定而成,符号是人类知识在语言上一代代的积累。至如今,一个个政治宗教文化的符号系统已然进化了一个个生态圈。
同样是解释世界哲学超越神话的地方在它给人留了争论的空间。
我们认为具有一种宇宙秩序,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的事物符合因果决定论。那么宇宙的存在是相对于观察者吗?因为我观察所以宇宙存在吗?或者根据弱人择理论,在一个无限宇宙中,只有在空间-时间有序的一定区域里,才存在智慧生命发展的必然条件。故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观察到那些满足我们生存的秩序的宇宙不应该惊讶?
自由,为或不为某事的权利。自由并不是无原因。行为的自由,欲求的自由,以及欲求不欲求(或相反)的自由。叔本华认为从根本上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欲求本身,萨特则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休谟认为自由是一个非物理的而是社会的概念,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那些苦于思考的人宁愿将自由交给一位领袖或者制度机器。“所有人都有责任”就是没有人要负责。所有外部因素都没法免去“有意”实施这个行为者的责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负责呢?既然自由是天性。
任何一个关于人的自然特征都会受文化的影响。当一个行为是惯常的,我们就说它是自然的。自然并为叫我们干什么,建议我们“遵从自然”的人只是选择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技术和我们的贪婪欲望互相推动,使得人进入了日益盲目的处境。可是技术带来的处境,究竟是出于我们与自然斗争的动物性?还是资本主义的唯物质主义? 为什么?走向哪里?还要干什么?
政治是人们因利益在联合或对抗中试探着达到妥协的产物,这个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政治哲学家们就想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乌托邦,但结果常是集权。怎么来协调社会呢?左派从人之间的契约构成的公共框架出发,认为需要组织某种集体,它囊括了人们的共同利益(有个人间冲突而无个人与集体冲突),干涉个人以维护群体存续。右派则认为,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最灵活最有韧性的框架,人和人在互相碰撞中逐渐产生最大的共同利益,政治权利介入太多只会扰乱这个过程。人的尊严,就是人被作为人而不是手段来对待,民族主义为人们贴上了标签,将人们对乡土的必然“从属”神圣化,这是一种致命的占有欲,遮蔽了对人的基本尊严的尊重。当代的唯物质主义不仅让人互相将对方认为是资本的工具,甚至他们自己也麻木了对人和人之间情谊的需要。
为什么柏拉图要驱逐诗人呢?美的一种定义是让人产生愉悦的东西,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会让人沉迷于表象,而不去理解这些表象后的真实——就像现代人们批评大众传媒的泛滥是人们精神的垃圾食品一样。但其后的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有许多通过展现“丑”来激起人们对生活对理解。当然,美也不是道德训谕,人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个性和自由。美的事物,承担了让有朽的人类拓宽狭隘的生命,少一份死亡的使命。
我们通过事物事物的变化来定义和测量时间——难道不是时间改变了事物而是相反?钟表的出现让我们生存在精密的叫人窒息的时间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激发了人们许多对高维度的想像。如果时间对我们的影响是单方面的,那么不就像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时间就是我们的存在吗。人们为了逃脱自己的有限而发明了不朽的灵魂。
意义是指做某事的意图,则生命的意义必然指向生命之外的无机宇宙,无机宇宙的意义又要指向宇宙之外,世界之外是什么呢?宗教说,有上帝。如果我们不承认上帝,那么要求生命有意义就是荒诞的?其实我们追问意义有更切肤的原因,那些遵从内心道德法则的人一样要接受贫困,疾病和死亡,如果没有许诺的来世幸福又为何要坚持?正是因为人是必死的,惧怕虚无的人贪婪的累积财富和地位来获得安全感,而死亡的恐惧始终不会消散。一个追求内心道德准则的人不是为了逃避必死,而是在在必然性中捍卫他认为更加值得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确认自己的存在时就会快乐,我们存在,并且存在过,不会因为终有一死而抹杀。
本文标签:
[!--temp.ykpl--]